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9篇
  免费   4449篇
  国内免费   5988篇
测绘学   1910篇
大气科学   4483篇
地球物理   6165篇
地质学   12164篇
海洋学   3657篇
天文学   905篇
综合类   2270篇
自然地理   2792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1027篇
  2021年   1251篇
  2020年   1020篇
  2019年   1152篇
  2018年   1251篇
  2017年   1177篇
  2016年   1313篇
  2015年   1181篇
  2014年   1323篇
  2013年   1543篇
  2012年   1444篇
  2011年   1498篇
  2010年   1541篇
  2009年   1408篇
  2008年   1300篇
  2007年   1233篇
  2006年   1006篇
  2005年   930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798篇
  2002年   847篇
  2001年   794篇
  2000年   819篇
  1999年   1052篇
  1998年   834篇
  1997年   814篇
  1996年   765篇
  1995年   687篇
  1994年   600篇
  1993年   520篇
  1992年   428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93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9篇
  195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气象场等值线自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矩形网格法的不足,提出了用三角形网格法实现气象场等值线自动分析方法。通过对站点资料的边界插值、三角形剖分等处理后,再在剖分出来的三角形网格中按照一定方式连接等值线即可实现等值线的自动分析。给出了等值线自动生成算法,并将实例的分析结果同Grads绘制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可行,而且分析的结果更为精确合理。  相似文献   
872.
兰州CAWS600-R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利用2002年11月到2003年2月兰州CAWS600-R型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温度、本站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5~320cm地温等资料,分析了对比观测资料的差值。结果表明:对气温、本站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及320cm地温等要素观测误差较小,5~160cm地温的观测误差较大。自动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测量元件的精度及对气象要素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对比观测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3.
从一维湍流能量平衡方程出发,回顾了近几十年湍流能量平衡方程中的各项以及Karman常数k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大气边界层湍流能量交换特征的研究概况和热点问题,并对今后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实验研究表明,湍流能量平衡方程中的各项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形式;传统的能量产生和耗散的局地平衡假设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不稳定条件下,垂直的湍流输运和压力脉动对湍流能量收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Karman常数与Rossby数和Reynolds数无关,在比较光滑的下垫面上k近似等于040±001。  相似文献   
87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仁芳  刘静 《气象科学》2004,24(4):483-487
利用1998~2000年3~11月长江上游六大流域逐日降水实况和MAPS、T106(T213)、欧洲中心等数值产品资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六大流域强降水面雨量等级预报模型。并于2002年6~9月进行了业务试验。  相似文献   
875.
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的推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方法的规范性等几方面着手,对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进行推算。利用深圳市气象站1954~2001年逐年年最大风速资料,通过时距、高度、地形等订正后得到相当于开阔平地上方10 m高度10 min年最大风速48年序列,使之符合建筑抗风指南或规范的要求。再利用极值Ⅰ型计算出不同重现期的基本风速,同时用耿贝尔的参数估算法和修正后的矩法参数估计法计算出不同重现期(200、120、100、60、50、30、10年)的基本风速。研究发现桥位区自动气象站与深圳市气象站最大风速正相关显著,前者是后者的1.1倍,从而可将基本风速外推到桥位区,进一步根据规范将该值放大1.11/2(1.049)倍至海面上,最终得到设计风速。还利用近地层风的指数和对数曲线推算出150 m内每10 m高度层的最大风速。  相似文献   
876.
通过对远程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采集传输通讯方式的比较,提出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远程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采集和传输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小数据流方式,实现野外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对观测设备运行的监控,达到节约经费,提高数据传输时效的目的,并将此系统成功地用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期气象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877.
An update on the IEM surface backscattering mod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tegral equation approach to modeling scattering from rough surfaces was introduced in 1992. At that time, it was noted that there was a need to find a transition reflection coefficient that could change its argument from the incident angle to the specular angle as frequency or roughness scale got large. One such reflection coefficient was published in 2001. In this letter, we would like to include this reflection coefficient in the integral equation model to interpret several multifrequency backscattering measurements from surfaces with surface parameters defined by the investigators who acquired the data.  相似文献   
878.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与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 ,使得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化成为可能 ,世界上主要的气象中心最近几年纷纷发展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其中尤以英国气象局新发展的非静力通用模式最为突出。基于此 ,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非静力中尺度预报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并对该类模式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79.
晋中市人工防雹减灾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玉清  刘晋  陈红萍  岳福豹 《气象》2004,30(2):39-41
利用雷达探测信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 ,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 ,对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预报 ,并计算多单体任意雹云核心部位的覆盖面积 ,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炮点 ,经过极坐标和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变换 ,确定雹云相对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各炮点的准确位置 ,并对各炮点不同弹型的弹道方程进行连续模拟和分析计算 ,最终确定在炮控范围内的雹云体内弹着点的准确位置 ,并通过计算云中含水量、零度层高度、云体体积 ,准确得出各个炮点的射击诸元 (射击仰角、方位、扇面和射击剂量等 ) ,通过通讯网络 ,通知各有关炮点实施作业  相似文献   
880.
SARS流行时期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艳玲  寿绍文  张鹏  陈铁 《气象》2004,30(2):46-49
对 2 0 0 3年 1~ 5月我国大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疾病流行时期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气温偏高、空气潮湿以及冷暖多变的天气可能为SARS疫情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