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安徽一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WRF v3.4模式对2012年7月12—14日安徽的一次暴雨进行模拟。保持其他参数如辐射、陆面过程等不变, 将不同微物理过程(Eta、Kessler、Lin方案)与积云参数方案(KF、BMJ、GD方案)进行组合成9个试验。将试验模拟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微物理方案的选取对于降水的雨强、位置、雨区范围的模拟都有一定的影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于降水的范围, 雨带的位置模拟也都有影响, 但对于雨强的影响不大。将各试验模拟的逐小时降水与实况进行比较, 发现试验Eta-GD和Lin-GD模拟降水日变化与实况更接近。通过TS评分、ETS评分和系统偏差分析, 表明试验Eta-GD在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模拟中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02.
青藏高原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低频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全球大气逐日平均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大气低频振荡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夏半年高原地区和南海地区季风均存在明显的30~50天的振荡周期,并且两者在这个振荡周期上存在明显的位相关系,即南海夏季风的低频振荡比青藏高原夏季风提前约3/4个位相,对500 h Pa和850 h Pa低频风场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两者存在明显位相关系的原因之一可能是3月下旬开始南海向青藏高原地区的低频输送。  相似文献   
503.
利用中国国家气候中心2009-2010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开展的100 m铁塔大气湍流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垂直风廓线变化特征,并在局地相似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垂直风廓线表达式。结果表明:(1)内蒙古草原近地层大气中,不稳定层结和稳定层结条件发生的概率远高于中性和弱不稳定、弱稳定层结的发生概率。(2)稳定层结时,大气特性在垂直方向上变化较明显,需要按照不同的高度层分别研究其风速的变化规律。根据内蒙古锡林浩特草原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得到,稳定层结时的无因次风速梯度随稳定度ξ的变化关系可以表达为1+β_mξ,其中β_m的取值与距地面高度有关:30 m高度及以下,β_m取4.3-5.4;高度在(30 m,50 m],β_m取2.9-3.4;50 m及以上高度,β_m取2.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