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70篇 |
免费 | 30861篇 |
国内免费 | 281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47篇 |
大气科学 | 18545篇 |
地球物理 | 11955篇 |
地质学 | 36252篇 |
海洋学 | 14769篇 |
天文学 | 720篇 |
综合类 | 4570篇 |
自然地理 | 40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1篇 |
2024年 | 872篇 |
2023年 | 992篇 |
2022年 | 1553篇 |
2021年 | 1871篇 |
2020年 | 2598篇 |
2019年 | 5154篇 |
2018年 | 5142篇 |
2017年 | 4797篇 |
2016年 | 4860篇 |
2015年 | 4706篇 |
2014年 | 4205篇 |
2013年 | 4745篇 |
2012年 | 4784篇 |
2011年 | 4562篇 |
2010年 | 4466篇 |
2009年 | 3984篇 |
2008年 | 3492篇 |
2007年 | 3464篇 |
2006年 | 3191篇 |
2005年 | 2761篇 |
2004年 | 2769篇 |
2003年 | 2374篇 |
2002年 | 2264篇 |
2001年 | 1975篇 |
2000年 | 1639篇 |
1999年 | 1399篇 |
1998年 | 1360篇 |
1997年 | 1426篇 |
1996年 | 1110篇 |
1995年 | 1061篇 |
1994年 | 937篇 |
1993年 | 912篇 |
1992年 | 781篇 |
1991年 | 585篇 |
1990年 | 586篇 |
1989年 | 475篇 |
1988年 | 402篇 |
1987年 | 310篇 |
1986年 | 252篇 |
1985年 | 217篇 |
1984年 | 224篇 |
1983年 | 142篇 |
1982年 | 155篇 |
1981年 | 117篇 |
1980年 | 84篇 |
1979年 | 91篇 |
1978年 | 42篇 |
1971年 | 39篇 |
1970年 | 3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本文以我国截止到2011年基本覆盖陆域及部分海域的航磁数据编制的全国航磁系列图为基础,以航磁反映的区域磁场和磁性基底起伏特征为依据,汲取主流大地构造观的划分理念,以板块构造理论及大陆动力学思想为指导,以磁场反映的构造特征为切入点,结合重力、遥感、地质资料对中国陆域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4个级别:一级构造单元为陆块区和造山系,共划分出8个;二级构造单元为陆块、弧盆系和地块,共划分出32个;三级构造单元为盆地、坳陷带(区)和隆起带(区),共划分出85个;四级构造单元为隆起和坳陷,共划分出332个。本划分方案旨在为油气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及油气勘探提供一份地球物理资料。文中重点讨论了一、二级构造单元界线厘定的磁场依据及与前人划分存在的不同之处,而三、四级构造单元完全依据磁场及磁性基底起伏情况进行划分,并在盆地和坳陷区给出了深度信息,这为油气勘探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借助丰富的航磁信息提示出一些地质构造方面难解现象,供同行专家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912.
车仓峪钼矿位于小秦岭中生代娘娘山花岗岩体与太华群基底的接触带内,矿体发育在由一组X节理控制的石英脉内。本文对车仓峪钼矿开展了辉钼矿Re-Os定年以及黄铁矿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分析工作。所得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33.8±4.3Ma和132.7±2.2Ma,表明车仓峪钼矿的成矿年龄为早白垩世,与娘娘山岩体的成岩年龄一致。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较低,为83×10-6和86×10-6,指示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I型花岗岩——娘娘山花岗岩。对与辉钼矿共生的黄铁矿进行LA-ICP-MS微量元素原位分析,发现黄铁矿中Ni含量低(4.5×10-6~76.1×10-6,平均17.4×10-6),表明其来源应该是酸性岩,也就是其围岩娘娘山花岗岩。综合辉钼矿定年以及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车仓峪钼矿应该是早白垩世娘娘山花岗岩侵位时,由岩浆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充填和交代围岩形成。同时,小秦岭燕山期Mo矿化并不伴随Au矿化,结合已有资料,从侧面说明燕山期可能并不是小秦岭金的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913.
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基础及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建设的经济区之一,由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五市一区和甘肃省的天水市共同组成。经过两省长期的互补互动,各城市之间相互吸引辐射,空间地域毗邻相连,多种基础设施相通对接,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带和经济区。从空间结构理论的角度审视,关中-天水经济区还存在核心不强,区内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地区之间产业趋同、关联度弱等明显制约经济区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西安、咸阳两地一体化,建立区域副中心和实施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间实施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扩散等措施,使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以产生特有的结构效益。 相似文献
914.
