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9篇
  免费   2870篇
  国内免费   4159篇
测绘学   2572篇
大气科学   1572篇
地球物理   2462篇
地质学   8051篇
海洋学   2228篇
天文学   150篇
综合类   941篇
自然地理   1372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826篇
  2021年   1025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924篇
  2018年   854篇
  2017年   860篇
  2016年   812篇
  2015年   919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081篇
  2011年   1018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931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775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低渗透介质地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渗透介质是阻碍有害物质在地下迁移良好的天然屏障, 因此成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类型的首选。本文通过对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地质研究的回顾, 阐述了低渗透介质地质研究的特点, 对地质参数测定、取样、水流模拟、地球化学模拟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2.
辽西北票、义县地区髫髻山旋回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票、义县地区髫髻山组可分为3个岩性段.髫髻山火山旋回划分为2个亚旋回.髫髻山旋回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SiO2=53.67%~75%,Al2O3=13.15%~19.16%,K2O+Na2O=5.17%,里特曼指数δ=1.46~6.83,平均值为3.06;富碱贫镁,Na2O>K2O.Cr、Ni含量低,亲石元素Rb、Sr、Ba等含量高.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富轻稀土,稀土分布模式呈右倾型,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总体为负铕异常,弱铈异常.成因研究表明,髫髻山旋回火山作用是在与挤压作用相关的大陆边缘活动带构造环境下,受壳断裂控制形成的,具有造山带火山岩特征.火山岩的成岩作用以部分熔融为主,其源区物质为LREE相对富集的下部玄武质地壳.  相似文献   
93.
海岸带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对海岸带地区地下水合理利用、保护和污染防治等具有重大意义。利用Piper图、矿物相平衡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Gibbs分析,揭示了海南南部沿海黎安港Z1、三亚湾Z2和板桥Z3监测井在大、小潮时段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水岩交互作用、成矿趋势和地下水的成因。结果表明,Z1、Z2和Z3的地下水分别为盐水、淡水和极度咸水。水化学类型分别为Cl-Na型、HCO3·Cl-Na·Ca型和Cl-Na型。硬石膏、石膏和岩盐溶解是该区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来源。Z1和Z3的地下水来源与受蒸发浓缩控制型的高矿化度的海水紧密相关,Z2的水化学环境主要受含钠硅酸盐矿物的岩石风化溶解作用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岸带地下水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4.
赵岩  郭常来  李旭光  孙秀波 《地质通报》2021,40(10):1688-1696
地质遗迹资源是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生活质量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其保护、利用与管理是地质遗迹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辽宁省锦州市地跨燕山余脉和辽西中生代盆地,长期的地质演化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其中尤以典型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花岗岩地貌、河流地貌景观和海岸线最具特色,典型地质遗迹特征是对重要地质事件与人类活动历史的响应。通过锦州地质遗迹资源专项调查,从遗迹特征、成因等角度,将锦州市地质遗迹资源分为两大类、七小类、十一亚类,共计238处,整体上类型多样、内涵独特、分布范围广。然而,由于基础数据不清、保护意识淡薄、投入资金有限、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锦州市内的地质遗迹正遭受或面临严重破坏。针对锦州市"山、海、城"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名录、科普基地、特色风景廊道、风景旅游区、特色小镇及地质文化村,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相似文献   
95.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对南羌塘地块南缘洞错地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为74.1±1.1 Ma,εHf(t)值为4.5~6.9。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具弱负Eu异常;富集Rb、Th、U、K和Pb,亏损Ba、Nb、Ta、La、Ce、P和Ti。该花岗闪长斑岩为加厚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在综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为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后岩石圈拆沉的产物。  相似文献   
96.
无人机低空遥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的手段,如何利用无人机高分影像构建滑坡灾害解译模型是实现快速自动解译滑坡的关键。针对该问题,对比了多种影像特征提取方法,将迁移学习(TL)特征和支持向量机(SVM)引入到构建滑坡灾害自动解译模型中,提出了一种TL支持下的高分影像滑坡灾害解译模型。选取5·12汶川地震及4·20芦山地震系列无人机影像构建了滑坡灾害样本库并进行了实验,TL特征方法整体分类准确度ACC为95%,ROC达到0.98,识别准确率达到97%。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用于高分影像滑坡自动解译,同时可用于大面积高分影像中快速山地滑坡灾害定位及检测。  相似文献   
97.
