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张永仙  刘桂萍 《地震》1998,18(1):49-56
回顾性地分析了1996年12月16日顺义Ms4.0地震前,首都圈的异常演化情况及利用加卸载响应比等方法对该地震震前形势及震后趋势进行的综合判断,结果表明,顺义地震前观震不冢非测震学的均存在的地震前兆,这些前兆具有一定程度的中期向短期演化的特点,利用响应比除可以对主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外,还能对大余震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测,作还探讨了地震日常监测中须得汲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2.
基于MM5的青岛近海风速精细化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每天发布预报前两个小时的实况信息以及青岛近海风速日变化特征对中尺度模式MM5输出的定点逐时风速预报进行了订正.实践证明,此种数值产品释用方法行之有效.总体而言,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风速预报准确率,为实现风速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预报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客观预报方法.2006年8月,通过该方法获得的风速客观预报产品在"青岛国际帆船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海洋卫星遥感日益成熟,各种反演算法和数据集应运而生,大大推动了海洋水文过程的研究。围绕与海洋水文相关的重要物理参数,简要回顾了海面高度、海水深度、海表洋流及海水质量变化的卫星遥感反演基本原理、主要算法以及存在的难点和前沿性研究问题,介绍了应用遥感反演算法制成的全球海洋水文参数主要数据集,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海洋水文参数的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运用多卫星、多通道、多模式的联合反演方法可以显著地提升人们监测海洋水文参数时空动态变化的能力,必将成为未来全球海洋水文遥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地震非均匀度方法在华北地区中强地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桂萍 《地震》1999,19(1):52-58
根据1997年10月初全国范围内地震非均匀度(GL值)方法的空间和时间扫描结果,在内蒙古中部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明显高值异常,提出这2个地区未来1年存在发生5 ̄6级地震的可能。此后在1997年10月18日和1998年1月10日在上述2个异常区域分别发生了内蒙古临河Ms5.0和河北省张北-尚义Ms6.2地震。通过对这2次地震前GL值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初步提出了中强地震前GL值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5.
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响应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桂萍  马丽 《地震》1994,(6):34-39
本文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应用于首都圈地区范围内除唐山、大同老震区以外的中等地震研究,在分析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基础上,计算12组地震前响应比的变化,结果表明9组震前响应比值有显著高值变化。通过对响应比起伏变化的时间范围进行统计,寻找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响应比变化特点,探索该方法应用于实际中等地震预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I. INTRODUCTIONSumming up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Huang (1993) pointed out that the capaciucs ordetachment and transport by rill now were much greater than tboso by rain drop impact and sheet now. soil erosion by water on upper slope area is frcquenhy discussed interms of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al sub--processes. Compared with rill erosion, interrlll erosion contributes a very small proportion to the sediment transported downwards (Foster,1982). Field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Ca…  相似文献   
107.
现有前兆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多以 C/S 模式应用为主,提出一种基于 Windows 通信基础(WCF)、B/S模式应用的实现技术途径,可以实现前兆数据在线分析处理功能,并构建原型实验程序SODEws。此方案实现的B/S应用适用于各种计算机终端,也可用于支持Web浏览器的移动设备,并可实现基于云计算技术平台部署。  相似文献   
108.
Located on the east boundary of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the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is the strongest event to hit the active block since the 2001 Kunlun Mountains Pass earthquake. In this study, a simplified source model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deep/shallow tectonic settings and crust/mantle structure features of the Longmenshan thrust fault zone. On the basis of dynamic model abstraction, we construct a system of dynamical equations for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and obtai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stress and strain in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of the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model and observation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Longmenshan region, indicates that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ook place over a period of more than 3200 years. The slow process of seismogeny and the long recurrence period of strong earthquak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low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Longmenshan tectonic zone.  相似文献   
109.
贵阳一次强对流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贵萍 《气象》2005,31(2):55-58
用客观诊断分析方法对2003年5月15日20时贵阳龙洞堡机场出现的一次由中-α尺度对流系统引起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得到贵州中-α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前期的大尺度环境条件和物理条件,对今后的预报分析工作有一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位于盆地中西部,龙门山构造带以东。分析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成因机理对研究盆地内构造变形和指导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根据大量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结合盆地周缘露头资料,开展新一轮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地层特征,识别古隆起发育区的前二叠系缺失情况,以及各套地层尖灭点分布范围、不整合削截点和上超点。利用地震、连井剖面相结合方法,较为详细地刻画了加里东古隆的形态特征,进而认识古隆起的阶段性演化;以灯影组顶面古构造演化为研究对象,结合平衡剖面技术,确定了加里东古隆起的形成演化阶段,将其划分为震旦纪雏形期、寒武纪-志留纪发育期、泥盆纪-石炭纪剥蚀夷平期、二叠纪-中三叠世稳定埋藏期、晚三叠世-现今调整定型期5个阶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四川盆地基底断裂特征,进一步分析加里东古隆起动力学成因机理。综合研究认为,加里东古隆起的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和基底断裂分期分段活动的影响。是基底作"堑垒式"差异隆升使盆地出现"大隆大坳"此起彼伏的构造格局,从而影响了继承性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