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4篇
  免费   3626篇
  国内免费   2014篇
测绘学   1446篇
大气科学   1505篇
地球物理   1667篇
地质学   5522篇
海洋学   1520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751篇
自然地理   1107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609篇
  2018年   556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MODIS-NDVI、DEM和气象数据,分析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特征,并与降水、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散量和海拔进行相关、偏相关或叠加分析,探讨FVC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FVC整体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呈半环状递减,FVC集中在20%以下,人类活动及径流等打破植被地带性规律;2000—2015年FVC明显改善,广泛分布于盆地中西部地区,2001—2002年年际变化最显著;FVC与降水、相对湿度以正相关为主,与温度关系不显著,与日照时数和蒸散量主要为负相关,降水对FVC贡献最大,温度通过影响蒸散量等间接影响FVC,而土壤蒸发对蒸散量的影响大于植物蒸腾;FVC与等高线空间分布较吻合,FVC在2 800~2 900 m和4 600~4 700 m出现两个峰值,4 700 m以上FVC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22.
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土地覆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彩红外航片和IKONOS卫星影像,绘制了1987、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并数字化基于地面土地利用调查绘制的1979年土地利用图.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空间格局现状及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并以ETM 数据为信息源,绘制了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研究表明:2002年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呈现出一个耕地、草地、人工乔木林和人工灌木林以及种植稀疏灌木的草地高度镶嵌的景观格局特征;20年内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异质性增强.基于研究区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绘制小流域精细尺度土地覆盖图,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3.
介绍高速公路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方法,根据高速公路用地特点,重点讨论了确定高速公路地籍测量精度指标问题,得出高速公路宗地界址点精度统一采用±0.3m比较适宜的结论。最后介绍了RTK技术在高速公路地籍测量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4.
肖晖  郭建春  任山 《现代地质》2013,27(6):1434
为了准确确定气井压后有效缝长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川西须家河气藏水力压裂针对性,对于具备生产历史拟合条件的气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生产历史拟合获得有效水力裂缝缝长,与采用净压力拟合方法获得的水力裂缝支撑缝长进行对比和拟合,获得了有效缝长和支撑缝长的关系式,计算了川西须家河储层单井压后有效缝长;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有效缝长的影响程度和对压裂设计的启示。结果表明:压后有效缝长与支撑缝长具有较强相关性(Le=00584 Lp1359 3),有效缝长明显比支撑缝长短;施工参数(特别是用液量)是影响须家河储层有效缝长的关键,而储层和隔层间应力差则是影响有效缝长的重要客观因素。该研究方法为水力压裂压后评估和提高压裂设计水平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5.
腐殖煤干酪根裂解气主生气成熟度上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源岩主生气成熟度上限的确定对含气盆地天然气资源量评价和主生气阶段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不同成熟度的15个腐殖煤样开展了生气热解实验和氢、碳、氧元素含量测定,生气热解实验是在800℃高温下进行,结果表明低成熟度煤总产气率最高,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产气率逐渐降低,在Ro为0.6%~2.3%范围内的煤产气率降低幅度很大,从61m3/吨.TOC降到11m3/吨.TOC,在Ro达到2.3%之后煤产气率很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产气率缓慢降低。不同成熟度煤的H/C值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在Ro<2.3%的煤中,H/C值随成熟度的增加快速降低,在此之后,H/C值缓慢降低,因此,认为Ro=2.3%为腐殖煤的干酪根裂解气主生气成熟度上限。  相似文献   
26.
由多个震源机制解分析甘肃及边邻地区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震源断层面解的空间取向和断层滑动方向,由相应力轴张量在地理坐标系中的表达式,通过坐标旋转、代数平均可求得多个震源机制解的P、B、T轴参数的平均应力场。据甘肃及边邻地区的分区活动特征,将研究地区分为8个小区域,由各个区域内多个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力轴张量计算法,得到了各个区应力张量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7.
中国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本文采用1993-2012年756个国家基本站和122个辐射站逐日气象数据,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模型计算各气象站点的人体感知温度,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舒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避暑型气候主要包括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和环渤海低山丘陵型5种地域类型;各类避暑型气候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西南高原型避暑气候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中东部山岳型避暑气候地势高、风速大,夏季舒适偏冷;环渤海低山丘陵型避暑气候地势低、湿度大,夏季舒适偏热且舒适度受海风影响明显;西北山地高原型避暑气候温度适宜、天气晴朗,但略显干燥;东北山地平原型避暑气候凉爽、风速不大、辐射不强、湿度适中,综合条件相对优越。从各类避暑型气候夏季人体感知温度的变化来看,环渤海低山丘陵型舒适期较短,其余类型舒适期相对较长,东北山地平原型和西北山地高原型人体感知温度曲线呈良好的单峰对称变化,其余类型大致呈单峰不对称形态。本文不仅丰富了避暑型气候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也可为避暑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指导人们的避暑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由于观测系统故障、电阻率测量、雷电、降水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地电场观测资料质量降低的客观现象,并对地电场观测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论证,提出异常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新沂台地电场观测数据能真实反映观测场地的客观变化,排除各类影响因素,其观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29.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emission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the total conversion of marshlands (TMC), marshlands conversion to paddy fields (MCPFs) and marshlands conversion to uplands (MCULs),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warming mitigation (CGWM) of paddy fields versus uplands converted from marshlands in the Sanjiang Plain (excluding the Muling‐Xingkai Plain on south of Wanda Mount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MCPFs and MCULs was 504.23 × 103 ha between 1982 and 2005. The CGWM per unit area was 45.53 t CO2eq/ha for MCPFs and that was 23.95 t CO2eq/ha for MCULs, with an obvious 47.40% reduction. The MCPFs and MCULs ecosystems acted as the carbon sink all of the year. As far as CGWM per unit area is concerned, MCPFs mitigated the greenhouse effect which was greater than MCULs. And it was effectiv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plands transformed into paddy fields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regard to marshlands protection and croplands (including paddy fields and uplands) reclamation.  相似文献   
30.
岩体变形模量的尺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土工程中,现场岩体的承压板试验和变形试验可看作是不同尺寸岩体的变形试验。在某工程的现场岩石力学试验中,对同一组试点的岩体先后进行了承压板变形试验和承载力试验,研究了岩体变形模量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岩体变形模量主要受岩体中的裂隙发育状况控制,当岩体质量较好时,可以由承载力试验曲线来确定岩体的变形特性,这一做法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