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9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1篇 |
大气科学 | 90篇 |
地球物理 | 78篇 |
地质学 | 207篇 |
海洋学 | 50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28篇 |
自然地理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很漫长的道路,在实践中常常由于规范性的缺乏而带来很多问题.本文试从提高数据字典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角度出发,提出了通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字典系统的概念,并从规范数据生产过程的角度出发,产生了建立一套全新独立的、由向导生成的数据字典建库方案流程的思路.最后根据以上思路研制开发了空间数据库辅助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42.
地图数据库建立和应用过程中生僻汉字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 1∶2 5万地图数据库建立和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解决了数字地图生产和应用中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 ,实现了计算机环境下对地图上生僻汉字的存储、检索和显示 ,极大地方便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3.
44.
云南及其周邻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侧重于讨论强震的中期异常特征及其预测标志。从方法特点出发,讨论了时纬残差异常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行性以及用于临震预报的局限性。研究了云南省内6级以上强震、相邻区域7级以上大震的时纬残差异常标志。资料中最后一次强震经过了地震预测与预报全过程的实践检验。初步讨论了异常与构造运动的关系以及有异常无地震的特殊标志。 相似文献
45.
结构模糊随机可靠度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模糊随机变量为基本变量,定义了结构的模糊随机功能函数,分析了结构有效状态与失效状态之间的模糊性,建立了结构的模糊随机极限状态方程。利用序关系给出单失效模式结构的模糊安全准则,讨论了a-约束水平条件下单失效模式结构的失效概率、可靠度及可靠指标,进而得出结构的模糊随机失效概率、模糊随机可靠度及模糊可靠指标等。本文给出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目前设计规范中彩的方法是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46.
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静力抗震可靠性分析 II:可靠度指标及其灵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有限元反应及其灵敏度分析与结构可靠度分析的近似解析方法结合起来,可以进行具有隐式功能函数的大型复杂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在基于位移的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及其灵敏度直接微分表达式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变换、概率变换和反应灵敏度,将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FORM和SORM与有限元方法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依据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钢框架结构典型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层间变形能力的抗震极限状态方程,利用地震作用的等效随机静力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可靠度方法,对一实际工程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及其灵敏度进行了概率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尽管在大震作用下该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可靠度较高,但是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的可靠度指标较低,仍然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因此,仅验算"小震"作用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可靠度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能力可靠度是不够的,还需要验算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可靠度。 相似文献
47.
48.
The Dahongliutan granitic pluton consists of two-mica granites and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Zircon separates from the pluton yield a SIMS U–Pb age of 217.5 ± 2.8 Ma. Rocks from the pluton contain relatively high and uniform SiO2 (72.32–73.48 wt%) and total alkalis (Na2O + K2O = 8.07–8.67 wt%) and are peraluminous and high-K calc-alkaline to shoshonitic in composition. The Dahongliutan granites are relatively depleted in the high-field-strength elements and the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HREEs) and have relatively high Rb, and low Ba and Sr concentrations. They contain low total rare earth element (REE) concentrations. The light REEs are strongly enriched relative to the HREEs, with (La/Yb)N values of 28.56–37.01. The εNd(t) values range from ?10.6 to ?8.8, and (87Sr/86Sr)i = 0.7142–0.7210. Zircons from the pluton yield εHf(t) values of ?13.8 to ?1.6, and δ18O = 10.5–11.6‰.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pluton indicate that the granites are S-type and were derived from parting melting of a mixture of metasedimentary and minor metaigneous sources in the middle–lower crust. Magmatic differentiation was dominated by th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plagioclase, K-feldspar, muscovite, biotite, and accessory monazite, allanite, and Fe–Ti oxides. Regional granitoids were emplaced in the Early-to-Middle Triassic. Other younger granitoids, with ages of 240–200 Ma, are mostly I-type in character and were likely derived from multiple types of source rock, suggesting the source was heterogeneous Triassic crust. Such a scenario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formation in a post-collisional setting. Our new data, combined with other ge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 tha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ianshuihai and southern Kunlun terranes occurred between ca. 250 and 240 Ma, resulting in the closure of the Palaeo-Tethys. Post-collisional tectono-magmatic events may have occurred between 240 and 200 Ma. 相似文献
49.
位于南祁连化隆地区的鲁满山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主体为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其成岩年龄为(452.9±1.8)Ma,属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组成上,岩体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K和Pb,亏损Ba、Sr、Ta、Nb、P、Ti,具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特征,显示较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06~0.55,平均0.31),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指示该岩体应属于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岩体的εHf(t)为-7.4~0.1,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425~1930 Ma,指示成岩过程中应有亏损地幔组分参与,其壳源源区很可能包括化隆岩群。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鲁满山花岗岩体形成于柴北缘洋壳与中南祁连陆壳俯冲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由幔源岩浆与其诱发的地壳物质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在地壳深部混合后再经历分异演化形成。 相似文献
50.
蛟河井水位异常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8年6月吉林蛟河井出现的较大小位异常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对比分析,排除了其它因素干扰的可能,结合地震活动性和其它异常现象,对该井的水位异常的性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