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795篇
测绘学   266篇
大气科学   385篇
地球物理   1234篇
地质学   1759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29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75年   7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The improvement on the calculation of anti-Stokes energy transfer rate i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additional propor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tokes and anti-Stokes light intensities of quantum Raman scattering theory a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Raman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successfully describe the anti-Stokes energy transfer.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for the improvement on the calculation of anti-Stokes energy transfer rate is deri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study. The correctness of introducing coefficient exp{ΔE / kT} from well-known Raman scatter theory is demonstrated also.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lifetime measurement in Er0.01YbxY1 - 0.01 - xVO4 crystal is performed to justify the validity of our important improvement in the original phonon-assisted energy transfer theory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72.
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生效以来,外大陆架划界工作引起了地质、法律等多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关注。为论证海底扇这一特殊海底地形在外大陆架划界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全球典型的10个海底扇共同特征的统计,运用CARIS LOTS 4.0划界软件,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中2大重要地质因素——大陆坡脚位置和沉积物厚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孟加拉海底扇、蒙特利尔海底扇及印度海底扇3个全球典型的海底扇进行了外大陆架区域的划界分析,探讨了海底扇的发育及其对地貌的改造作用,以及对划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海底扇发育的3大主要因素——构造环境、沉积物供给和海平面变化,使大陆坡脚位置的确定成为大陆架划界工作中面临的首要且关键的问题,对外大陆架的划界结果有潜在影响。而海底扇复杂的地质背景和特征,无疑对划界时使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规定条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考虑海底扇影响的前提之下,陆坡坡脚位置会因其地形的变化向前推进或后退,峡谷和水道的分布对选区剖面确定最大坡折点的位置也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外大陆架划界工作中,不但需要考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法律条款,海底扇及影响其形态、分布等3大重要因素的规律性,也是未来划界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3.
运用三维海洋模型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采用有限体积计算方法,引入了"干、湿"判断,建立了天海达工程附近海域的三维潮流和泥沙输移模型,预测分析了天海达工程建设后对附近海域水动力和地形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对其西侧潮流影响较大,东侧与南侧影响较小,且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程度减小,在距离工程1200 m以外海域流速相对变化值大约在8%以内;工程建设前后,静风条件下,工程附近海域地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由于岸线的改变,工程东西两侧500m范围内近岸海域淤积程度增大,淤积增大幅度范围为0.05~0.1 cm/a。  相似文献   
174.
T.  M.  Hill  J.  P.  Kennett  D.  L.  Valentine  庄畅 《海洋地质》2010,(1):14-23
俄勒冈州外海水合物脊现代甲烷渗漏区的发现,为研究甲烷对活体有孔虫生态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机会。2002年在水合物脊南部高点获取一批岩心。样品经保存和染色后用来测定Uvigerina peregrina、Cibicidoidesmckannai和Globobuliminaauriculata3个底栖有孔虫属种的活体(经染色)和死体的碳同位素(δ13C)组成。有孔虫样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查,未发现有成岩作用或自生碳酸盐沉淀作用的迹象。渗漏区活底栖有孔虫单体记录的乎δ13C值在-0.4%--21.2%0之间,说明受高浓度甲烷碳同位素的影响。渗漏区底栖有孔虫护C平均值(由单体样品计算)范围在-1.28%--5.64%0之间,而背景区(没有甲烷渗漏)的介于-0.81%--0.85%之间。为了解环境因素对底栖有孔虫δ13C值的影响,对细菌席和蛤床两种截然不同的甲烷渗漏环境的底栖有孔虫进行研究。细菌席区的有孔虫单体比蛤床区的具有更负的δ13C值。我们解释这种差异是食物来源或共生细菌对底栖有孔虫δ13C值影响的结果,通过溶解无机碳(DIC)作用于底栖有孔虫,使其δ13C值负偏移。对比活体和死体底栖有孔虫的δ13C值,并未发现统计上的差异。这说明自生碳酸盐沉淀作用未在观测到的同位素组成中起主导作用。然而,少量极度亏损δ13C(〈-12%)的死体底栖有孔虫确实显示了自生碳酸盐岩沉积对有孔虫δ13C值影响的潜在证据。  相似文献   
175.
