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歧口凹陷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歧口凹陷为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内重要的内陆断陷含油气凹陷,具有多幕构造演化、多类构造样式、多个物源体系、沉积体系演化时空变化剧烈等特点,导致层序构成样式在时空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合歧口凹陷构造古地貌背景和物源供给体系时空演化差异性的研究,在研究区古近系总结出四种典型的层序构成样式:断控陡坡带型层序样式、多级断阶带型层序样式、轴向断坡带型层序样式、挠曲坡折带型层序样式。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主要受控于宏观构造的幕式演化和局部同沉积断裂不同组合样式所形成的特定的古地貌差异,而物源供给体系的强弱程度以及供给方向变化也是控制层序构成样式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层序构成样式控制了沉积体系、砂分散体系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影响了砂体的分散和堆积样式。因此,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对于研究区有利隐蔽圈闭的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2.
The Baiyun Sag, situated at the north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main sub-unit in the Southern Depression Belt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n this Sag, the middle Eocene Wenchang and upper Eocene–lower Oligocene Enping Formations had developed in the evolution stage of continental faulted basin. Seism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fault structures revealed that the Baiyun Sag was short of long-reaching boundary faults, and that it was a rifted basin greatly influenced by basement faults rather than a typical half-graben. Different from the sags in Northern Depression Belt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which controlled by large-scale NEE-strike faults, the Baiyun Sag had been controlled by two groups of NWW-strike en echelon fault belts with approximate opposite dips, which developed in the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of this Sag respectively and had played the roles of boundary faults. These en echelon faults, together with narrow synclines, partial flower structures and fluid diapirs, indicated the left-lateral transtensional activities, which had resulted in subsidence center departing to main faults and stretching S-shaped. Moreover, the en echelon faults had constructed many composite transfer zones of relay ramps, and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bodies. The en echelon fault belts are located in accordance with Nw-striking Mesozoic basement faults. Hence the left-lateral transtensional activitie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Plate subducting and strike slip reactivation of the basement faults. Significantly, NW-striking basement faults had forcefully determined the development of not only the Baiyun Sag but also the Xingning Sag.  相似文献   
123.
逆冲推覆构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逆冲带内超压的反复积聚和释放,冲断活动表现为间歇式前展逆冲方式,且具有早期长周期低前展速率、晚期短周期高前展速率的特点,由此导致作用于前陆盆地的构造负载早期以垂向加载为主、晚期则以递进加载为主。库车坳陷下白垩统记录了一幕完整的前陆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卡普沙良群和巴什基奇克组分别对应于逆冲期和构造宁静期,两者之间发生了地层几何形态的重大转变以及内部削截反射终止点的迁移。与早、晚期冲断活动特征对应,在前隆向前渊的斜坡带,卡普沙良群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发育大套向逆冲带的前积反射和向克拉通方向的退积超覆反射。在紧邻造山带的前渊带,亚格列木组砾质粗碎屑沉积体标志着逆冲推覆的重新开始;巴西盖组三角洲体系的发育说明快速前展逆冲导致宽缓的楔顶带的形成;巴什基奇克组底部粗碎屑发育及其与巴西盖组之间沉积突变,反映为宁静期岩石圈强烈回弹的结果。最终,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逆冲期可细分为初始逆冲、?冲、前展逆冲、逆冲减弱—停滞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4.
复合造山与复合成矿是中国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典型特色,其复杂的成矿物质来源、多变的构造驱动机制、丰富的成矿作用类型以及多期的活化改造过程一直是区域成矿理论研究的热点。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是中国复合造山的典型缩影,其经历了古生代与中生代原—古—中—新特提斯增生造山和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演化过程,具有复杂的复合造山演化时空格架。为系统阐释复合造山背景下的复合成矿作用,更科学地指导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在详细解析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的基础上,依据成矿系统理论划分出与增生造山相关的原特提斯、古特提斯、中特提斯、新特提斯和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挤压褶皱、拆沉伸展、挤压走滑、伸展旋扭等成矿系统;发现复合成矿作用显著,并识别出四类5个主要复合成矿系统,包括昌宁—孟连带增生-碰撞造山海底喷流(VMS)型Pb-Zn-Cu+岩浆热液型 Mo-Cu、义敦岛弧和腾冲—保山地块增生+碰撞造山岩浆热液型 Cu-Mo-Sn-W、兰坪盆地碰撞造山盆地卤水(MVT)型Pb-Zn+岩浆热液型 Cu-Pb-Zn-Ag 和扬子西缘碰撞造山富碱斑岩Au-Cu-Mo+造山型Au;详细解剖各复合成矿系统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据此凝练出复合成矿系统理论,即指复合造山构造转换时空域中不同时期多种成矿作用或者同一时期不同成矿作用复合形成的地质系统;提出构造转换复合于早期岛弧带或者裂谷带是形成复合成矿系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5.
