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0篇
  免费   1617篇
  国内免费   1043篇
测绘学   354篇
大气科学   1223篇
地球物理   1294篇
地质学   3120篇
海洋学   603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499篇
自然地理   673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14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该文针对CAPPS在太原市运行的误差问题,在分析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变换地形背景场,依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形势,在模式中增加对综合误差系数和扬尘系数的调节功能,进行多种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分析基础上确定的模拟试验方案,使主要污染物SO2、NOX和PM10的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96、0.91和0.89,最终使CAPPS成为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的业务化数值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202.
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期间,利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折轴摄谱仪附加厚片CCD探测器进行了观测,得到二十余颗色球活动双星的大色散、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光谱,本文发表其中ηAnd、3Cam、4UMi、v2Sgr、Sgr、HR7333六个双星系统的Ha附近区域光谱观测和研究结果。这六个系统在CABS表中有关Ha线的资料还是空白。我们给出了它们高分辨率的Ha线轮廓图,计算了它们的等值宽度、半宽、Ha线心的视向速度以及3条金属线视向速度.由观测结果表明,ηAnd双星的Ha线在不同位相变化不大,没有观测到它的色球活动.3Cam由于受色球活动的影响,在0.154位相时Ha轮廓发生了突变,其等值宽度明显小于其它位相的等值宽度.4UMi的Ha线也是吸收线,但由于受色球活动的影响,致使Ha线心部分受到发射的填充.Sgr和v2Sgr的光谱Ha线都属于吸收线,没有发现色球活动的影响,很可能不是色球活动星.HR7333是个色球活动比较剧烈的双星,Ha吸收线受到了色球活动引起的发射填充,而且填充量较大.  相似文献   
203.
Pco2 of air and seawater samples from the East China Sea(ECS) were measured in situ in autumn, 1994,Ocean currents,terrestrial fluviation,biological activities,etc.,Pco2 char-acters in air and seawater were investigated,CO2 flux and its character in the East China Sea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co2 profiles of air and seawater,It was clear that the nearshore was the source of CO2;and tht the oulter sea area was the sink of CO2; and that the shelf area of the EXS is a net sink for atmospheric CO2 in autumn.  相似文献   
204.
介绍了在MTS815型岩石力学试验机上配置专用夹具和平底圆柱压模后成功地进行岩石表面多次全过程压入破碎试验的情况,分析了这种试验方法与传统的单次压入硬度测试法相比在反映岩石破碎过程特征、表征岩石压入硬度方面所具有的优点。最后邮进一步研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5.
关于二阶伴随模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Hesse矩阵-目标函数关于控制变量的二阶偏导数形成的矩阵,在变分数据同化过程中以及敏感性分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一阶和二阶伴随模型求得.以浅水方程模型为例,利用泛函的Gâteaux微分和Hilbert空间上伴随算子的概念,导出了一阶和二阶伴随模型并由此得到Hesse矩阵.改进了Zhi Wang等(1992)建立的二阶伴随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206.
本研究采用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伴随法,把观测资料同化到陆架海域潮汐数值模型中去,优化开边界条件,提高数值预报的精度.潮汐模型的控制方程为考虑平流项、非线性底摩擦和侧向涡动粘性项的非线性浅水方程组;采用Lagrange乘子法建立了伴随模型.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本文,建立非线性浅水方程模型的伴随方程、给出目标函数的梯度,并实现“孪生”数值试验;第二部分另文给出.  相似文献   
207.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在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是该地震产生的第二大地表破裂带.综合应用地质、钻井以及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利用横贯前山带的多条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对彭灌断裂带产生同震破裂的断层进行准确识别和解释.研究表明,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断裂带是一套由3条主要断层和次级广泛发育的断裂组合构成,浅层表现...  相似文献   
208.
华北地震场和源地壳形变前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世海 《地震》1995,(3):199-207
文中用实测资料和构造物理学观点论证了华北中、强地震前孕震形变场(断层活动系统)的存在和它的运动学与力学机制,并用有限元法加以检验;讨论了形变场、源前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前兆特征;给出了可操作的剪切破裂指标S(t),用断层滑动速度和剪切应变速度较好地表达了某地的地震破裂危险性;最后,提出了华北形变场活动的长期稳定性和周期性(约12年)。  相似文献   
209.
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modern survey and statistics, as well as the result of predecessor studies, the trend and main process of forest dynamics are recognized. The forest area and forest coverage rates for each province of China from 1700 to 1949 are estimated backward by every 50 years. Linking the result with modern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Chinese forest in recent 300 years (AD 1700-1998)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study shows that in recent 300 years, the forest area in current territory of China has declined by 0.95×10^8 hm^2 (or 9.2% of the coverage rate) in total, with a trend of decrease and recovery. Before the 1960s, there was a trend of accelerated descending. The forest area was reduced by 1.66×10^8 hm^2 (or 17% of the coverage rate) in 260 years. While after the 1960s, there has been a rapid increase. The forest area increased by 0.7×10^8 hm^2 (or 8% of the coverage rate) in 40 years.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dynamics of forest. The amplitudes of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in western China are both smaller than the ones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rapid declining period from 1700 to 1949, the most serious decrease appeared in the Northeast, the Southwest and the Southeast, where the coverage rate in most provinces dropped over 20%.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coverage rate dropped by 50%. In Jilin Province, it dropped by 36%.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t dropped by 42%. In Yunnan Province, it dropped by 35%.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1949-1998, the western provinces, municipality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cluding Ningxia, Gansu, Inner Mongolia, Sichuan-Chongqing, Yunnan, Tibet, Xinjiang and Qinghai, etc, the increase rates are all below 5%, while the eastern provinces, municipality and autonomous regions (except Heilongjiang, Hubei, Jiangsu-Shanghai) have achieved an increase over 5%, among which the Guangdong-Hainan, Guangxi, Anhui, Beijing-Tianjin-H  相似文献   
210.
亚洲季风建立及其中期振荡的高空环流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主要通过对100毫巴散度场、高度场和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场的分析,着重讨论了1979年整个亚洲季风区季风建立及其振荡中的高空环流特征。发现南亚高压周围不同部位的高空辐散场的建立导致了这些地区夏季风的建立,且南亚高压脊线中部和东部散度场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从而使得印度季风有与长江流域梅雨同时开始而与华南雨季降水反位相的特点.在东亚,南亚高压外围东风对于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具有很好的指示性。在印度,伊朗高压(南亚高压环流的一部分)外围的东北气流对于印度季风的爆发具有指示性。100毫巴若干地区高度场和亚洲季风区域大范围水汽输送场的40—50天振荡清楚地显示出向东向北移动,而20—30天的散度场的振荡在印度季风爆发后则有系统地向西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