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07篇 |
免费 | 2573篇 |
国内免费 | 34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1篇 |
大气科学 | 3027篇 |
地球物理 | 3984篇 |
地质学 | 7312篇 |
海洋学 | 1612篇 |
天文学 | 802篇 |
综合类 | 1526篇 |
自然地理 | 17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264篇 |
2022年 | 648篇 |
2021年 | 743篇 |
2020年 | 642篇 |
2019年 | 749篇 |
2018年 | 825篇 |
2017年 | 727篇 |
2016年 | 876篇 |
2015年 | 732篇 |
2014年 | 930篇 |
2013年 | 801篇 |
2012年 | 749篇 |
2011年 | 859篇 |
2010年 | 814篇 |
2009年 | 837篇 |
2008年 | 764篇 |
2007年 | 757篇 |
2006年 | 556篇 |
2005年 | 521篇 |
2004年 | 448篇 |
2003年 | 435篇 |
2002年 | 469篇 |
2001年 | 437篇 |
2000年 | 473篇 |
1999年 | 624篇 |
1998年 | 548篇 |
1997年 | 504篇 |
1996年 | 472篇 |
1995年 | 376篇 |
1994年 | 432篇 |
1993年 | 369篇 |
1992年 | 288篇 |
1991年 | 195篇 |
1990年 | 158篇 |
1989年 | 122篇 |
1988年 | 137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70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44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3篇 |
1958年 | 1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I~IOXThe Okinawa Trough is an extending back--arc basin betwee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andthe Ry'Ukyu Island Arc of Japan. There are widespreadly distributing acid pumice in the troughand a little basalt just in some area of the extending center. There have been some detailed rePOrtsabout the mineralogy and petrochemical feature of the subalkali tholeiite and alkali trachyte in thetrough (Zhai and Gan, 1995; Li et al., 1997; Qin and Zhai, 1988). This paper mainly reportselectron mic… 相似文献
52.
随着海水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生物滤器的大型海藻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多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文章概述了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的原因、原理、优点、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大型海藻产生的效益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在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养殖大型海藻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可以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3.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害开展实地调查,对灾区破坏情况进行总体介绍,并就各烈度区特征和建筑物震害、地震地质灾害、工程结构震害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一是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死亡较集中.人员死亡主要集中在Ⅷ和Ⅸ度区.二是地震振动强,灾区破坏严重.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2km,极震区烈度高达Ⅸ度,震源破裂在11s内集中释放.三是抗震能力弱,房屋破坏严重.灾区属国家级贫困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且多数民房坐落在河谷陡坡上,边坡效应加重房屋震害,重灾区砖木和土木房屋成片损毁、倒塌.四是灾区条件恶劣,救灾难度大.震区活动断裂密集发育、地质破碎疏松、地形崎岖不平,又恰值雨季,诱发极其严重次生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灾区大面积交通、通信、电力中断,救援物资与救援力量无法及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4.
55.
56.
采用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微阵列GeoChip 5.0技术,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年代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生物土壤结皮(BSC)为对象,分析BSC演替过程中参与铁代谢的功能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基因变化特征,研究微生物铁代谢对BSC演替的响应及调控。结果表明:真菌参与铁吸收和转运过程,古菌参与铁转运和贮存过程,细菌则在铁代谢吸收、转运和贮存过程中均起主要调控作用。门水平上,BSC铁代谢功能微生物组成变化对演替的响应不敏感,BSC铁代谢微生物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SC铁代谢功能基因多样性的显著提高和三类铁代谢过程基因信号强度达到最高水平需要经过61 a的演替。调控BSC铁吸收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亚铁氧化酶编码基因iro;调控原核生物铁转运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羟基苯甲酰丝氨酸铁外膜转运体编码基因cirA和Fe(Ⅱ)转运蛋白编码基因feoB,真菌铁转运过程主要依靠含铁细胞转运体和铁氧化酶高亲和力的作用;调控铁贮存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固定相类核蛋白编码基因dps。在BSC演替阶段末期,上述铁代谢功能基因强度的显著增加促进了微生物的铁代谢潜能。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微生物铁代谢潜能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57.
58.
黄河兰州以上气候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1960—2001年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23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蒸发量4个气候要素的资料,分析了42年来兰州以上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发展趋势。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2年来全区平均变暖0.76℃,降水量、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平均减少了17.89 mm,125.6 h和161.3 mm;用距平曲线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特征;用滑动T检验法(MTT法)、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对5年滑动平均的区域季节和年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测,讨论了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的气候变化问题。MTT法的检测结果表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的末期、中期和初期发生了突变,蒸发量除了发生在80年代的突变外,90年代也有一次超过0.01显著性水平的突变;Yamamoto法检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的气候突变最为明显,1981年春季蒸发量和1985年的年气温均出现了强突变,年蒸发量突变的S/N值的位相明显提前于其他3个气候要素突变S/N值的位相;Mann-Kendall法检测结果表明,各气候要素年和季的突变年份中,气温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蒸发量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日照时数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事实也说明检测方法不同,评价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9.
Jinxi Song Guotao Zhang Weize Wang Qi Liu Weiwei Jiang Weiqiang Guo Bin Tang Haifeng Bai Xinyi Dou 《水文研究》2017,31(19):3407-3420
River confluences and their associated tributaries are key morphodynamic nodes t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controlling hydraulic geometry and hyporheic water exchange in fluvial networks. However, the existing knowledge regarding hyporheic water exchange associated with river confluence morphology is relatively scarce. On January 14 and 15, 2016, the general hydraulic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fluent meander bend (CMB) between the Juehe River and the Haohe River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s and magnitudes of vertical hyporheic water exchange (VHWE)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a one‐dimensional heat steady‐state model, whereas the sediment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v) was calculated via in situ permeameter tes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6 hydrodynamic zones and their extensions were observed at the CMB during the test period. These zones were likely controlled by the obtuse junction angle and low momentum flux ratio, influencing the sediment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MB. The VHWE patterns at the test site during the test period mostly showed upwelling flow dominated by regional groundwater discharging into the river. The occurrence of longitudinal downwelling and upwelling patterns along the meander bend at the CMB was likely subjected to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s of the local sinuosity of the meander bend and regional groundwater discharge and finally formed regional and local flow paths. Additionally, in dominated upwelling areas, the change in VHWE magnitudes was nearly consistent with that in Kv values, and higher values of both variables generally occurred in erosional zones near the thalweg paths of the CMB, which were mostly made up of sand and gravel. This was potentially caused by the erosional and depositional processes subjected to confluence morphology. Furthermore, lower Kv values observed in downwelling areas at the CMB were attributed to sediment clogging caused by local downwelling flow. The confluence morphology and sediment Kv are thus likely the driving factors that cause local variations in the VHWE of fluvial systems. 相似文献
60.
针对田湾核电工程场地调查时发现的不良风化囊体,在原有勘探方案基础上通过加密钻孔与取样,结合浅层地震勘探、声波测井、点载荷试验及室内测试等手段,查明了场地风化囊体的分布范围,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风化囊体内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风化等级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反映风化囊体工程特性的力学指标及动态参数,分析了风化囊体对核电建设的影响,为核电工程基础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