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可以合理刻画热带气旋生成的位置与范围, 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气候系统模式对热带气旋的模拟。本文使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FROALS对西北太平洋地区1982~2007年的积分结果, 检验了该模式对热带气旋潜势指数的气候态和年际变率模拟能力, 并从决定热带气旋潜势的五个变量角度, 分析了造成模式模拟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 模式可以合理再现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潜势指数的分布, 但由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模拟偏弱且耦合后模拟海温偏冷, 使得耦合试验模拟的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分布偏弱, 尽管较之单独大气模式, 其模拟的空间分布有改善。在年际变率方面, 模式可以合理再现年际变率中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对ENSO的响应, 且耦合模式优于单独大气模式, 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耦合模式模拟的850 hPa季风槽强度与年际变率优于单独大气模式。因此区域耦合模式在模拟热带气旋指数年际变率方面相较大气模式有优势。  相似文献   
22.
对海洋数据进行挖掘能够有效地预测海洋灾害事件。海洋监测数据具有时序长、间隔短、多要素间强关联的特点,对长时间序列进行直接分析挖掘速度慢、效率低,现有方法大多采用符号化时间序列方法,但可能导致部分信息丢失且破坏 要素间的关联性。本文定义了时间序列 motif,用于发现时间序列中重复出现的,先前未知的局部信息,解决了符号化导致的信息丢失的问题,实现了时间序列 motif 的精确快速提取。通过构建 motif 规则树,实现了海洋多要素时间序列间强关联规则的挖掘。最后,给出关联规则评价参数,同随机游走数据对比后,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为揭示谦比希铜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演化特征,对其矿石和脉石矿物展开了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热液型脉状矿化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00~350 ℃,盐度变化于11%~19%NaCleqv;δDV-SMOW值为-64.0‰~-52.6‰,δ18OH2O值为1.57‰~2....  相似文献   
24.
黄淮平原地区旱涝频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Z指数法确定了黄淮地区旱涝的7 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淮地区旱涝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5.
贵翠的ESR研究表明,其谱是由白色石英、绿色地开石和有机质中的顺磁中心共同作出贡献的结果。这些顺磁中心是:石英的辐射中心(g≌2.01);地开石晶格中的Fe_1~(3 )(g_⊥=4.03,g_w=4.26),Fe_2~(3 )(g_⊥=3.41,g_(?)=3.18)和VO~(2 )(g_⊥=1.981,g_(?)=1.938,A_⊥=64.3高斯,A_w=185.4高斯)以及吸附有机质的自由基等。再次证明,贵翠的蓝绿色是地开石中Cr~(3 )引起的。贵翠被加工成艺术品之后应避强光、高温、射线。  相似文献   
26.
中国非金属超大型矿床与板块构造及地壳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非金属超大型矿床与板构造和地壳演化的关系,表现在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超大型非金属床组合,相同板块构造环境而不同板块对象所形成的超大型非金属矿主档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7.
华南低温热液脉状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曹俊臣 《地球化学》1995,24(3):225-234
华南地区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内的萤石矿床,多数处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上。成矿方式为脉状充填(交代)式。成矿严格受中国东部北东向构造控制。近百个样品稀土分析表明,萤石中稀土含量为100×10~(-6)-200×10~(-6),并且随着围岩中稀土含量的增加和萤石绿度的增加而增高,随着围岩蚀变强度的增强和矿化由早到晚而降低。萤石中的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斜的平缓曲线,与黑云母花岗岩及其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在稀土组成三角图中,由围岩到萤石,向中或重稀土转移。在Molleretal.的Tb/Ca-Tb/La图中,这类与花岗岩有关的萤石均落在热液区中间部位。产于陆源碳酸盐岩(海相火山沉积岩与沉积碳酸盐接触面)中的以及产于沉积碳酸盐中的萤石,处于花岗岩的下部,而与火山岩有关的处于花岗岩之上。显然在Molleretal.的图中,此类低温热液矿床的位置,仅与围岩的岩性有关。研究后确认,华南低温热液脉状萤石矿床,是在花岗宕及与其接触的其他岩石成岩后,由大气降水组成的地下热水溶液,不断对围岩进行淋滤,使Ca、F、REE等重新活化、转移,最后成矿的。  相似文献   
28.
热带气旋是气候模拟关注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当前的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较低,难以合理再现热带气旋分布特征,因此,动力降尺度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模拟结果进行动力降尺度,基于热带气旋路径追踪法,从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和降水三个方面,检验了动力降尺度在热带气旋模拟能力上的增值。结果表明,动力降尺度结果大幅提升了热带气旋路径频率的模拟,较之全球模式,其与观测的路径频率分布的空间相关系数从0.57提升至0.74;区域模式模拟的热带气旋强度与观测更为一致,全球模式难以模拟40 m s?1以上风速的热带气旋,区域模式能够模拟风速为60 m s?1的热带气旋;在热带气旋降水方面,降尺度后的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平均热带气旋降水强度均有所改善,在西北太平洋区域较之全球模式,区域模式将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降水强度提高了10%和4.7 mm d?1。动力降尺度后TC(tropical cyclone)的模拟技巧得到提升的区域为西北太平洋区域,但在中国南海区域,技巧提升的不显著甚至有所下降。关于动力降尺度结果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的技巧提升,分析表明能够更好体现CISK(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 Kind)机制是主要原因,区域模式模拟的水汽增多、正涡度增强、上升运动增强而垂直风切变减弱都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29.
30.
智能化一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作者在863-818计划中研制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接触到的国外智能化传感器,介绍了智能化传感器的组成,对传统传感器的优势及其实现方法,并对提高其可靠性提出了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