The diagnosis of the conchostracan genus Tenuestheria from the Lanxi Formation in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 in Southeast China is revised following an examination of the type species under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hich revealed som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n the carapace that had not been recognized previous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nuestheria Fauna is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correlation of six Turonian–Santonian formations in this region of China. The value of the Cenomanian Nemestheria and Turonian Linhaiella faunas in correlating the underlying early Late Cretaceous formations is also noted.  相似文献   
176.
177.
石墨炉AAS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分别用Pd、Pd-Mg(NO_3)_2及Pd-Ni-MgCl_2作基体改进剂时,不同的介质对测定Sn的影响情况。提出用Pd-Ni-MgCl_2作测定Sn的基体改进剂。本方法的特征质量为18 pg/0.0044A,检出限为4.7pg(3s)。样品的标准加入回收率范围在92—108%。水样的分析结果与氢化物AAS法基本吻合,对于含Sn为11.2ppb的水样测定13次相对标准偏差为7.9%。  相似文献   
178.
在含金碳酸盐矿床的表生交代作用中,形成的风化流体倾向于碱性,因此,不适于金呈氯的络合物迁移的媒介,而在这种矿床中次生金的再活化常可归因于金与含硫配体的络合作用。通过可靠的热动力学计算,金、银分别在Au—S—O_2—H_2O和Ag—S—O_2—H_2O体系中的溶解度与金和硫代硫酸盐及二硫化物配体络合物的形成有关。最稳定的络离子是Au(S_2O_3)2~(3-)(当fO_2>10~(60))和Au(HS)_2~-(当fO_2<10~(60)),它们存在于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类似于金,银在中等氧化环境中形成一个稳定的硫代硫酸盐络离子Ag(S_2O_3)2~(3-),在还原、碱性介质中形成二硫化物络离子AgHS~D和Ag(HS)_2~-。在强氧化的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由于AgS_2O_3~-、Ag~+和AgSO_4~-络离子的形成,使Ag的溶解度增高。然而,胶态的、晶质的及呈合金态的金和银与0.1molNaS_2O_3溶液反应没有显示各自独立的溶解度。以金为例,其在0.1molNa_2S_2O_3溶液中的溶解度由于银的硫代硫酸盐络离子及合金态的银的存在而增高,这种性质可能与形成混合金属络离子(Au,Ag)(S_2O_3)2~(3-)有关。在巴布亚新儿内亚的Wau地区,碳酸盐矿床氧化代中次生金的性质和矿物组合与早期硫作为硫代硫酸盐络离子的再活化是一致的。这里的次生金是粗大结晶的,与50~75at%(原子百分此)的银组成合金,富集于潜水面上,并与二氧化锰共生于氧化带中。  相似文献   
179.
滑脱断层带内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构造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科迪勘拉地区变质核部杂岩体和相关的滑脱断层表现为缓倾斜、正向位移型剪切带(滑脱断层带),热的深层地壳沿着滑脱断层带从脆性扩张的上盘岩板下面上和向外运移。滑脱断层带由韧性向脆性演化期间形成的构造,可以用来恢复剪切带内不同层次的流体压力和差应力的相对大小。发生在脆韧性过渡带以下滑脱断层更深地段的糜棱岩化作用,局部地伴随有指示低的偏应力和商的流体压力的张性破裂。这种状态说明最早期是脆性变形,然后由于流体压力的降低和偏应力的升高而形成了剪性破裂。在低的流体压力条件下,上盘岩扳岩石广泛发育脆性变形。构造和地球化学资料说明,滑脱断层带上的正向位移导致了两套流体系统的形式:(1)以近静水压力下大气的和同生的流体占优势,并通过热对流驱动的上盘岩板系统,(2)剪切带更深层次内的系统,此处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源,而流体迁移服从扩容泵机制。滑脱断层带上正向位移的晚期,在构造上使受两套流体系统影响的岩石同时存在,并局部地使剪切带岩石经受与上盘岩扳流体系统相关的矿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利用下列技术对独居石和辉石样品中稀土元素(REE)进行了定量分析:(a)样品分离二次离子质谱法(SISIMS);(b)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c)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仅独居石样品,(d)常规的能量渗滤法(CEFSIMS)的SIMS(仅独居石样品)。矿物晶粒中REE的含量范围从独居石的高含量(wt%)到辉石的ppm级。用CEF和SI两技术的SIMS分析同其它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这表明可以把SIMS应用于矿物中的REE分析。辉石晶粒的分析表明:使用样品分离的SIMS,其检测限在ppm到近于ppm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