为了解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格尔木河流域水体中痕量元素分布、水环境质量现状和生态风险,对格尔木河9个采样点水样21种痕量元素的分布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以Cu、Zn、Hg、Cd、Cr和Pb为目标重金属,评估了格尔木河水质现状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Pb浓度在所有水样中均低于检出限,其它痕量元素浓度在0.001(Cd)~6297.013(Sr)μg·L~(-1)范围变化。根据相关性分析,推测格尔木河水体中Li、Sc、Ti、V、Cu、Ge、Rb、Sr、Mo、Cd来源可能相同。采样点水样6种重金属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的标准。采用5种方法评价了格尔木河水质现状,研究区水质处于无污染的理想状态。格尔木河重金属引发的潜在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水平(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为0.35~0.68)。 相似文献
915.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测度及交互响应——以中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耦合过程,厘清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响应机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Super-SBM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对中国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发展和交互响应关系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① 城市精明发展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阶梯递减的空间演变趋势,多个城市群具有较高的城市精明发展指数。② 生态效率与精明发展的空间变化具有一定的耦合特征,沿海地区南北方向呈现出较高水平的“生态弧线”城市带。③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特征,协同发展关系有下降趋势。④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存在双向交互的Granger因果关系,具有正向的交互响应关系,且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和惯性发展趋势。⑤ 长期而言,城市精明发展对生态效率变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16.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variou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region of the Kashafroud G-WADI Basin in Iran; quantifies
the loc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especially local water scarcity; and simulates and discusses several proposed methods to
combat these impacts. Hydrologic and climatic data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VENSIM modeling is used for various simul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climate changes affecting Kashafroud Basin include increased temperature,
less rainfall, more frequent droughts, and changes in rainfall patterns, all of which are local symptoms of climate chang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 in the basin is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to meet the
growing water demands, especially domestic needs. Changes in land use, reallocation of water uses,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urface waters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this basin, and are
the main reason why water demands now exceed the renewal capacity of the basin. Proposed response measures include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mong different uses,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s, drawing water from six small dams on the Kashafroud River, reduc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and replac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for agriculture by reuse of urban wastewater.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changes in global climatic parameters have altere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in the basin, local factors, such as water utilization
beyond the renewable capacity of the basin, are more significant in worsen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917.
美国国家公园地质旅游特色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1872 年美国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 全世界国家公园数已达2600个, 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地质景观的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美国,在保护地质景观的同时, 开展地质旅游, 效果明显。与之比较, 我国的地质公园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主要说明了美国国家公园的主要地质旅游特色, 比较了两国在地质旅游认识、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 并总结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经验。 相似文献
918.
地下水影响滑坡稳定性。采用竖井分段开挖的"坎儿井"式排(截)水工程治理,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19.
可可西里西段羊湖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可西里西段新生代盆地缺乏了解是导致该区新生代地质演化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沉积学和构造变形分析为主要手段,对可可西里西段羊湖盆地时代、充填序列、物源区和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湖盆地新生界沉积厚度大于1302m,主要由下部雅西错组冲积扇相碎屑岩和上部五道梁群湖泊相碳酸盐岩组成,其岩石组合和充填序列与可可西里东段具有一致性,同时古流向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显示盆地物源来南部的羌塘地块,盆地形成演化受南部褶皱冲断带制约,盆地构造变形强烈,沿褶皱冲断带和羊湖盆地地壳分别发生51%和41%的缩短.沉积充填结构和变形特征表明,羊湖盆地与东段可可西里盆地具有相同的演化历史和性质,预示青藏高原中部在渐新世-中新世在存在一个大的、统一的可可西里盆地. 相似文献
920.
五道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东部,其中新世发育一系列古湖泊,保存有大套碳酸盐沉积。本文通过对五道梁北山含叠层石剖面和南部剖面进行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叠层石剖面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和少量石英,而南侧剖面则含有铁白云石、方解石、石英和钠长石。铁白云石和钠长石次生加大边的发现说明该区曾受热水活动的影响。元素分析结果也显示As、Sb、Ba、Fe等热水沉积标志元素含量较高,且Ni/Co、Mn/Sr、V/Cr、V/Sc等比值也较高;加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均表明该地区为热水湖相沉积。另外叠层藻的出现也反映当时湖水温度至少为20~30℃。综合各种分析结果说明五道梁群为热水湖相成因,该区中新世发育有大量火山岩,因此可作为下一步寻找火山沉积型硼矿床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