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92篇 |
免费 | 1297篇 |
国内免费 | 16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36篇 |
大气科学 | 999篇 |
地球物理 | 2316篇 |
地质学 | 3907篇 |
海洋学 | 1101篇 |
天文学 | 684篇 |
综合类 | 453篇 |
自然地理 | 8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81篇 |
2022年 | 393篇 |
2021年 | 494篇 |
2020年 | 413篇 |
2019年 | 452篇 |
2018年 | 482篇 |
2017年 | 421篇 |
2016年 | 526篇 |
2015年 | 504篇 |
2014年 | 533篇 |
2013年 | 642篇 |
2012年 | 579篇 |
2011年 | 553篇 |
2010年 | 535篇 |
2009年 | 557篇 |
2008年 | 537篇 |
2007年 | 423篇 |
2006年 | 389篇 |
2005年 | 257篇 |
2004年 | 224篇 |
2003年 | 182篇 |
2002年 | 191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32篇 |
1978年 | 37篇 |
1977年 | 30篇 |
1973年 | 24篇 |
1971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992.
电缆地层测试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缆地层测试器的数值模拟是仪器研制和测井解释方法研究的基础。应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三维电缆地层测试器的数值模拟程序。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可变管线存储体积的边界条件。在程序研究方面,采用时间的向后差分解决了程序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时间的变步长技术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93.
广西凭祥中三叠世盆地沉积特征与构造属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凭祥中三叠世盆地位于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碰撞拼合的缝合带内,记录了沿华南地块南缘展布的古特提斯分支洋盆俯冲闭合、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碰撞拼合的过程。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实测地质剖面,详细测量了凭祥盆地沉积相序及其组合变化,分析了不同相序的沉积环境及其物源,并探讨了盆地构造属性。结果表明,凭祥盆地主要充填有深水盆地相、浊积扇相和三角洲相等不同环境的沉积物。中三叠世期间盆地呈现为一系列因碰撞拼合作用形成的构造高地间夹深谷的岩相古地理面貌。深水盆地相以发育大套深灰色泥页岩和裹夹碎屑流沉积为特征,碎屑流沉积发育于构造高地陡坡一侧。浊积扇相以发育槽模、正粒序、爬升波纹层理、包卷层理、双向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平行层理为特征。三角洲相以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潮沟、厚层透镜状砂体和砖红色泥岩为特征,类似发育于俯冲汇聚环境下的牙买加型扇三角洲,可能发育于构造高地缓坡一侧。沉积作用分析表明,主要存在碎屑流、浊流等重力流作用,并识别出底流作用。古水流分析表明存在向南和向北两个方向的物质搬运。岩相学特征表明盆地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物源为再旋回造山带或碰撞造山带。本文研究结果认为:凭祥盆地是一个伴随古特提斯分支洋盆俯冲闭合而被强烈改造的残余弧前盆地,时空上与之相配套是北泗组岛弧型流纹斑岩。该弧盆系统可能于晚二叠世末开始发育,中三叠世末结束沉积充填,暗示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最终于中三叠世碰撞拼合。 相似文献
994.
995.
利用在九江-瑞昌MS5.7地震震中附近架设的丁家山台(DJS)、狮子洞台(SZD)和武蛟台(WUJ)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对余震进行了S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震中距较小、台站附近断层分布复杂的丁家山台(DJS)的慢波时间延迟相对较大,快波偏振方向不太集中。台站附近断裂分布单一的武蛟台(WUJ)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角度相差约35°,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也不一致。台站附近无断层通过的狮子洞台(SZD)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接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慢波时间延迟大小与震源深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黄岗梁萤石呈现稀有的红色特征,该颜色萤石全球产量稀少,本文利用LA-ICP-MS原位测试技术对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黄岗梁铁锡矿床中红色萤石的成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黄岗梁萤石样品中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并表现出左倾的富集重稀土特征,其中红色和粉色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出Dy-Tm拱顶式凸起的配分模式,表明其结晶作用发生在成矿流体演化的最后阶段;Y/Ho比值104~197,与热液成因萤石一致,且La/Ho比值为0.027~0.126,具强的负异常,表明了黄岗梁萤石为热液成因;Ce/Ce*比值0.57~0.98,Eu/Eu*比值0.22~0.63,均表现出负异常,表明形成黄岗梁萤石的热液流体是在相对还原环境下形成且温度高于200℃。综合分析萤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认为黄岗梁萤石主要分为两阶段结晶,一阶段为与石英同期结晶形成红色、粉色部分,二阶段为在石英形成后结晶形成的由阳起石他色致色的绿色部分,而黄岗梁萤石罕见的红色是由于Y元素较为富集且含量远高于其他稀土元素,从而形成YO2色心并在萤石中作用而显色。
相似文献997.
J. García-Abdeslem J.M. Romo E. Gómez-Treviño J. Ramírez-Hernández F.J. Esparza-Hernández C.F. Flores-Luna 《Geophysical Prospecting》2005,53(6):755-765
The subsurface geometry of the Sebastián Vizcaíno Basin is obtained from the 2D inversion of gravity data, constrained by a density-versus-depth relationship derived from an oil exploration deep hole. The basin accumulated a thick pile of marine sediments that evolved in the fore-arc region of the compressive margin prevalent along western North America during Mesozoic and Tertiary times. Our interpre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edimentary infill in the Sebastián Vizcaíno Basin reaches a maximum thickness of about 4 km at the centre of a relatively symmetric basin. At the location of the Suaro-1 hole, the depth to the basement derived from this work agrees with the drilled interface between calcareous and volcaniclastic members of the Alisitos Formation. A sensitivity analysis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assumed density function leads to a nearly unique solution of the inverse problem. 相似文献
998.
黄铁矿热电性是矿床学及深部地质找矿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方法多应用于金矿床的地质勘探,而在铜矿床勘探中应用较少.滇中和尚洞铜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矿体宏观地质条件差异小,深部找矿难度大,本文对该矿床Ⅰ号矿体开展了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铁矿热电系数分布呈现多峰组合,矿体铜矿化强度与黄铁矿...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提出了考虑各潜在震源相互耦合的等效物理模型,系统地建立了通过拟合各潜在震源地震序列来确定不同时间段内活断层形速率的方法,给出了预报各潜在震源未来一定年限内发生震级在不同震级段的概率模型。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