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40篇
  免费   10077篇
  国内免费   13388篇
测绘学   3722篇
大气科学   12243篇
地球物理   14254篇
地质学   27177篇
海洋学   6425篇
天文学   2633篇
综合类   6345篇
自然地理   6906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734篇
  2022年   2215篇
  2021年   2574篇
  2020年   2172篇
  2019年   2502篇
  2018年   2962篇
  2017年   2682篇
  2016年   3162篇
  2015年   2676篇
  2014年   3241篇
  2013年   3217篇
  2012年   3080篇
  2011年   3168篇
  2010年   3307篇
  2009年   3304篇
  2008年   2998篇
  2007年   2886篇
  2006年   2316篇
  2005年   2125篇
  2004年   1688篇
  2003年   1684篇
  2002年   1626篇
  2001年   1649篇
  2000年   1962篇
  1999年   2828篇
  1998年   2317篇
  1997年   2196篇
  1996年   2043篇
  1995年   1776篇
  1994年   1608篇
  1993年   1447篇
  1992年   1162篇
  1991年   885篇
  1990年   650篇
  1989年   600篇
  1988年   535篇
  1987年   325篇
  1986年   286篇
  1985年   196篇
  1984年   160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26篇
  1981年   103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55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2篇
  1958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陈刘组为新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代表广西早三叠世盆地滨岸相带沉积类型。层型剖面位于贵港市陈刘村附近。层型定义指位于龙潭组与板纳组之间的沉积序列,岩性为灰绿、紫红色泥岩、粉砂细砂岩夹少量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含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等化石,厚359m。  相似文献   
132.
严格论证了在对空间或地面目标的定位中,利用伪距测量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大于用台站间一次差分观测模型的几何因子.此外,台站间完全差分测量观测的定位精度优于不完全测量情形的定位精度.这些结果给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何种定位方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位于华南褶皱带南缘的右江盆地,其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它的轮廓和结构,与NW向及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内的沉积物,分别由特征不同的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相组成两个双层结构。盆地内火山活动发育,也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海西期,古特提斯洋的发展使哀牢山洋盆开裂,导致了右江地区在拉张应力条件下出现若干NW向裂陷带,这时的盆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特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期,区域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滨大平洋构造的发生,使盆地轮廓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冲消减作用,使盆地在新的挤压条件下再次发生张裂和拗陷。进入了弧后盆地发展阶段。印支期末,盆地封闭。  相似文献   
134.
辽南早元古代辽河群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变形温度显示出645—690℃,550—610℃和485℃±三组温度值,表明花岗岩遭受了三幕构造变形。而区域构造解析亦表明辽河群在早元古时期经历了三幕构造变动。花岗岩的温度系列与区域变形序列具有一致性,排除了花岗岩晚期构造侵位的可能性。变形温度以550—610℃居多,意味着该幕构造形迹保存最好。第三幕变形变质作用相对较弱,仅局部出现485℃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首先简述了斜坡演化过程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然后阐明了滑坡的空间分布、活动周期及活动规模与构造因素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构造因素是滑坡产生的基础,对滑坡分布具宏观控制作用,并与滑坡的活动周期和活动规模密切相关,是滑坡研究及其灾害预测、预防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6.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n are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oasi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natural productivities, water economic benefi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ecological stabilities and develop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Wuwei Oasis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river basin and the Minqin Oasis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the lower reaches. Under a same management level and investment of . material and energy, primary productivenes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former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atter. Construction directions of Wuwei and Minqin oases should be differen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water- us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The construction objective of Wuwei Oasis should be efficient irrigated farming production system and Minqin Oasis should become a mixed forestry-pastoral-farming ecosystem tak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its majo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对图象的统计特性及其适用模型作了分析。讨论了以前常用的平稳图象模型的缺陷,对实际图象的统计特性作了分析,认为它是非平稳的,不满足各态历经性,同时在空间上是高度相关的;讨论了相应的随机参数统计模型和描述性统计模型。指出作用于整幅图象的“全局”图象复原算法比每次只独立计算单个象元的“点”图象复原算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38.
Quasi-electrostatic electron and ion-cyclotron instabiliti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r harmonic ion cyclotron instabilities (ICI) can be excited while the fast ions produced from reconnection are injected into a coronal loop. Part of the energetic ions can be dragged out of the magnetic mirror turning points and a negative plasma potential is generated. The plasma potential may directly accelerate the electrons up to the relativistic velocity within a short time. This acceleration is similar to the processes occurring in the magnetic mirror devices of controlled thermonuclear fusion. The spectrum and flux of accelerated electrons have also been obtained. Some observational results during the solar flare might be explained by this acceler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39.
我们于1989年11月30日晚对PG0027+260进行了时间分辨率为108秒的高速CCD测光,得到了一条完整的光变曲线,从而确认其为激变食变星系统,轨道周期0.146~d  相似文献   
140.
西南低涡是对流层下层的中尺度扰动。本文在零级近似条件下,采用p坐标系的基本方程组,在边界层内设计两层模式。通过一定的简化方程组后,得到:当Z≤1/2[kL~2/(μ~2Knu~*)] 时,摩擦效应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使扰动减弱;另一方面使扰动增强,而前者的影响略大于后者,最终使扰动消失。频率随高度Z的降低而增加。当Z>1/2[kL~2/(μ~2Knμ~*)]时,摩擦作用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频率虽然有两个值,但随高度Z的增加,他们趋于一个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