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09篇
  免费   5249篇
  国内免费   4014篇
测绘学   3049篇
大气科学   4735篇
地球物理   8148篇
地质学   20058篇
海洋学   3827篇
天文学   2185篇
综合类   3562篇
自然地理   3008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332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875篇
  2021年   946篇
  2020年   893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5510篇
  2017年   4790篇
  2016年   3420篇
  2015年   1125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1088篇
  2012年   2063篇
  2011年   3769篇
  2010年   3126篇
  2009年   3294篇
  2008年   2873篇
  2007年   3214篇
  2006年   873篇
  2005年   897篇
  2004年   942篇
  2003年   919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509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Regional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RFFA) is often used in hydrology to estimate flood quantiles when there is a limitation of at-site recorded flood data.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RFFA methods is the index flood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that a region satisfies criterion of simple scaling and it can be treated homogeneous. Another RFFA method is quantile regression technique where prediction equations are developed for flood quantiles of interest as function of 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the scaling property of regional floods in New South Wales (NSW) State in Australia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 maximum floods in NSW satisfy a simple scaling assumption. The application of a heterogeneity test, however, reveals that NSW flood data set does not satisfy the criteria for a homogeneous region. Finally, a set of prediction equations are developed for NSW using quantile regression technique; an independent test shows that these equations can provide reasonably accurate design flood estimates with a median relative error of about 27%.  相似文献   
892.
潮汐水域中污水侧向排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N-S方程,采用深度平均的应力-通量代数全场模型,模拟流场及热水或污染物侧向排入大水体的各向异性的输移扩散规律。模型中采用深度平均的连续、动量、浓度方程进行潮汐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潮流采用非对称潮流,模拟结果给出了一个周期内流场、污染物浓度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所得的数值结果与他人的模型实验结果非常一致,而较其他结果更合理,说明本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3.
894.
胶州湾女姑山水域夏季赤潮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 1998年 5~ 8月夏季赤潮高发期间 ,胶州湾女姑山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种群组成特征和演替变化对赤潮的发生和种群变动特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夏季女姑山水域的浮游植物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硅藻在细胞和物种丰度上都占优势。浮游植物优势种在调查期间出现明显的演替现象 ,水温的升高和营养条件的变化是引起物种演替的主要原因。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夏季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从 5月份 6.3× 10 5个cell/m3 增至 8月份的 6.7× 10 6个cell/m3 ;其中 ,由于赤潮的爆发 ,细胞丰度的最高峰出现在 7月份 ,为 1.5× 10 7个 /m3 。在赤潮爆发期间 ,赤潮原因种高齿状藻和中肋骨条藻发生了明显的演替现象 ,不同细胞大小的优势种和营养条件的变化是发生物种演替的主要原因。叶绿素a的浓度和细胞丰度的变化共同反映了赤潮发生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895.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多毛类动物地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宝铃  孙瑞平  陈木 《海洋学报》1980,2(1):111-130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产资源,是我国的良好渔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渔捞基地.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对我国神圣领土西沙群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多次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我们曾报告过113种浮游和底栖多毛类.根据1975-1976年补充调查的标本,又发现了过去未报告过的多毛类70种,截至目前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多毛类共有183种.本文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对我国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多毛类动物地理学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96.
2001年夏季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 2 0 0 1年 8月 2 0~ 2 2日期间对胶州湾海域进行的大面积调查资料 ,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沿岸暖水性种类组成 ,以硅藻为主 ,还有少量的甲藻、金藻和绿藻。湾中央出现的种类最多 ,湾口其次 ,湾边缘最少。细胞数量的高值区出现在B断面和 A5站周围的水域 ,低值区出现 D断面和 E断面。此外 ,对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表明 ,Shannon指数在湾北部的多数站位高于湾南部水域 ,在 D2和 B1站出现 2个低值区 ;Margalef指数在湾内东部和 D4站周围水域明显高于湾内西部和湾口水域 ;均匀度则在 B1和 D2站周围水域偏高。浮游植物群落同营养盐的相关分析表明 ,调查期氨盐和磷酸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盐 ,中肋骨条藻、浮动弯角藻和旋链角毛藻等几种优势种类决定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897.
1949—2009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业  丁骏  卢美  王晶  王勤 《海洋预报》2012,29(2):8-13
通过对1949—2009年61年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影响路径等的分析,发现在7—9月份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占登陆总数的92.5%,7—9月份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占影响总数的82%。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中登陆福建或在台湾海峡消失的热带气旋占的比重最多。虽然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生成个数近年来大幅减少,但登陆浙江的强台风有明显增多的趋势。随着气候的变暖,海水温度的增高,热带气旋生成的时间提早,结束的时间偏迟。另外通过对热带气旋影响时各海岛、沿海和内陆站的大风、暴雨的分析,发现热带气旋影响期间容易引起大风天气的是大陈和嵊山站;容易引起暴雨天气的是温岭、临海和温州站。本文还分析了验潮站最大增水超过1m、2m、3m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98.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arts of the Doppler Orbitography and Radiopositioning Integrated by Satellite (DORIS) weekly time series aligned to the newest release of ITRF2014. A set of 90 station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depending on whe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t an individual station. To reliably describe the DORIS time series, we employed a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included the long-term nonlinear signal, linear trend, seasonal oscillations and a stochastic part, all being estimated with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We proved that th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delivered for DORIS data are strictly correlated with the time span of the observations. The quality of the most recent data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Not only did the seasonal amplitudes decrease over the years, but also,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noise level and its type changed significantly. Among several tested models, the power-law process may be chosen as the preferred one for most of the DORIS data. Moreover, the preferred noise model has changed through the years from an autoregressive process to pure power-law noise with few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a positive spectral index. For the latest observations, the medians of the velocity errors were equal to 0.3, 0.3 and 0.4 mm/year, respectively, for the North, East and Up components. In the best cases, a velocity uncertainty of DORIS sites of 0.1 mm/year is achievable when the appropriate coloured noise model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899.
各种定位程序要求的基本输入文件一般为纯文本格式,数据格式整理相当烦琐,通过Excel可以实现数据格式正确快速的转换,以简化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00.
利用子午工程海南激光雷达对我国海南地区上空进行持续观测,通过3年的累积观测数据对我国低纬度地区重力波活动的季节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依据重力波线性理论对海南地区上空的大气密度扰动规律、空间功率谱及时间频率谱进行分析,并通过选择波长在1 km至8 km范围内具有特定波长以及具有波动周期为60 min至25 min的特定频率的重力波辅助研究大气密度扰动的季节变化规律,总结得出海南地区重力波活动具有夏季大、春秋季小、而冬季依然频繁的季节性分布规律.结合海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当地季节性气候特征分析得出海南地区上空重力波活动季节性变化的可能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形及我国南海地区存在的热带强对流与赤道潜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