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针对环形控制网的网形特点 ,推导了各类观测量 :测边、测方向和测高的极坐标误差方程式。  相似文献   
52.
孟国杰  刘桂萍 《地震》1998,18(3):274-280
从动态的观点介绍了大地水准的物理意义。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常见的几种断层位错导致的大地水准面局部变化的分布图像,并着 断层位错的倾角与大地水疰同变化 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地震发生中长期预测中的非稳态泊松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孟桂萍 《地震》1998,18(3):219-225
基于实际地震的发生在一个活动期内具有加速活动的特点 ,作者提出一种非稳态泊松模型。与稳态泊松模型中地震发生率 ν为常数相对应 ,该模型中地震发生率 ν是随时间呈指数性增加。采用对数似然方法 ,通过使其最大化来确定模型的参数。作者以一个假想的时间序列 ,讨论了非稳态与稳态泊松模型之间的差别 ,并将该模型实际应用于华北地区汾渭地震带和华北平原地震带的中长期预测中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三金排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别对三金排石颗粒中的海金沙、栀子、大黄和山楂共四味中药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金钱草中的槲皮素和山柰素进行定量研究,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35%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所建立的TLC法中,海金沙、栀子、大黄和山楂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槲皮素和山柰素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在0.010~0.100 mg/ml、0.010~0.101 mg/ml之间(r=0.9993、0.9998,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6%、101.48%(n=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三金排石颗粒的质量标准,TLC法及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三金排石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5.
56.
千条沟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千条沟北约6公里,行政区划隶属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呼布镇。南东距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约120公里。工区位于北山山系的东北边缘,六陀山横担在图幅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阴山纬向构造体系的中段。工区地层主要以奥陶系粉砂岩和二叠系板岩为主,岩浆岩以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岩为主,区内构造受近东西向冲断深大断裂和区域六驼山复背斜影响,主要为次级羽状断裂和张性断裂,多被后期岩浆侵入岩及后期石英脉充填,在工区南西部斜长花岗岩区,发现1号矿脉、2号矿脉、3号矿脉群、4号矿脉群,其地表矿化体均为石英脉,具较强孔雀石化,且肉眼可见铅矾,矿脉走向以南西-北东为主。总的分析,工区南西部为重点找矿区域,物探、化探、地质综合分析的结果都比较吻合,褶皱和断裂较发育,热液活动明显,矿脉品位较高,具有找到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57.
青岛奥帆赛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初步建立了青岛奥帆赛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包括预报模式和释用模式)。预报模式基于Weather Research & Forecast(WRF)模式V3.0,模式设计为网格数60×50×38,水平分辨率500 m。在IBM小型机上用8个线程作15 h预报所需机时约为1 h 20 min,可满足实时业务预报需要。利用高分辨率边界层模式和城市小区尺度模式对该预报结果进行了动力释用(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00 m和10 m)。该模式系统于2008年夏季进行了实时运行试验,模式产品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青岛分中心使用。结果表明:该模式系统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城市热岛、海陆风、地形及建筑物影响等局地环流特征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数值试验分析表明:城市化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增大了海陆温差,使海风加强;城市建筑物拖曳作用使风速减小,从而使海风推进速度减缓;精细下垫面资料的引入对海风等局地环流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8.
视频系统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气象会商、大监站实景监控、人影作业炮点监控。着重介绍了济南市气象局视频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在气象保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刘杰  刘桂萍  李丽  张国民 《地震》1999,19(3):230-238
基于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已建立的由弹簧-滑块-阻尼器组成的平面网络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根据细胞自动机的原理,提出了对这类模型的一种简化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其演化规则是根据大陆地震活动特点和从上述非线性模型中总结出来的,介质参数采用分维分布设定。将新建的模型应用于30×40单元组成的较大系统中,探讨了该模型显示的一些地震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60.
1973年炉霍大地震(Ms=7.6)最大余震(Ms=6.3)的库仑破裂应力触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桂萍  傅征祥 《中国地震》2002,18(2):175-182
1973年2月6日在四川省炉霍发生Ms7.6大地震,震后在震中周围出现丰富的余震,其最大余震(Ms6.3)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和玉树-甘孜断裂之间的正断层活动区内。本文根据震源机制解,地表破裂,同震位错分布,地震地质构造等资料,建立炉霍走大地震破裂的弹性位错模型,计算该大地震在周围正断层滑动方向上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CFS),结果表明,最大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CFS>0)的地区,△CFS=4.5MPa,因此认为,最大余震可能是由主震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触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