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9篇
  免费   3086篇
  国内免费   4065篇
测绘学   1556篇
大气科学   2740篇
地球物理   3672篇
地质学   7844篇
海洋学   2605篇
天文学   547篇
综合类   1559篇
自然地理   185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733篇
  2021年   808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767篇
  2018年   820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905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1040篇
  2012年   1084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1140篇
  2009年   1044篇
  2008年   1043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91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ArcGIS的二次调查地籍图形拓扑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二次调查地籍数据库的质量,提高地籍空间数据检查效率,在分析二次调查地籍建库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ArcGIS对地籍图形进行拓扑检测,并通过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地面试验的植被覆盖率估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被覆盖率的遥感反演为研究主线,以玉米作物为例,在基于地面试验获得作物光谱、叶面积指数和多角度覆盖率的基础上,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基于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率估算模型进行了精度比较,同时对植被覆盖率反演的影响因子(叶面积指数、植被空间分布和观测角度)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到:估算植被覆盖率的最优植被指数为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对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率间关系的影响随植被的生长不断增大;植被空间分布对垂直覆盖率的估算影响很小.对于多角度覆盖率有这样的规律,即在4种空间分布下,以0°观测天顶角(VZA)为中心,在相反方位角上随VZA的增加,覆盖率值基本呈对称分布;在玉米刚出苗时,覆盖率随VZA的增加而增加,当VZA=0°时达到最小值,而随着玉米的进一步生长,4种分布条件下覆盖率随VZA的增加反而降低,在VZA=0°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93.
IMU/DGPS系统辅助ADS40三线阵影像的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ADS40航带间外方位元素归一化处理的数学公式,设计一种描述IMU/DGPS系统误差的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定向片内插模型实现ADS40影像的区域网平差.试验结果表明,仅需一个地面控制点,IMU/DGPS数据的定位精度就可显著提高,在四角布设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IMU/DGPS数据与ADS40影像的联合平差可得到优于1.5个像素的3维定位精度;构架航线对平差结果的改善作用有限,在作业中采用的必要性不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在论证几种主要软件的功能特点基础上选择ArcGIS作为软件平台,修正了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流程,探讨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属性输入技术、特色点状符号库设计、地理相关法质量检查机制等。最后,对基于ArcGIS的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优点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5.
A constrained LAMBDA method for GPS attitude determin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n improved method to obtain fixed integer ambiguity in GPS attitude determination is presented. Known conditions are utilized as constraints to acquire attitude information when the float solution and its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x are not accurate enough. The searching ellipsoidal region is first expanded to compensate for errors caused by the inaccurate float solution. Then the constraints are used to shrink the region to a proper size, which maintains the true integer ambigu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scheme gives a fast search time and a higher success rate in determining the fixed integer ambiguity than the unconstrained method. The accuracy of attitude angles is also improved.
Bo WangEmail:
  相似文献   
996.
UCD航摄像片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粉霞  邹学忠 《现代测绘》2009,32(4):41-41,48
本文阐述了UCD数码航摄相机的原理、功能及优点,结合在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UCD数码航摄像片的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997.
The phosphatic cement in the bioclastic sediment sequence on the northeastern shore of Dongdao Islan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studied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discussed.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jor, trace, REE element data unequivocally supported the notion that phosphatization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vian guano decomposition and leaching, wherea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resul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meteoric water were involved in these processes. AMS 14C dates on the brown phosphate cements indicate that they were formed around 5700, 5000–5100 and 2900 yr BP, respectively. The multi-episodes of phosphatization very likely correspond to intermittent seabird occupation on this island — possibly reflecting Holocene sea-level oscillation and/or long term climate chang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at have controlled seabird habitat. The phosphate cementation, which occurs widely in tropical islands, may be another useful monitor for sea-level and/or paleoclimate changes.  相似文献   
998.
近岸波浪破碎区不规则波浪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军  沈永明  崔雷  邱大洪 《海洋学报》2008,30(2):147-152
基于近岸不规则波浪传播的抛物型缓坡方程和两类波浪破碎能量损耗因子,对近岸波浪破碎区不规则波浪的波高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类波浪破碎能量损耗因子所模拟的破碎区波高与实测值均吻合良好,波浪破碎能量损耗因子及波浪破碎指标对破碎区波浪波高分布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999.
极限波浪运动特性的非线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志  滕斌  姜立明  臧军 《海洋学报》2008,30(3):126-132
利用时域高阶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模拟极限波浪运动的完全非线性数值模型,其中自由水面满足完全非线性自由水面条件.采用半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追踪流体瞬时水面,运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更新下一时间步的波面和速度势,同时应用镜像格林函数消除水槽两个侧面和底面上的积分.研究中利用波浪聚焦的方法产生极限波浪,并且在水槽中开展了物理模型实验,将测点试验数据与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得很好.对极限波浪运动的非线性和流域内速度分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深圳湾海域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深圳湾表层沉积物中锌、铬、镉、镍、铅、铜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它们的浓度均值已全部超过广东省海岸带沉积物背景值。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法,在6种重金属中镉造成的污染最严重,从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看镉的含量已达到很高的污染水平。从面状分布看,重金属污染危害指数值在深圳河口区最低,在蛇口段居中等水平,在深圳湾内侧的近岸水域最大。柱样沉积物的浓度变化以1950年为界划分为两部分:1950年以来的现代沉积物中有较强的人类活动干扰痕迹,表现为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增长幅度大,且浓度很高,其均值全部大于广东省海岸带的背景值;1950年以前的近代沉积物中有稍弱的人类活动干扰痕迹。研究认为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速率、人类活动与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浓度高低有直接相关关系,并直接影响到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