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1篇 |
免费 | 440篇 |
国内免费 | 5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9篇 |
大气科学 | 287篇 |
地球物理 | 592篇 |
地质学 | 1228篇 |
海洋学 | 249篇 |
天文学 | 44篇 |
综合类 | 233篇 |
自然地理 | 1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50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17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陈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3,5(4):74-76
本文阐述了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在信息革命的巨大影响下 ,将面临的 3大问题 :(1 )可持续发展--弄清地球表层巨系统的驱动力、运行机制、调控方法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2 )经济全球化--各种经济、社会要素在大尺度空间内流动与融合 ,研究其地域分异规律和人地系统问题 ;(3)人类行为与区域响应--信息分布、交流的新格局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和与其相关的自然、人文地理问题。认为地理学的空间观、时间观、尺度观、变化观、综合观、表达观及其方法论为地理学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指出了在信息社会里解读数字空间将遇到的 4个转变 :研究对象的转变 ,时空观的转变 ,研究手段的转变 ,研究方法的转变。提出了通过对数字空间的解读 ,实现对地球表层的全面深入的研究 ,同时也使地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3.
浅析翡翠的岩石类型对其比重、折射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翡翠的矿物组成、岩石类型不同,将会对翡翠的比重、折射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翡翠的岩石学、矿物学角度出发,讨论了翡翠的岩石类型,依据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的比重和折射率值,建立了翡翠矿物组成成分及含量与其比重、折射率关系图解,确定了各种翡翠的比重、折射率变化范围分别为:2.93~3.60和1.593~1.750;优质翡翠的比重、折射率分别为:3.178-3.240和1.644~1.657.为翡翠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60年代初期,Tóth基于定水头上边界条件推导出解析解,得出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是水文地质学里程碑式的突破,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但Tóth解析解存在的缺陷也长期沿袭:单纯重视数学模拟而忽视物理机制;将地形控制地下水位看成是普适性规律;忽视给定水头上边界数学模拟的失真。这些缺陷,尤其是忽视物理机制探究,不仅妨碍Tóth理论自身发展,而且导致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尚未被国际水文地质界普遍接受。参照河流动力学中应用的最小能耗率原理,类比提出地下水流最小能耗率的表达式。基于已有的通量上边界地下水流模式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探究物理机制,归纳得出地下水流系统遵循最小能耗率原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teria isolated from shrimp hatcheries and cultural ponds on Donghai Island,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sistance of bacteria to 12 different antibiotics was investigated in shrimp farms on Donghai Island, China.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were found to be widespread in shrimp farms, indicating a high environmental risk. Furth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bacterial strains among farms (ANOVA, p < 0.05), showing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such as ampicillin, trimethoprim, compound sinomi, tetracycline, chloramphenicol and cefazoli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tibiotic resistance were found among 6 hatcherie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ANOVA, p > 0.05), between exalted and traditional shrimp ponds (ANOVA, p > 0.05), and between cultural ponds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water source sites (T-test, p > 0.05). In cultural pond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was found between water and sediment (T-test, p > 0.05),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teria from water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at from sediment (p < 0.05). Therefore,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bacterial 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MAR) is more widespread in shrimp hatcheries than ponds. 相似文献
46.
塔北西部英买力地区英买2工区古生界盐构造样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构造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和理论研究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塔北隆起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勘探区块。根据地震及钻井资料,研究了塔北隆起西部英买力地区英买2 工区古生界盐构造样式、形成机制及其对区域构造的影响。塔北隆起西部古生界发育了与中寒武统膏盐岩有关的盐构造样式,包括盐丘、盐上逆断层、盐上正断层。通过相干图分析可见盐丘从底到顶展示出有规律的变化,盐底变形强的地区在顶部变形弱,而盐底变形弱的地区在顶部变形强;变形强弱的不同在相干图上表现为与周围不协调的椭圆,从盐丘底部到顶部,椭圆的长轴方向逆时针旋转了30°,反映了变形时有走滑运动的分量存在。通过演化剖面恢复,认为古生界盐构造在古生代末基本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在三叠纪断裂重新活动,伴随着生长地层发育。膏盐层的分隔作用造成了构造层次之间构造样式的不协调及其分层性特征,盐构造形成的构造裂隙控制了后期火成岩的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47.
Guo-Wei Ren Hao-Jing Zhang Xiong Zhang Nan Ding Xing Yang Fu-Ting Li Pei-Lin Yan Xiao-Lin Xu 《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英文版)》2021,(3):243-250
In this work,we have searched for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QPOs)in the 15 GHz light curve of the FSRQ PKS J0805-0111 monitored by the 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OVRO)40 m telescop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8 January 9 to 2019 May 9,using the weighted wavelet Z-transform(WWZ)and the Lomb-Scargle Periodogram(LSP)techniques.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search for a periodic radio signal in the FSRQ PKS J0805-0111 by these two methods.Both methods consistently reveal a repeating signal with a periodicity of 3.38±0.8 yr(>99.7%confidence level).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eriods,the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method was applied,and a large number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As possible explanations,we discuss a number of scenarios including the thermal instability of thin disks scenario,the spiral jet scenario and the binary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scenario.We expect that the binary black hole scenario,where the QPO is caused by the precession of binary black holes,is the most likely explanation.FSRQ PKS J0805-0111 thus could be a good binary black hole candidate.In the binary black hole scenario,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rimary black hole and the secondary black hole is about 1.71×1016 cm. 相似文献
48.
49.
内蒙古西乌旗沙尔哈达花岗岩侵入于贺根山缝合带蛇绿岩中。LA-ICP-MS锆石测年指示,沙尔哈达花岗岩岩株于晚侏罗世(154.6±1.2 Ma)侵位,矿物组合以石英、碱性长石和斜长石为主,富SiO2(74.86%~75.97%)、K2O(4.4%~4.95%),贫MgO(0.044%~0.22%)、CaO(0.38%~0.77%)、TiO2(0.046%~0.18%)和P2O5(0.007%~0.042%),A/CNK=1.03~1.09, 小于1.1,强烈亏损Ba、Sr、Eu、P、Ti,具有典型的右倾“海鸥型”稀土元素分配模式,表现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的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沙尔哈达A型花岗岩具有低的(87Sr/86Sr)i值(0.7014~0.70374)、低正εNd(t)值(+3.96~+4.31)、高的εHf(t)值(+10.54~+14.72)。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沙尔哈达花岗岩可能源于新生的中基性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及其后的结晶分异作用。沙尔哈达A型花岗岩为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造山伸展作用的产物,和蒙古-华北北部地块散布的其他A型花岗岩共同指示中晚侏罗世广泛的中下地壳伸展。 相似文献
50.
硅化木是亿万年前的原始树木被深埋于地下并经二氧化硅交代而形成的一种木化石。它记录并见证了亿万年前的地质变迁和物种变化,兼有化石之科学内涵,美玉之华贵和奇石之美妙。本文阐述了硅化木的主要特征、成因、形成时代以及观赏和收藏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