冈村石叶藻(Lithophyllum okamurae)是一种重要的壳状珊瑚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提供初级生产力、产生碳酸盐沉积物以及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等功能。本文于三亚的热带海岸采集L. okamurae,首次基于形态解剖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研究表明,L. okamurae的藻体为二组织性的拟薄壁组织结构,被分成三部分,包括:由1-3层呈扁平状正方形或长方形表皮细胞组成的表层,由一层正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组成的基层,以及由多层正方形或狭长形细胞组成的围层。在围层中可观察到栅状细胞,相邻藻丝细胞间通过次生纹孔相连,未见细胞融合。本文观察到L. okamurae的四种单孔生殖窠,即果孢子囊生殖窠、精子囊生殖窠、二分孢子囊生殖窠以及四分孢子囊生殖窠。其中,精子囊生殖窠通常浅埋于藻体中并微凸于藻体表面,果孢子囊生殖窠和无性生殖窠呈突出的圆锥形。基于18S rDNA、COI、rbcL和psb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L. okamuraeL. atlanticum在同一个进化枝上,亲缘关系最近。本文基于形态解剖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数据详细地对L. okamurae进行了描述,为海洋生态系统中藻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6.
针对在线态势符号标绘系统如何快速渲染大数据量态势符号的难题,本文设计了在线态势符号标绘系统框架,研究了基于Canvas的态势符号库、态势符号的模型算法和多层Canvas绘制方法等关键技术,提高了在线态势符号标绘系统的渲染运行效率。将以上方法应用于实际,建设了浙江省在线态势符号标绘系统,并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该系统的运行效率,结果表明:本系统的运行速度优于传统态势符号标绘系统;随着绘制对象数据量的增大,该系统运行速度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7.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直接影响着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基于农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使用定量的脆弱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普遍处于较高的程度,77.1%的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中度和重度脆弱,且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中亚、西亚和蒙古脆弱性较高,中国、东南亚和南亚的脆弱性处于中等水平,俄罗斯、独联体和中东欧脆弱性较低;② 1980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农田生态系统暖干化趋势明显,暖干化区域面积占64.06%,暖干化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田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③ 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由低到高的气候变化区依次为暖湿区、冷湿区、暖干区、冷干区。暖湿区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最低,而冷干区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最高。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及其耦合关系控制着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其中降水变化趋势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各国之间的农业国际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8.
Shi  Can  Lin  Botao  Yu  Huiyong  Shi  Shanzhi  Zhang  Jiahao 《Acta Geotechnica》2023,18(2):757-775
Acta Geotechnica -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of the tight oil reservoir in northwest Xinjiang, China, is featured by a complex in situ stress pattern, leading to an unclear...  相似文献   
129.
在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和交叉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地球科学也逐步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和学科特色发展,需要对地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样化创新,构建新时代地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类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论文从优化教学大纲、加强课程思政、注重大师引领、改变教学方法和倡导理工结合等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联动协同改革,对地学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0.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是大别造山带非常重要的韧性剪切带之一,叠加在北大别灰色片麻岩之上。通过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的研究表明: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具有管壁状弯曲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方式为沿NWW—SEE向近水平左旋剪切。地质温压计和变形矿物动态重结晶型式揭示了剪切带变形温度约618.2℃,地质压力约0.7GPa,相当于中下地壳环境。据此推测大别造山带曾上覆一管状背形韧性剪切层(大部分现已被剥蚀),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为其北界部分;造山带中下地壳物质曾发生近平行造山带走向的侧向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