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2篇
  免费   1876篇
  国内免费   2596篇
测绘学   1147篇
大气科学   982篇
地球物理   1490篇
地质学   4850篇
海洋学   1436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578篇
自然地理   106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463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732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LAPS资料在一次鄂东初夏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武汉暴雨研究所实时业务运行的LAPS资料,从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干侵入等方面,对2008年初夏发生在湖北东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雨是受西风槽与西南涡东移、地面冷锋南下的影响而发生的;暴雨初期鄂东中高层出现水汽辐合,相应地中高层相对湿度与比湿增加;低层首先出现空气质量辐合,随后高层出现空气质量辐散,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都比强降水发生要早;鄂东暴雨期间低层维持大量云系活动。暴雨期间有随着高度增加而向东倾斜的干侵入前沿活动,这加强了当地上空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层结,并为强降雨发生蓄积了能量;后期由于动力性条件触发,层结转化为中性,对流发展、能量释放而产生强降雨。通过暴雨个例分析发现,LAPS资料能够比较深刻地揭示出该次强降雨发生、发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2.
兰州站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资料的均一性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以兰州站为例,应用SNHT方法对该站的气候资料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首先对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几个气象要素进行非均一性检验,然后根据历史台站沿革等元数据信息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站平均风速资料与其邻站相关系数低,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降水、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与邻站的相关系数都达到99%的显著水平,且都存在不均一性,其原因主要有台站的迁移、仪器的更换、统计方法的变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完整详细的元数据信息是均一性研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江西省森林贮碳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江西省1999--2003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结合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的实测数据以及已公布的调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江西省不同类型森林乔木层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国外松林、杉木林、软阔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且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大,随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森林碳密度土壤层最大,植被层次之,枯落物层最小。不同森林类型乔木层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林、硬阔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灌木林、国外松林、经济林、针阔混交林、软阔林。从森林类型分布看,除杉木和国外松林外,其他森林类型天然林乔木层碳储量远大于人工林;从地理分布看,除南昌、萍乡、新余三市外,其余各市均是天然林乔木层碳储量远大于人工林。不同年龄森林乔木层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同森林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硬阔林、灌木林、经济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国外松林和软阔林,南部和中西部要高于中东部和北部。江西省森林总碳储量为1.5Gt,占全国森林总碳储量的5.33%。  相似文献   
994.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中.然而,提高剂量辐射会引发人体组织器官受损,降低剂量又会造成成像质量严重下降.为解决上述矛盾,在确保成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X射线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己成为低剂量CT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人工智...  相似文献   
995.
We constrain the distance of the gamma-ray burst (GRB) prompt emission site from the explosion centre R , by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the electron's self-absorption frequency in the GRB prompt optical-to-X/γ-ray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assuming that the optical and the γ-ray emissions are among the same synchrotron radiation continuum of a group of hot electrons. All possible spectral regimes are considered in our analysis. The method has only two assumed parameters, namely the bulk Lorentz factor of the emitting source Γ and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B in the emission region (with a weak dependence). We identify a small sample of four bursts that satisfy the following three criteria: (1) they all have simultaneous optical and γ-ray detections in multiple observational time intervals, (2) they all show tempor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optical and γ-ray light curves and (3) the optical emission is consistent with belonging to the same spectral component as the γ-ray emission. For all the time intervals of these four bursts, it is inferred that   R ≥ 1014  (Γ/300)3/4 ( B /105 G)1/4  cm. For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sample, the constraint can be pinned down to   R ≈ 1014–1015 cm  for  Γ∼ 300  . For a second sample of bursts with prompt optical non-detections, only upper limits on R can be obtained. We find no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R -constraints for this non-detection sample and those for the detection sample.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伪距测量的钟差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伪距和钟差定义,讨论了无线电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一般意义下基于伪码测距模式的钟差计算模型,并通过坐标变换,给出了地固系中的实用计算模型。对地回系计算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卫星在地固系运动速度引起的改正项与sagnac效应项是完全不同的两项改正;对于GEO卫星,sagnac效应项最大约为200ns,其地固系运动速度引起的改正约为1ns;而对于MEO卫星,sagnac效应项最大为120ns,其地固系运动速度引起的改正约为1200ns。  相似文献   
997.
简要介绍了用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阿根廷San Juan大学合作观测与研究的一个高精度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该望远镜口径为60cm的SLR系统由中国研制,于2005年秋被运往阿根廷,安装在阿根廷国立San Juan大学天文台,San Juan大学建立了观测室.准备了工作条件.该系统于2006年2月底完成调试并开始运行.在过去的两年阃,该系统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由于San Juan具有良好的天气条件,该系统取得了丰富的高精度观测资料.国际激光测距服务认为该仪器的工作对国际激光测距系统是重要的,希望对其增加白天测距的功能.文章也简单介绍了该SLR站未来升级改造和发展的计划.  相似文献   
998.
遥感图像在其获取、传输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含有各种噪声而降质.文中在分析传统的去噪处理算法和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的(AMF)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的遥感图像去噪滤波方法.该算法针对噪声图像上每一点,应用自适应加权算子,对于不同的图像区域,算子自适应地进行窗口大小和输出像素值的改变.试验证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去噪滤波算法和AMF滤波算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图像细节,对于遥感图像去噪增强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主定轨的新算法--积分滤波算法,即利用Kalman滤波进行动力学模型数值积分与GPS定轨的有效融合.讨论了该算法的基本过程及其中Kalman滤波的数学模型和重要参数.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过程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地震资料、岩芯观察、测井资料,并结合微体古生物和地球化学分布特征,通过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松辽盆地北部的西部斜坡区、泰康隆起带、龙虎泡阶地以及滨北地区,发现青三段底界发育一区域性不整合面.该不整合面可作为松辽盆地南、北两大探区(大庆、吉林探区;松辽盆地南部的西部斜坡区和红岗阶地也发育大规模区域不整合面)青二、三段划分和对比的标志,同样也可作为三级层序划分的重要理论依据.该不整合面的形成由差异沉积速率和地壳的差异沉降作用共同控制,属于沉积型不整合面.该不整合面控制青二、三段高频层序的时空分布;宏观控制沉积相带分布;控制青二段高位域砂体在水下的分布,进一步控制油藏类型的形成和油气规模的分布.青三段底界不整合面的发现和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地质理论和油气勘探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