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干旱荒漠螨类和跳虫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关于降水变化如何影响和调控荒漠土壤动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生态学机制的认识非常有限。通过对自然降雨后红砂和泡泡刺灌丛下螨类和跳虫群落的动态监测,揭示荒漠小型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对降雨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干季降雨对两种灌木下小型节肢动物、螨类和跳虫数量及类群丰富度影响较小,而湿季降雨对两种灌木下螨类和跳虫数量及类群丰富度影响较大。如7月24.8 mm和8月6.8 mm降雨后两种灌木下小型节肢动物群落、螨类和跳虫的数量及类群丰富度均显著高于5月4.0 mm、6月14.8 mm和6.6 mm的降雨。6月14.8 mm和6.6 mm降雨后两种灌木下小型节肢动物群落在第2天和3天出现峰值;而7月24.8 mm降雨后两种灌木下小型节肢动物群落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模式;8月6.8 mm降雨后红砂灌丛下小型节肢动物群落呈降低的趋势,而泡泡刺灌丛下小型节肢动物群落变化较小。泡泡刺灌丛下螨类数量及类群丰富度均高于红砂灌丛,而两种灌木下跳虫数量及类群丰富度相差较小,这可能会影响湿季荒漠小型节肢动物群落对自然降雨变化的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12.
对于高边坡、大型地下洞室、深基坑等逐层开挖工程,开挖形象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工程形象变化大、开挖持续时间长、开挖面位置不断变化,开挖面地质信息必须及时采集,而传统的静态三维影像建模方法难以满足要求。本文以典型的逐层开挖工程——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建基面边坡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一套三维影像建模方法,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结合像控点测量、数据处理、模型构建,获取建基面整体三维影像。影像成果质量优良,位移偏差一般为5.1~7.9 cm,精度满足一般工程需要。此三维影像建模方法为工程信息存储、分析、展示和后期应用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3.
冲积沉积结构单元分析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兰朝利  李继亮 《地质论评》1999,45(6):603-612
结构单元分析就是结合古流数据对露头横剖面进行岩石相、界面和结构单元的划分,以揭示沉积体系的三维展布,恢复沉积体系的演化史,它是目前研究露头沉积地质的最佳方法之一。本文对结构单元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在几类沉积体系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结构单元分析法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它与层序地层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4.
山前冲断构造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金海  何登发 《地质论评》1999,45(4):382-389
本文通过对山前冲断构造带研究中的几个新思路和新方法的简要介绍表明,山前冲断构造带的前锋带普遍发育与各种类型断层相关褶皱或(和)三角带构造。冲断断面的多次转折将使上盘地层中的褶皱复杂化,其复杂性可以用与断面转折点相关的褶皱轴面来描述。在有基底参与的冲断构造带中,尽管上盘与下盘有较大的构造高差,但盖层完全可能是连续的。生长地层不仅可以用于确定构造发育的时间,还可以用于定量地计算褶皱生长速率和冲断速率。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页岩气勘查开发区碳酸盐岩分布特征、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水的赋存与动力循环过程展开研究,采用系统分析法,归纳出平缓单斜型单层、背斜褶曲型多层、向斜褶曲型单层和断裂型四种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其中平缓单斜型单层和背斜褶曲型多层水文地质结构区岩溶介质类型主要为管道-裂隙型,地下水径流畅通,易导致岩溶水污染。  相似文献   
116.
用数字测井资料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和储层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是煤层气的生、储层。利用数字测井资料采用多种方法与钻井煤层渗透率、储层压力的试井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进而运用到勘探区,解释煤层渗透率及储层压力,找出其分布规律,为煤层气开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7.
综述了沉积物搬运和底形研究方面的进展:①粒径在沉积物搬运和底形形成中的作用;②紊流与沉积搬运和底形的相互作用;③粒度分布;④粒度向下游变细;⑤高流态下沉积物搬运和底形形成。可以看出沉积物搬运和底形研究的方向体现了综合、交叉和定量这三个主要的趋势。面对未来,沉积物搬运和底形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争取获得突破:①洪泛平原上沉积物的搬运路线及其底形塑造;②根据泥沙动力学和保存层理构造,结合数学模型模拟古沉  相似文献   
118.
西昆仑库地煌斑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周辉  李继亮 《岩石学报》2000,16(3):380-384
在西昆仑库地发现的煌斑岩脉为钙碱性、钾质闪煌岩,侵位在加里东期的变质增生楔杂岩中,采用角闪石单矿物^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确定粕斑岩的侵位年龄为404Ma。煌斑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配分图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式;微量元素以相对富含固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结合地球化学、同位素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煌斑岩来源于受原特提斯俯冲组分释放富含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流体交代过的亏损地幔  相似文献   
119.
桩基设计中考虑负摩阻力时中性点位置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负摩阻力的定义出发,以某工程为实例,确定了中性点的位置,其结果与规范取值相符合,并分析了该工程中负摩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0.
Petrochem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Yanghou metamorphie ultramafic rocks are composed of metamorphosed harzburgite and ultramafic cumulate.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 chemistry of the metamorphic harzburgite indicate that they are relicts of depleted mantle.Systematic petrochemical,mineral 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led to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Yanghou metamorphic ultramafic rocks may be the components of Late Sinian-Early Paleozoic ophiolite in South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