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94篇 |
免费 | 2391篇 |
国内免费 | 138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4篇 |
大气科学 | 1787篇 |
地球物理 | 1425篇 |
地质学 | 3293篇 |
海洋学 | 1350篇 |
天文学 | 171篇 |
综合类 | 627篇 |
自然地理 | 9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52篇 |
2023年 | 250篇 |
2022年 | 433篇 |
2021年 | 502篇 |
2020年 | 457篇 |
2019年 | 461篇 |
2018年 | 409篇 |
2017年 | 442篇 |
2016年 | 449篇 |
2015年 | 468篇 |
2014年 | 447篇 |
2013年 | 535篇 |
2012年 | 491篇 |
2011年 | 546篇 |
2010年 | 498篇 |
2009年 | 467篇 |
2008年 | 416篇 |
2007年 | 403篇 |
2006年 | 365篇 |
2005年 | 309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9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7 毫秒
51.
CunDe Xiao ZhongQin Li Lin Zhao ShiChang Kang YuanQing He Xiang Qin XiaoBo He 《寒旱区科学》2012,4(1):0001-0012
In coordination with Global Cryosphere Watch (GCW) initiated by World Meteorology Administration (WMO), a regional observation
network is proposed based on existing stations/sites over High Asia and cryospheric elements required by GCW. Thus,
High Asian Cryosphere (HAC) network is preliminary designed, composing of seven "supersites", each containing several reference
sites. The network covers major mountain ranges in High Asia, such as East Tianshan, Qilian, Tanggula, Nyainqentanglha,
Himalayas as well as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Although multiple cryospheric elements were observed
at the existing HAC network, many others, which are required by Integrated Global Observation System-Cryosphere
Theme (IGOS-Cryosphere), are not yet included. Mor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s are necessary to be included into "supersites"
of HAC, so tha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validation of satellite data, assimilation and coupled regional models can be met. 相似文献
52.
河北丰宁县的洪汤寺温泉出露于燕山期第四期的钾长花岗岩中,是由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向深处循环获得热量上升到地表后形成的。其TDS小于400mg/L,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HCO 3-,水化学类型属于SO4.HCO3—Na型水,特点为F-、偏硅酸以及氡含量高,分别为17.5mg/L、75.7mg/L和131.1 Bq/L。热水的同位素资料表明,洪汤寺温泉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用氚法估算出的年龄在22a以上。利用地热温标估算地下热储温度范围为79~109℃。钻孔揭露后自流量增大,达11.6 L/s。 相似文献
53.
海岸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海岸带专题地图能够详细表示出海岸带的特性。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岸图的需求日益增加。从地图的数学要素出发,提出目前海岸图绘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地图学、海洋学、遥感地学的角度,对地图投影的选择、坐标系转换、比例尺对海岸图编绘的影响及控制点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4.
半干旱区季节性河流在荒漠化发育中的作用——以内蒙古四子王旗塔布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荒漠化发育方式和过程的各不相同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成因差异性特点。半干旱区季节性河流在荒漠化地貌发育中的作用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科学问题。内蒙古四子王旗塔布河流域内有丰富的第三系和第四系河湖相冲 (洪 )积沉积物。该流域正发生着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最严重的荒漠化。本文基于LandsatTM图像的处理与分析 ,对该区季节性河流流域的荒漠化程度、分布及其成因作了研究 ,探讨了风 -水复合作用下荒漠化发育的具体模式。在干旱 -半干旱的气候背景下 ,地表植被稀疏、甚至裸露 ,在暴雨作用下 ,形成的洪流搬运大量泥沙碎屑物质沉积在中下游的宽谷地带 ,随着河道的淤积、抬高与加宽 ,干燥的流沙向两岸蔓延 ;再在特殊地段河道的“狭管效应”与局部气流循环共同作用下 ,流沙向四周进一步扩展 ,与山前洪积扇相连 ,造成荒漠化大范围的发生和发展 ,并可能导致整个地区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55.
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 ,文峪金矿成矿温度 180~ 45 0℃ ,为中高温热液。成矿压力 1.0×10 5~ 1.4× 10 5k Pa,根据静岩压力推算的成矿深度为 3.6~ 5 .2 km。包裹体盐度特征显示出成矿场内流体以深源流体为主 ,混合的地表渗透水所占比例约 10 %~ 15 %。文峪金矿成矿过程中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下降及由此导致的 CO2 - H2 O不混溶现象。文峪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于与文峪花岗岩同源演化的深部岩浆热液。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中生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56.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 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钼(铜)矿体,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找矿勘查模式。斑岩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处于4 600 m以下,矿体走向NW-SE,倾向NE,近直立,矿体垂向延伸大于350 m;斑岩矿石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少见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初步查明:与铜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偏中性的石英闪长玢岩,蚀变以典型的细粒热液黑云母交代角闪石斑晶和基质而成的黑云母化蚀变为主;与钼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泥化和钾化。斑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常产出厚度超过200 m的巨厚矽卡岩矿体,且在岩体一侧有内矽卡岩产出。甲玛深部斑岩矿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斑岩-矽卡岩型”的矿床成因观点,而且完善了甲玛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57.
尹春芳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8,(3)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快速估算和预报矿山淹井中水住、最高水位,矿井水涌量、涌入矿区的总水量和需要排出水量。用简单易行的反推法确定淹井的涌水量,并推导出计算式,以供使用。该方法在某矿淹井中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水体遥感测深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Landsat7ETM+遥感图像反射率和实测水深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动量BP人工神经网络水深反演模型,并对长江口南港河段水深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具有较强非线性映射能力的动量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反演出长江口南港河段的水深分布情况;由于受长江口水体高含沙量的影响,模型对小于5 m的水深值反演精度较高,而对大于10 m的水深值反演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