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3篇 |
免费 | 220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篇 |
大气科学 | 188篇 |
地球物理 | 245篇 |
地质学 | 497篇 |
海洋学 | 49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自然地理 | 1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莱州湾2009年夏季(8月)、秋季(10月)及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资料为基础,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4个航次中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72种,其中包括环节动物多毛类122种,软体动物46种,甲壳动物64种,棘皮动物18种,鱼类9种,其他类13种。调查海域平均丰度为(1102.56 ± 216.32) ind./m2, 多毛类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平均生物量为(28.16 ± 8.45) g/m2,软体动物占据优势。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低值区位于莱州湾西部黄河口邻近海域,高值区位于渤海中部海域。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高,秋季其次,春季最低。多毛类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lata)、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紫壳阿文蛤(Alvenius ojianus)等是莱州湾调查海域的优势种。通过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类出现小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定量分析汾河径流锐减的形成原因是汾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首先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对汾河流域产流条件演变过程进行了两个时期的划分;然后采用距平百分比法对汾河流域年降水系列进行了丰枯状态划分,并建立了汾河河津站年径流量与当年降水量、上一年降水量之间的多元动态回归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降水丰枯变化和产流条件改变对汾河径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1956-1973年间的产流条件下,降水变化使得河津站年均径流量平均减少约22.71%;在1974-2008年间的产流条件下,降水变化使得河津站年均径流量在平、枯两种年份平均减少了约18.95%;在1956-1973年间的年降水为平水或枯水条件下,产流条件改变使得河津站年均径流量减少了约47.11%;在1974-2008年间的降水条件下,产流条件改变使得河津站年均径流量减少了约55.20%。 相似文献
14.
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区地倾斜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汶川地震前陕西地区地倾斜存在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由东北向西南震中迁移,震后地倾斜反向迁移,迁移平均速度为3~4 km/天。进一步分析认为,震前陕西地区地倾斜向震源迁移可能对汶川8.0级地震起到了触发作用,而震后地倾斜向远场迁移有可能是诱发陕甘川交界的中强余震的主因。 相似文献
15.
广东肇庆西江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2006-2008年对西江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江段进行鱼类组成与生境调查,共采集鱼类81种,隶属于11且25科69属.其中洄游鱼类8种,外来种6种,土著淡水鱼类67种.以种类数及其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西江保护区鱼类种类多样性较高.优势种是鲮鱼、赤眼鳟、广东鲂,主要经济鱼类为广东鲂、赤眼鳟、鲮鱼、黄尾鲴、花鰶,珍稀濒危物种有花鳗鲡.珠江长臀鮠、台细鳊及多种珠江水系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生态类型多样,以定居性、杂食性和底栖鱼类为主.保护区江段水文动力条件独特,河床底质结构复杂,是西江鱼类栖息、产卵的理想场所,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等是保护区鱼类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胁迫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强震的孕育、发生涉及大尺度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形变的分布.中国大陆西部现今构造形变强烈,一些强烈活动的深大断裂的分布,把地壳分割成了若干活动地块.GPS观测获得的大范围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有序性和协调性.大区域水平相对运动和变形的协调与平衡,主要是通过一些大的断裂带(活动地块的边界带)的剧烈运动和变形来调整实现的.大区域的继承性构造运动决定了这些大的活动断裂带的相对运动与变形的性质及其空间分布趋势.强震前局部区域的相对运动和变形的异常是与大区域的地壳运动和整体变形相联系的.强震活动引起的调整总体上是维护大区域地壳运动和变形的协调与平衡的趋势.研究大断裂带构造变形的趋势背景和识别异常区段,是预测未来强震地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照不同生物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进行了厘定,共划出41个生物带,其中寒武纪有21个;奥陶纪10个,包括3个哑层间隔带;石炭纪3个;二叠纪7个。这些生物地层单位的确立,对统一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和推动今后的区调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长江河口地处海陆交汇地区,其海表盐度受到长江流域、东海和三角洲社会经济活动的复合影响。水体盐度直观反映了河口区域冲淡水分布,对于研究淡水羽状锋、长江物质输送与河口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枯季和洪季的长江口盐度实测数据,以及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遥感反射率与反射率的比值进行拟合回归分析,建立长江口表层盐度反演经验模型,得到枯季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930 3、0.45‰,洪季的相关系数和RMSE分别为-0.818 5、0.88‰;并分析模型在时间尺度上的适用性。利用该盐度反演模型对长江口2007-2016年的表层盐度进行反演,结合大通站记录的长江径流量观测资料,分析长江口表层水体盐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盐度受径流量影响较大,空间上呈自西向东递增趋势,具有季节性分异;枯季近岸盐度较高,高盐度海水可以到达长江口南北支分叉122.5°E附近;洪季冲淡水影响范围广,高盐度海水聚集在123°E以东、31°N以南,长江口北部出现低盐区域;2007-2016年间枯季大通站流量呈上升趋势,平均盐度为29.27‰,总体呈降低趋势,洪季大通站流量呈降低趋势,平均盐度为27.10‰,呈上升趋势,盐度和径流量在年际变化中存在良好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Min Wang Zhengkang Shen Zhijun Niu Zusheng Zhang Hanrong Sun Weijun Gan Qi Wang Qun Ren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3,46(2):25-40
We obtain the preliminary result of crustal deformation velocity field for the Chinese continent by analyzing GPS data from the Crustal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particularly the data from the regional networks of CMONOC observed in 1999 and 2001. We delineate 9 technically active blocks and 2 broadly distributed deformation zones out of a dense GPS velocity field, and derive block motion Euler poles for the blocks and their relative motion rates. Our result reveals that there are 3 categories of deformation pattern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The first categor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ior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shows broadly distributed deformation within the regions. The third category, associated with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region east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of China, shows block-like motion, with deformation accommodated along the block boundaries only. The second category,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border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uch as the Qaidam, Qilian, Xining (in eastern Qinghai), and the Diamond-shaped (in western Sichuan and Yunnan) blocks, has the deforma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i.e. these regions appear to deform block-like, but with smaller sizes and less strength for the bloc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s and the deformation patterns of the regions above, we come to the inference that the deformation mode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crust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rustal structure. The crust of the eastern China and the Tarim Basin is mechanically strong, and its deformation takes the form of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rigid block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orthward indenta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into the Asia continent has created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ickened their crust, and raise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rust. The lower crust thus has become ductile, evidenced in low seismic velocity and high electric conductivity observed. The brittle part of the crust, driven by the visco-plastic flow of the lower crust, deforms extensively at all scales. The regions of the second category located at the border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at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regions of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categories in terms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Driven by the lateral boundary forces, their deformation style is also between the two, in the form of block motion and deformation with smaller blocks and less internal strengt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