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41篇
  免费   3957篇
  国内免费   5530篇
测绘学   2347篇
大气科学   5995篇
地球物理   9428篇
地质学   21381篇
海洋学   3310篇
天文学   2516篇
综合类   4207篇
自然地理   364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876篇
  2021年   1006篇
  2020年   851篇
  2019年   964篇
  2018年   5530篇
  2017年   4758篇
  2016年   3532篇
  2015年   1157篇
  2014年   1290篇
  2013年   1244篇
  2012年   2078篇
  2011年   3800篇
  2010年   3022篇
  2009年   3337篇
  2008年   2758篇
  2007年   3183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997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990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716篇
  1999年   1015篇
  1998年   831篇
  1997年   880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681篇
  1994年   563篇
  1993年   508篇
  1992年   394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75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4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高分辨率地震技术探测采空区研究——以贾汪煤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可广泛用于工程物探。本文主要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探测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的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从理论分析和野外试验两方面探讨了高分辨地震技术的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资料解释,并简单介绍了在贾汪矿区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能查明建筑场地内的采空区  相似文献   
952.
毛登锡铜矿床成矿分带及其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玉强 《矿床地质》1996,15(4):318-329
毛登矿主档是产于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的热液脉型锡铜矿床在容矿构造、矿脉类型及矿石类型、金属矿物组合及主要金属矿物标型,热液蚀变及元素地球化学等诸方面,自花岗斑岩向外,显示出明显的顺向(侧向)脉动分带。  相似文献   
953.
建德铜矿床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德铜矿床是浙江西部多金属成矿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重要矿床。它产于中石炭统底部伴有火山岩、硅质岩和碧玉岩的白云岩中。整合块状矿体之下有一筒状矿化蚀变带。其成分以Cu>Zn>Pb为特征。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近年来研究所获得资料,认为该矿床属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954.
大营子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云 《矿产与地质》1996,10(5):319-324
大营子蚀变岩型金矿主档是冀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金矿类型。矿体赋存于太古代角闪角变质岩系,特别是变质闪长岩体周边及内侧,受NE、NNE向剪切破碎带控制,常在其傍侧断裂形成羽状矿脉。  相似文献   
955.
伊利石层间钾释放的远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耘 《矿物学报》1996,16(4):340-348
本文介绍了新近研究层间交换的远红外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了金砂伊早石层间交换的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伊利石的远红外谱段从108cm^-1向低波数方向偏移,300C时为107cm^-1,500℃时为1000cm^-1,700℃时为98cm^-1,同时,伊利石的释钾程度也伴随着增加,远红外谱同释放钾的能力有一清楚对比,因此可以用远红外方法预言伊利石释钾的能力,最后,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的PM3方法首次从理论  相似文献   
956.
塔中石炭系碎屑岩深埋藏优质储层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为一套次生-原生孔隙型深埋藏优质储层。储集岩为中细粒-细粒石英砂岩,储层形成于古地温梯度低、沉积物浅埋时间长、深埋时间短、孔隙水矿化度高及较早被油气占居的条件下,致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好。同时,塔中地区石炭系目前刚进入80℃-120℃的强溶成岩阶段,次生孔隙正在发育,距离碳酸盐岩沉淀带和后期石英次生加大带尚有较大深度,因而储层的孔渗性维持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57.
数学地质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刘承祚 《地质论评》1996,42(4):364-368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支。本文涉及数学地质在几个领域的主要进展,分形、耗散结构、灰色系统模型和模糊数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分形已成功地应用于准晶体微粒结构、断层系统和地质构造分布、多孔介质、地质体表面粗糙度和其他问题研究。耗散结构已应用于矿物离解过程、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混合岩成因以及地壳地幔的结构和运动等的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矿床预测的很多问题中得到应用。模糊数学是解决很多地质问题的有用的定量工具。最后,讨论了数学地质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8.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过程模拟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本文将东祁东逆冲带与鄂尔多斯西南缘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相结合,研究了逆冲带内部变形特征,前陆盆地中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反映的盆缘构造性质和幕式逆作作用。  相似文献   
959.
Based on fission track dating of apatite, and measurement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rock samples from the Longmenshan (Longmen Mountain)area and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and computer modell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l)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 has uplifted at least by 3-4 km with an uplift rate of no less than 0.3-0.4 mm/a since 10 Ma B.P.; (2) the Longmenshan thrust nappe belt has uplifted at least by 5-6 km with an uplift rate of more than 0.5- 0.6 mm /a since 10 Ma B.P.; (3) the Longmenshan detachment belt has uplifted by 1 - 2 km at a rate of 0.016-0.032 mm/a since 60 Ma B.P.; (4)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has uplifted by 1.7-3 km at a rate of 0.028-0.05 mm/a since 60 Ma B.P.; (5) the uplift rate of the area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Beichuan-Yingxiu-Xiaoguanzi fault for the last 10 Ma is 40 times as much as that on its east side; (6) the uplifting of the the Songpan - Garze fold belt and the subsidence of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60 Ma ago exhibit a mirro-image correlation, i.e  相似文献   
960.
Coexisting quartz, feldspar and biotite vary widely in their δ18O values and display a remarkable 18O/16O disequilibrium relation; especially, a quartz-feldspar reversal (△ 18OQUartz_feldspar< 0) exsists in the Aral granite pluton of the Altay Mountains, northern Xinjiang. The 18O / 16O exchange reaction definitely occurred between granite and water. Initial δ18O values of the granite and exotic fluid are evaluated by the mass balance consideratio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discrimination between various magma derivations simply with δ18O values of either whole rock or separate minerals is misleading and unreliable.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s show that the 18O / 16O exchange reaction is not accompanied by what geologists describe as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alteration effect. This decoupling relation implies that exchange reaction occurs at a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subsolidus-postmagmatic cooling of magmas. The exchange mechanism is mainly diffusion-controlled. It 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