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14篇 |
免费 | 1151篇 |
国内免费 | 18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3篇 |
大气科学 | 1943篇 |
地球物理 | 1871篇 |
地质学 | 3497篇 |
海洋学 | 1022篇 |
天文学 | 372篇 |
综合类 | 706篇 |
自然地理 | 7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305篇 |
2021年 | 345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346篇 |
2018年 | 365篇 |
2017年 | 320篇 |
2016年 | 421篇 |
2015年 | 351篇 |
2014年 | 426篇 |
2013年 | 451篇 |
2012年 | 346篇 |
2011年 | 379篇 |
2010年 | 349篇 |
2009年 | 415篇 |
2008年 | 330篇 |
2007年 | 307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279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234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278篇 |
1999年 | 417篇 |
1998年 | 322篇 |
1997年 | 321篇 |
1996年 | 322篇 |
1995年 | 274篇 |
1994年 | 226篇 |
1993年 | 204篇 |
1992年 | 163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116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102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73年 | 7篇 |
1958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的月平均资料,对西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云的云量和云水路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气候区是各种云出现最多的地区,特别是积状云的云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区,但这些云的云水路径值低;西北地区大多数云云量的高值区出现在天山山区、北疆地区、陕西东南部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高云和部分中云云量空间分布特征与降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沿着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以及陕南和/或陇南地区是高值区,低值区在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西北部一带;绝大多数云类春夏季节云量维持较高,秋冬季节云量较少。云水路径值较大的层状云类的云量多寡与降水多寡相一致;积状云类和层积云类云量多少与降水没有一定的关系,在降水偏少时,这类云的云量大多与降水正常时相近,有些云的云量甚至比降水偏多时还要多。 相似文献
112.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地表破裂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利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小鱼洞断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走向近于北西向,延伸约15km,以脆性破裂为特征,穿过小鱼洞大桥,并切割了多种类型的地貌单元,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300m不等,其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平均垂直位错为1.0m,平均水平位错为2.3m,垂直与水平位错量之比1 ∶1~1 ∶2,显示为逆冲分量小于或等于左旋走滑分量,并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同时,研究表明小鱼洞断裂属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的捩断层,其主要特征包括: 1)是在汶川地震中由于龙门山逆冲体之间的差异逆冲运动过程中而形成的断裂; 2)其走向近于北西向,垂直于龙门山北东向的主干断裂,而平行于逆冲体的逆冲运动方向; 3)具有高角度断面的断层,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3.
链霉素对海洋微藻的毒物刺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用链霉素对六种海洋微藻进行实验 ,发现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对链霉素具有抗性。其中只有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在实验范围内 (0~ 50 0 mg/ L)测到了 72 h的半抑制浓度 ,EC50 分别为346 mg/ L和 4 4 5mg/ L。其它四种均未测到。而且当链霉素浓度为 30 mg/ L时 ,对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具有生长刺激效应 ,即毒物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14.
皮羌辉长岩体位于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西部,皮羌村北约15 km处。该岩体的围岩包括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二叠系,新近系不整合覆盖其上。采集该辉长岩样品进行单矿物分离,取分离出的斜长石进行Ar-Ar定年。700~1 400 ℃的8个加热阶段析出的39Ar为总量的95.89%,在坪谱图上得到一个较稳定的坪,坪年龄为265.5±1.2 Ma; 与之相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67.29±5.62 Ma。结合区域地质分析,皮羌辉长岩体的侵入时代为中二叠世早期; 是塔里木二叠纪岩浆活动的一部分。其侵入后基本未受后期构造热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更新统与全新统之间广泛发育1层杂色黏土,其成因多认为主要是由上更新统沉积物在末次冰盛期暴露于地表风化而成。对取自珠江三角洲3条钻孔(PRD09、PRD16和PRD17)的岩心样品分析表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其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异特征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杂色黏土层的稀土总量大大低于下伏沉积物,而在邻近风化层的下伏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却表现为明显富集,尤其是重稀土元素的富集。风化作用强度较大的PRD09孔和PRD17孔下伏沉积物中的稀土富集程度高于风化作用强度相对较小的PRD16孔。珠江三角洲在末次冰盛期时普遍发育的酸性介质条件,促进了风化层的稀土元素发生溶解和迁移。在风化过程中,由于轻、重稀土元素具有不同的溶解迁移能力和吸附能力,导致杂色黏土层的REE指标值(LREE/HREE、(La/Gd)N和(La/Yb)N)高于下伏沉积物。风化过程对Ce、Eu异常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杂色黏土层的Ce、Eu异常值仅略低于下伏沉积物。 相似文献
116.
