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1213篇
测绘学   391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362篇
地质学   2182篇
海洋学   450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33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预测研究的历史与人类进行矿产勘查的历史紧密联系,随着找矿难度的增大,成矿预测对勘查工作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地质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冲破学科的界线,立足于整个地质学的高度进行跨学科的联合攻关,方能在理论上和技术方法上有所创新。论述与总结了一些现有成矿预测新方法的特点,包括美国"三步式"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成矿系列缺位预测法、基于GIS的综合信息预测法及人工神经网络、多重分形等非线性数学预测方法。这为今后进行成矿预测时在方法选择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2.
本文利用加格达奇气象观测站气温、降水、霜冻、积温和大风资料,对加格达奇有记录以来38 a的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总趋势减少,20世纪90年代之后,气温异常偏暖的机率明显增加,积温增多明显,冬季增温幅度最大,霜期变化与全球变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90年代之后,0℃终霜有拖后趋势,大风日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943.
RTK技术的测量成果是WGS-84坐标系下的数据,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使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需要将WGS-84坐标进行坐标转换。该文通过实际测量,介绍了2种坐标系统间平面坐标转换的方法及其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44.
地壳中矿床分布极不均匀 ,这与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在地球演化的早期 ,由于在引力收缩和热力膨胀的统一作用支配下 ,放射性、卤族、稀有、稀土元素及碱金属向上迁移 ,而贵金属、有色、铁族、铂族等密度较大的元素则有逐渐向地核聚集的趋势 ,以至于铁、镍、金等元素主要聚集在地核之中。但是 ,在地球形成圈层结构的同时 ,由于地球内外温度差、压力差、粘度差等的存在 ,导致地球发生以地幔热柱多级演化为主要形式的垂向物质运动 ,两者互为依存 ,并构成幔壳运动的原动力。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沟通了深部矿质的迁移通道 ,聚集在地核及核幔界面上的气态金等重元素得以作为地幔热柱的热物质流 ,呈反重力迁移至岩石圈 ,并进而以气 液态向近地表迁移 ,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聚集成矿。这可能是金银铜铅锌等多种元素的重要成矿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45.
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泥沙处理技术,即“漏斗式全沙排沙术”.该项技术既可以排除粗颗粒的推移质泥沙,也可以排除细颗粒的悬移质泥沙.对0.5mm以上的粗颗粒泥沙的截沙率为100%,对0.5mm以下细颗粒泥沙的截沙率为90%,排沙耗水量仅占渠道引水量的2%~5%.  相似文献   
946.
乌鲁木齐河源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侯书贵 《冰川冻土》2001,23(1):80-84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初步探讨了该研究区域的降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被测离子中,阳离子成分以Ca^2 为主,阴离子成分以SO4^2-为主,Ca2 ,Mg2 ,Na ,K ,SO4^2-,NO3^-和Cl-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2.63ug.g^-1,0-2.0ug.g^-1,0.03-5.56ug.g^-1,0-5.57ug.g^-1,0.19-40.46ug.g^-1,0-11.58ug.g^-1和0-24.43ug.g^-1,通过相关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确定降水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区域性粉尘物质,局地来源物质,人类活动产生的酸性成分以及海洋或周围盐湖来源物质等,虽然区域性粉尘物质对降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但降水中的Ca^2 受局地来源物质的影响较大,NO3-为主要的污染物,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控制降水的酸碱性,海洋或周围盐湖来源物质处于非常次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47.
侯书贵 《冰川冻土》2001,23(2):185-188
通过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典型渗浸带内同一位置先后获取的一个3.0m和一个2.3m雪坑化学剖面的比较,发现沉积后过程不仅能够改变雪层的原始峰谷位置,且能导致不同种类化学记录间的位相差异,在利用高消融地区冰芯记录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时,有必要排除沉积后 作用对雪层原始化学记录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48.
地下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黄思静  侯中健 《沉积学报》2001,19(2):224-231
地下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受众多因素控制,总的说来,包括沉积与成岩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沉积盆地的性质和沉积环境控制了沉积物的组成、岩石的结构和原生孔隙。沉积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进程较快;成岩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而进程较慢。从对孔隙率和渗透率的控制作用来说,成岩作用的研究难度相对较大。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形成地下岩石次生孔隙的机制受到挑战,这些传统机制中最为主要的是有机酸对铝硅酸溶解形成次生孔隙,但这会造成介质pH值的升高,碳酸盐矿物和高岭石的沉淀。地下岩石中碳酸水溶解产生的次生孔隙也是有限的。新的机制如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深部冷却地下水的溶解作用,硅酸盐的水解都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这对于次生孔隙成因的解释及地下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的预测十分重要。对于碳酸盐岩来说,与不整合面附近的古喀斯特有关的油气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深埋藏过程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中,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对不同碳酸盐矿物溶解及沉淀作用的差异性控制了地下碳酸盐岩孔隙率和渗透率分布.  相似文献   
949.
侯树桓 《吉林地质》2001,20(4):27-32
本文阐述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指出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勘查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其主要制约因素是科技、人才和资金。文中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科技、人才、资金状况,并提出了解决制约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50.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 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山门口-狗头岭3个北东向锡矿带。本文在介绍矿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田锡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其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可望成为世界级锡矿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