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介绍了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研制的DUF—I型电磁波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952.
"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指的是一个大区域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极小值出现时间(简称低点时间),明显地与另一个大区域的低点时间不同,而每个大区域内部低点时间又基本一致,两个区域之间有明显的突变分界线(简称低点位移线),并且两个区域之间的低点时间相差在两小时以上.根据80次5.8级以上地震统计表明.85%以上地震发震时间在异常日后的第27天或41天的前后4天;在仅考虑预报占用时间时,该法对6.6以上地震的R值达0.60.  相似文献   
953.
海洋声层析应用与观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的主要海洋声层析观测实验.对它在海洋观测里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回顾,主要包括:(1)海洋中尺度现象观测;(2)海流,潮流,涡度的测量;(3)对流监测;(4)流量和热量输运测量;(5)气候声学测温;(6)内波观测;(7)沿海声学层析;(8)中国学者的工作.对海洋声层析的相关问题作了评述,指出了海洋声学层析研究的重大意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难点,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54.
甘肃北山及其邻区地壳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壳稳定性评价是高放核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前期研究课题。本文以模糊数学为基础 ,建立地壳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式 ;然后按地壳结构、地震、活动断裂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等 4个方面的特征把研究区划分为 8个不同稳定性的区域。  相似文献   
955.
For predictiv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this study applied and verified probability model, the frequency ratio and statistical model, logistic regression at Pechabun, Thailand,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remote sensing. Landslide loca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area from interpreta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s and field surveys, and maps of the topography, geology and land cover were constructed to spatial databas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landslide occurrence, such as slope gradient, slope aspect and curvature of topography and distance from drainage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topographic database. Lithology and distance from fault were extracted and calculated from the geology database. Land cover was classified from Landsat TM satellite image. The frequency ratio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coefficient were overlaid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as each factor’s ratings. Then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was verified and compared using the existing landslide location. As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the frequency ratio model showed 76.39%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showed 70.42% in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reduce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landslides and to plan land cover.  相似文献   
956.
Croundwater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Fragile Ecology …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马金珠  Ju  Q 《中国沙漠》2000,20(2):145-149
塔里木盆地南缘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以第三系弱透水层为隔水底板构成良好的储水场所含水层厚200~900m,主要由冲洪积卵砾石、砂砾石和细砂组成。地下水位埋深由山前倾斜平原的50~100m逐渐过渡为细土平原的1~3m,矿化度相应地由1~3g.L^-1变化到3~5g.L^-1。大部分地下水由地表径流和渠系、田间灌溉水入渗转化而成,约占地下水补给总量的94%以上。人类历史时期,气候地下水演变中依旧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7.
宗自华  陈亮  陈强  魏云杰  王锡勇  王驹 《岩土力学》2013,34(Z1):279-284
岩体工程质量是影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HLW)工程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处置库场址比选的重要依据。在地表岩体节理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采用RMR(relative metabolic rate)分级方案,探讨北山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内以花岗岩为主体围岩的岩体质量与岩体结构的对应特征,建立结构面间距D与RMR岩体质量总评分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北山预选区芨芨槽地表岩体质量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MR与D值的点群分布具有扇形发散的正相关特征,随D值的增大,RMR亦呈增长趋势,但低级序岩体结构与岩体质量比高级序岩体表现出更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认为,选用RMR与D的点群中心线对应的线性方程评价花岗岩候选区的岩体质量可达到快速评价岩体质量、查明各级岩体空间分布特征的目的,同时也便于对不同候选场区进行大范围岩体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北山芨芨槽预选地段BS16钻孔周边3 km2范围内主要以Ⅰ、Ⅱ级岩体为主,岩体质量总体较好且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958.
针对图解法求取孔隙结构特征值使用条件严格,同时误差较大,而矩法饱和度范围又受限于试验。采用积分法求取特征值,即对孔隙半径进行积分求取特征值。积分法必须先获取孔隙半径数学表达式,即毛管压力数学模型。对毛管压力数学模型进行了探究,在双对数坐标系下推导并建立了毛管压力幂函数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取模型参数,并通过对比Sami论文数据验证了推导的模型。深入分析矩法与积分法的联系可知,代入孔隙半径数学表达式即可用积分法求取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值。最后,对3种方法求取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积分法算法严谨,更加接近真实值。这一研究加深了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认识。  相似文献   
959.
海安地震台在地磁观测项目迁建过程中,对地磁观测墩体材料,尝试采用钢化玻璃替代弱磁性石材,取得良好效果,相关工作对今后地磁台站建设改造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0.
河西走廊特殊地形与大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河西走廊1951-2010年大风资料,参考相应地区的的地形特征,探讨了地形与大风发生的关系. 结果表明:地形的狭管效应对局地大风风速的突然加强是河西走廊多大风的重要原因,海拔是影响大风日数、最大风速和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 祁连山的阻挡作用是造成山区北侧大风日数偏少、最大风速偏小和持续时间偏短的重要因素;地形与河谷走向是影响大风风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