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1.
汶川MS8.0地震的地表破裂出现在中央和前山2条断裂上,分别形成了235km和72km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而且地表破裂表现出复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文中选取了中央断裂上虹口乡桐麻坎和擂鼓镇石岩村2个地表破裂点,通过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分析其地表破裂方式。桐麻坎的白沙河河床上4条右阶斜列的主破裂西南侧发育了一条反冲断层坎,精细地形测量反映出了破裂带内的断块特征与破裂过程中的地表掀斜;擂鼓镇石岩村逆冲破裂前缘的2条次级断层形成叠瓦式结构,地貌上表现为挠曲和其上部的地震鼓包。该两点地表破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表明,本次地震在龙门山中央断裂上的破裂方式以逆冲为主,兼有右旋走滑。这一结果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哈佛大学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此外,桐麻坎和石岩村横切破裂带的地形剖面显示出不同的地表掀斜方向,这种不一致主要由于前者位于断裂挠曲后缘,后者位于断裂挠曲前缘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利用2002年的ETM+图像和该地区1:25万DEM数据,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辅以野外实测数据、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地区河道的演变特征和新构造进行详细解译。基本查清了新近系以来该地区河道的发展演变历程,岷江和青衣江都存在很大幅度的河道迁移现象,综合研究发现,河道迁移与该地区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清水泉铜矿区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卡拉麦里深断裂南侧。就卡拉麦里深断裂而言,其是一条尤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其对于新疆的矿产业发展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矿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新的矿点、矿床也被陆续发现,就新疆清水泉一带,新发现了一处铜矿床,两处铜矿点以及六条金矿脉,由此可见该地带呈现出良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就对新疆清水泉一带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总结出金矿找矿前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6.
利用多样性理论与测度方法对我国海南岛地区不同母岩上发育土壤的类型多样性及其分布模式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不同类型母岩上的土壤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火成岩、沉积岩、松散沉积物和变质岩,其中以发育在滨海堆积物上的土壤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发育于流纹岩上的最低;不同类型的母岩上发育土壤的面积分布均不同程度地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7.
青海德尔尼铜矿床成矿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青海地质》1992,1(1):53-61
  相似文献   
118.
119.
新疆独山子山前活断层和活褶皱及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海之  陈杰 《内陆地震》1990,4(2):97-106
本文初步研究了新疆独山子山前活断层、活褶皱构造。这些表层构造有着不同性质的地表变形,是多次古地震活动的反映。文中将这些古地震遗迹分为四期,并计算了该断层带的地震复发周期和平均位移速率。  相似文献   
120.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of stratospheric organic and inorganic chlorine were made in September 1993 out of Fort Sumner, New Mexico, using JPL balloon-borne MkIV interferometer. Between 15 and 20 km, a significant fraction (20-60%) of the inorganic chlorine could not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sum of measured HCl, ClONO2, and HOCl.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the reaction of ClO radicals on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have indicated that, along with HCl, small amounts of perchloric acid, HClO4, were formed.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fate of HClO4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we use a photochemical box model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his new species on the partitioning of inorganic chlorine in the stratosphere. Assuming that HClO4 is photochemically stable,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enhanced aerosol loading conditions resulting from Mt. Pinatubo's eruption, HClO4 could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reservoir of chlorine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sequestering up to 0.2 ppbv (or 50%) of the total inorganic chlorine at 16 km. The occurrence of this new species could bring to closure the inorganic chlorine budget deficiency made apparent by recent ER-2 aircraft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H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