赣南地区石雷石英闪长岩的成因: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石雷石英闪长岩是赣南崇-余-犹地区比较特殊的闪长质侵入体。锆石的原位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433.5±3.4Ma。全岩主量元素特征上显示出中偏酸性(SiO2=56.92%~64.70%),富Al(Al2O3=14.10%~14.83%),富碱(Alk=6.41%~7.40%)特别是富钾(K2O=3.86%~4.85%),镁、铁含量较高,MgO:3.47%~5.95%,FeOT:5.23%~8.14%以及低磷(P2O5=0.27%~0.4%)的特点;微量元素上主要富集K、Rb、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磷灰石微量元素特征上显示高度富集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的特征;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37~0.45)。ISr位于0.7073~0.7132之间,εNd(t)变化于-8.41~-4.97之间,两阶段钕模式年龄介于1.58~1.86Ga之间,Hf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εHf(t)主要集中变化于-8~-2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加权平均为1.77±0.09Ga,这些特征都暗示了该石英闪长质岩体的形成是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区内加里东晚期可能发生了局部的岩石圈的减薄。 相似文献
117.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及其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利用多年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数据, 发现黄河三角洲广饶县和东营区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且地面沉降严重, 含水层多处于超采状态, 浅、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先后出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达2~3m/a.近年来, 东营和广饶地面沉降漏斗中心沉降量和速率分别为155.1mm、28.2mm/a和356.0mm、64.7mm/a.借助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法, 发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沉降漏斗空间耦合良好, 深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高程呈线性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92, 深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已成为影响沉降的最根本因素.井灌区第三粘性压缩层成为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 且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的地下水位已低于第三承压含水层临界水位, 沉降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118.
BP神经网络方法在二维密度界面的反演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反演三维界面时,由于模型更复杂、参数更多,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反演精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改善反演效果,本文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阈值选择过程进行优化,获得了更好的网络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密度界面模型的反演中,预测误差从上百米减小到数十米,同时迭代计算步数减少了近2/3,有效减少了计算时间,反演结果更准确。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反演了法国某地区莫霍面深度,预测相对误差仅为1.8%,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在密度界面的反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9.
较详细介绍了贝叶斯统计方法在海浪方向谱估计中的应用,指出先验分布的不同对估计结果没有影响,由于均匀分布与最大熵原则相对应,使其具有某种特殊性.数值模拟表明贝叶斯方法对双峰方向分布估计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黑海实测资料,证明双峰方向分布的出现依赖于估计方法分辨力的大小,而用最大似然法得到的双峰方向分布值得怀疑.最后给出出现双峰方向分布的一种可能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0.
Sea-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satellite altimetry, tide-gauge data, and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climatology. The altimetric sea-level results clearly reveal three distinct amphidrom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nual cycle. The annual sea level is higher in fall/winter in the coast and shelf region and in summer/fall in the central sea, agreeing well with independent tide-gauge data. Averaged over the deep basin (bottom depth>2,000 m), the annual cycle can be approximately accounted for by the steric height relative to 700 db.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sea-level change is observed from altimetry and tide-gauge data. The interannual and longer-term sea-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altimetric data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significant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with the El Niño -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ttributed in part to the steric height change. The altimetric sea-level rise rate is 1.0 cm/year for the period from 1993 to 2001,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ate derived from coastal tide-gauge data and approximately accountable for by the steric height calculated relative to 700 db. The altimetric sea-level (steric height) rise rate of 1.05 (0.9) cm/year from 1993 to 2001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0.22 (0.12) cm/year for the period from 1979 to 2001, implying the sensitivity to the length of data as a result of the decadal variability. Potential roles of the ENSO in the interannual and longer-term sea-level variability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egion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the ocea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