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3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测绘学   488篇
大气科学   726篇
地球物理   892篇
地质学   2111篇
海洋学   701篇
天文学   185篇
综合类   494篇
自然地理   60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钟山  李芳  舒传强 《山东气象》2010,30(2):69-70
利用2006年1,4,7月邹城市东关气象局抬高观测场与邹城市市区体育公园观测场3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对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4种气象要素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数据差异的诸多原因。结果表明:抬高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的气象要素数据均有一定差异,特别是气温差异较大,湿度、风速、风向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2.
贵州铜仁暴雨和冰雹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铜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贵州铜仁区域的局地暴雨和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监测常用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产生暴雨和冰雹天气时其雷达回波特征的差异性:(1)冰雹回波反射率因子及剖面在较高的高度上维持较大强度,且其剖面通常具有穹窿结构,暴雨回波中通常有多个对流回波柱,强回波核位于云体中下部。(2)局地暴雨天气通常为混合型降水回波的"准静止"状态和长时间的"列车效应",冰雹回波其外形结构多呈点状、块状、带状等特征,有时候还会出现钩状、弓形回波等特殊形状;(3)暴雨径向速度和冰雹径向速度都存在逆风区等特征,短时强降水发生在逆风区边缘地带、径向速度辐合最大的区域。冰雹径向速度变化范围较大,有强烈的风向、风速辐合过程,有时还会伴随中尺度气旋。(4)冰雹回波的垂直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都比暴雨大,在降雹前2-5个体扫范围内冰雹回波的垂直液态水含量值会出现明显的跳变,而暴雨回波其值比较平稳并且维持较低数值。(5)VWP在冰雹过程中从低层到高层存在垂直风切变,其切变越大,出现冰雹的可能性越大,而暴雨的西风气流风速远小于冰雹过程。  相似文献   
103.
基于AMSR-E数据的被动微波遥感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5年和2006年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system)的亮温,计算了8个亮温比值作为候选干旱指数。假设反演出的AMSR-E Land3土壤湿度数据能反映地表干旱程度,候选干旱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分析即能显示哪一候选干旱指数较好。选择河北省3个站点,分析了相关性较好的干旱指数的年际变化,并利用该干旱指数研究了河北省2006年3月份的干旱分布,通过比较河北省136个观测站的同期降水距平百分率,表明该干旱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4.
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m),以及大气、陆面、海洋、海冰各分量模式的发展。BCC_CSM1.1和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均包含了全球碳循环和动态植被过程。当给定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源排放后,就可以模拟和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BCC_CSM1.1和BCC_CSM1.1(m)已应用于IPCC AR5模式比较,为中外开展气候变化机理分析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还介绍了BCC_CSM1.1和BCC_CSM1.1(m)参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大量试验分析评估结果,BCC_CSM能够较好地模拟20世纪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平均态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1000年的历史气候变化,所预估的未来100年气候变化与国际上其他模式的CMIP5试验预估结果相当。初步的分析表明,分辨率相对高的BCC_CSM1.1(m)在区域气候平均态的模拟上优于分辨率较低的BCC_CSM1.1。  相似文献   
105.
The northwestern China is a typical dry-land region of Inner Asia, where significant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observ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How the regional vegetation, particularly the grassland-oasis-desert complex, responds to such climatic change is poorly understood.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we investigate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vegetation growth and their responses to a changing climate by biome and bioregion, using satellite-sens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ata from 1982 to 2003, along with corresponding climate data. Over the past 22 years, about 30% of the total vegetated area showed an annual increase of 0.7% in growing season NDVI. This trend occurred in all biomes and all bioregions except Sawuer, a subregion of the study area with no significant climate change. Furthe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NDVI change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current precipit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 growing season bu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emperature. We also found that NDV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ceding winter precipita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ecipitation may be the key cause of vegetation growth in this area, even for mountain forests and grasslands, whose growth are often regarded to be limited by low temperate in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省区循环经济预评估及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露  白永秀  薛耀文  陈芳 《地理科学》2007,27(2):149-155
以省(区)为基本空间单元,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循环经济预评估的数学模型,并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进行循环经济的事前评估,为不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的动态评估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不同省(区)探索差异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起到了基础性的探索作用。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省(区)发展循环经济前的状况和特点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不同的省份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行差别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7.
王芳  卓莉  冯艳芬 《热带地理》2007,27(3):198-202
利用2003年夏季和冬季两景Landsat ETM图像的热红外波段反演了广州市地表温度(LST)的空间变化,并对冬季和夏季热岛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冬季和夏季热岛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并且空间分布、强度差异很大;夏季热岛集中区主要是建筑物和道路等非渗透表面组成地域以及人口最密集区域,冬季热岛的分布主要与工业区和运输业的分布相伴。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能耗布局、下垫面性质、冬夏季生物学和热学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卓莉  郑璟  王芳  黎夏  艾彬  钱峻屏 《地理研究》2008,27(3):493-501
封装型的特征选择算法相对于过滤算法而言更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因此在当前计算技术及效率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将成为未来之趋势。本文以支持向量机(SVM)为分类器,遗传算法(GA)为特征子集的搜索算法,构建了封装型的特征选择算法GA-SVM,并用ENVI/IDL语言编程实现,最后以HYPERION高光谱数据为例对算法予以应用。结果表明,GA-SVM算法可从196个波段中选择出13个波段,同时分类精度较不做特征选择时提高了约4%。由此可见,GA-SVM封装型特征选择算法具有较好的同时优化特征子集和SVM核函数的性能,可为当前高光谱数据的特征选择提供一个较好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9.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5,他引:20  
利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地利用资料和遥感信息,对西北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景观的20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定量分析了西北内陆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变化趋势,研究了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平衡比例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总体稳定的内在关系。这项研究对研究和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阈值,维持绿洲稳定,保障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针对辽河油田地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降落漏斗形成及扩展、咸水入侵与水质污染等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利用VB编程软件、MO组件在ArcView GIS和Access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集数据库管理、水质评价、水位和水量预测、空间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开发思路。该系统将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有效融合,在运用GIS功能的同时,嵌入专业模型,实现人机交互、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