钟姑地区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南段,已发现有白象山铁矿等多个大型铁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以玢岩型铁矿为主的矿集区。本文以钟姑地区实测岩石物性参数为桥梁,以实测重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区白象山铁矿、钟九铁矿和云楼铁矿的重磁场分布特征,并根据典型矿区已知地质条件,运用成熟的2.5D重磁联合反演技术进行计算,从定量角度认识铁矿体深部发育形态、位置与重磁异常之间对应关系,建立钟姑地区白象山铁矿等典型矿床的重磁找矿模式,为该区进一步找矿突破提供地球物理场信息。  相似文献   
98.
湘南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是本世纪初在南岭中段湘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区内的锡多金属矿化产在王仙岭岩体东南内、外接触带,已发现有Ⅰ、Ⅱ、Ⅲ和Ⅳ号4个主要锡多金属矿体。其中,Ⅰ、Ⅱ和Ⅳ号矿体由早期矽卡岩型和晚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组成,Ⅲ号矿体则由独立产出的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组成,且包含有部分碎裂花岗斑岩。以往研究已对Ⅳ号矿体中的矽卡岩型矿石和Ⅲ号矿体中含矿斑岩脉分别采用辉钼矿Re-Os法和锆石SHRIMP U-Pb法进行了测年,获得的年龄分别为224.0±1.9Ma和142±2Ma。本文补充了晚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显示,Ⅱ号矿体中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白云母样品和石英样品的坪年龄分别为151.88±1.58Ma和155.39±7.04Ma;Ⅳ号矿体中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石英样品的坪年龄为156.94±1.64Ma。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荷花坪矿区存在印支晚期(224Ma)、燕山早期(151~156Ma)和燕山晚期(142Ma)三期成矿作用,分别与区内印支期中粗粒含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燕山早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晚期花岗斑岩脉有关,不同期成岩、成矿作用的构造环境均为岩石圈的拉张伸展。湘南地区印支期(205~224Ma)基性岩浆活动及荷花坪矿床印支期成岩、成矿过程中均有幔源物质的参与,它们共同指示南岭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或岩石圈伸展减薄可能始于印支主期(230~244Ma)之后的224Ma左右,即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99.
本文搜集了38个水样点的水化学数据,这些水样点位于北京平原区的5个地热田。水样点的取水层位均为蓟县系雾迷山组,水样点揭露的地热水均属于同一个含水系统。根据水化学类型分析,该含水系统地下热水径流方向由西北、西南部向东部流动。利用Na-K-Mg三角图和饱和指数选取合适的地热温标,估算了各水样点的热储温度范围。热储温度的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北东向为长轴方向的椭圆形,与黄庄—高丽营断裂、良乡—前门断裂、八宝山断裂、顺义断裂、南口—孙河断裂和小汤山断裂等控热断裂有关,且北东向断裂对于温度的控制作用更大,热储温度在断裂交汇处出现高值区域,这些高值区域正是寻找地热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0.
Tidal current energy i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which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energy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electricity supply. The straight-bladed vertical-axis turbine is regarded as a useful tool to capture the tidal current energy especially under low-speed conditions. A 2D unsteady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Ansys-Fluent 12.0 is established to condu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unsteady calculations, the SST model, 2×10~5 and 0.01 s are selected as the proper turbulence model, mesh number, and time step, respectively. Detailed contours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s around the rotor blade foils have been provided for a flow field analysis. The tip speed ratio(TSR) determines the azimuth angle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torque peak, which occurs once for a blade in a single revolu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simply increasing the incident flow velocity could not improve the turbine performance accordingly. The peaks of the averaged power and torque coefficients appear at TSRs of 2.1 and 1.8,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several shapes of the duct augmentation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urbine performance by contracting the flow path gradually from the open mouth of the duct to the rotor. The duct augmen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ower and torque output. Furthermore, the elliptic shape enables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turbine. The numerical results prove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 2D model for the unsteady hydrodynamics and an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tidal stream turb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