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ARIMA???????????????????????1?????????????????????????????з???????????????????????β???????????????????????MA????????????????????????ARIMA??0??2??q?????????????????????????ARIMA??0??2??q?????????????????????ζ?????????????  相似文献   
182.
Heavy disturbances caused mainly by wind and friction in the mount drive system greatly impair the pointing accuracy of 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LAMOST).To overcome this negative effect,a third order Higher Order Sliding Mode (HOSM) controller is proposed.The key part of this approach is to design an appropriate observer which obtains the acceleration state.A nonlinear adaptive observer is proposed in which a novel polynomial model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internal di...  相似文献   
183.
从声波波场理论出发,首先在不考虑自由表面反射的情况下研究了有效波波场传播及反射规律,继而考虑自由表面反射的情况,并详尽推导了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正演和反演数学模型。从物理本质上对自由表面多次波的产生、预测及压制做了深入的剖析,讨论了基于数据一致性时空域褶积的多次波预测方法原理,实现了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自适应压制的迭代方法过程。复杂起伏海底的理论模型试算实例表明:在多次波产生系统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本方法仍能非常有效地压制各种与自由表面相关的多次波,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持有效波的能量,取得了很好的压制多次波效果。  相似文献   
184.
宋维琪  邹文勇 《地震学报》2005,27(1):102-108
在研究Zhdanov的二维电磁场偏移成像的基础上, 针对它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算法. 首先, 用一维反演结果确定初始背景电阻率, 然后在延拓计算过程中, 利用迭代算法进行逐层修正、 延拓计算, 从而获得较准确的电阻率; 第二, 研究了有限差分方程的改进算法, 根据大地电磁场变化的特点, 设计了纵向以等比级数变网格的迭代算法. 通过以上两方面技术的改进, 经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5.
济阳坳陷古近系黑色页岩中纹层状方解石脉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济阳坳陷3000m以下的古近系中,可见含纹层状方解石脉的黑色页岩,往往与钙质纹层页岩、油页岩、钙质页岩相伴生或薄互层出现。镜下研究表明,这些纹层状方解石脉干净、明亮,晶粒垂直纹层生长,具有明显的近距离经溶解再重结晶的特征,而且与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页岩中并无石膏的发育和残留。在岩石地球化学上,较相邻的其他页岩,Mg/Ca、Mn/Ca值明显降低,而Sr/Ca值则明显升高,同时碳酸盐的δ18O明显降低,δ13C小幅上升或波动。这些证据表明黑色页岩中的纹层状方解石脉是钙质纹层页岩或富碳酸盐油页岩在晚成岩期随有机质的热演化经溶解和再沉淀作用的产物,并随孔隙水的排出伴有碳酸盐的流失。  相似文献   
186.
Abstract: Cretaceous phytoplankton from the newly completed core hole (SK-1, N&S) in the central Songliao Basin was studied. The target interval is from the upper Quantou Formation of Upper Cretaceous to Mingshui Formation. Twelve genera of dinoflagellates, six of acritarcha and three of chlorophyta were identified in 588 samples from the 2300-m deep core. Ten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have been classified: Tetranguladinium-Subtilisphaera-Botryococcus, Botryococcus-Pediastrum, Pediastrum, Dinogymniopsis-Chlamydophrella-Vesperopsis bifurcate, Dinogymniopsis minor-Balmula, Pediastrum-Botryococcus, Schizosporis-Campenia, Kiokansium-Dinogymniopsis-Botryococcus, Dinogymniopsis-Granodiscus-Filisphaeridium and Granodiscu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mentioned above, the age of the upper Qantou Formation is Cenomanian,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belongs to upper Cenomanian-Turonian, the Yaojia Formation to Coniancian-Santonian age, the Nenjiang Formation is of Campanian age, and Sifangtai-Mingshui formations are referred to Maastrichtian stage. The ecology of phytoplankt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water salinity. Each type of phytoplankton is within a certain living water mass whose evolution type reflects salinity change of the Songliao Lake. The assemblages from the SK-1 indicate that water salinity changes with the cycle of freshwater–slight brackish water–brackish water–slight brackish water–freshwater in the lake.  相似文献   
187.
青藏高原夏季凝结潜热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青藏高原东部3″DEM和102个气象站46年(1961—2006)5—9月的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逐年雨季降水量估算模型,并估算和分析了46a的雨季凝结潜热。结果表明:降水量估算模型的相关性显著,基本都通过0.05的信度检验值0.69、0.82、0.90;高原东部雨季凝结潜热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凝结潜热总量变化在18.1×1020~26.8×1020J,并且有波动中增加的趋势;采用EOF分解和REOF分区,将高原东部划分为5个气候区,区域凝结潜热年际变化和第A、B、E区的凝结潜热变化有一致性,而与北坡第C、D区凝结潜热相差很大。由于高度、经度、坡度等对低海拔区降水的正调节作用,使得该区域的凝结潜热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降低;坡向对高海拔区域降水的正调节作用,纬度对降水的负调节作用,使得该区域的凝结潜热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8.
球管孔隙模型的核磁共振(NMR)弛豫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岩石孔隙归结为由毛细管和球形孔组成的孔隙系统,提出孔隙球管孔隙模型. 岩石孔隙按大小分组后,每一组孔隙的氢核弛豫时间可以用球管孔隙模型计算. 将此弛豫时间作为反演T2分布的时间控制点,反演岩芯的核磁共振弛豫信号. 研究表明, T2分布与特定的孔隙结构相联系. 使用不同结构的球管孔隙模型,可以使反演T2分布最大限度地拟合弛豫信号,此时的球管模型以最近似的方式模拟了岩芯的孔隙结构. 使用球管模型对实验室核磁共振资料进行了处理,对比压汞分析得到毛管力分布数据,结果证明球管孔隙模型描述了岩石孔隙的弛豫特征,而且,岩石特定孔隙结构的弛豫特征与孔隙流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9.
动态网络最短路径射线追踪   总被引:38,自引:1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用预先设置的网络节点的连线表示地震波传播路径,当网络节点稀疏时,获得的射线路径呈之字形,计算的走时比实际走时系统偏大. 本文在波前扩展和反向确定射线路径的过程中,在每个矩形单元内,通过对某边界上的已知走时节点的走时进行线性插值,并利用Fermat原理即时求出从该边界到达其他边界节点的最小走时及其子震源位置和射线路径,发展了相应的动态网络算法. 从而克服了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最小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0.
电阻率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是电法勘探的革命性进展.目前已在硬件和软件上取得重大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以MIR/MIS仪器为主从电极转换器、测量主机、控制软件、阵列电极和电缆系统几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与设计。对主要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讨论,对比和分析了不同设计思路的特点和利弊.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同类仪器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