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7篇
  免费   3465篇
  国内免费   4433篇
测绘学   2605篇
大气科学   2116篇
地球物理   3141篇
地质学   8917篇
海洋学   2342篇
天文学   377篇
综合类   1120篇
自然地理   1677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020篇
  2020年   765篇
  2019年   1000篇
  2018年   943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908篇
  2015年   995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1106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099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1047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金星,瘳振鹏)Theoreticalresearchonintensityenvelopefunctionofstronggroundmotion¥XingJINandZhen-PengLIAO(InstituteofEngineeringMech...  相似文献   
962.
金向泽  张学洪 《大气科学》1994,18(Z1):769-779
本文是用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模拟温盐环流在全球增暖事件中作用的研究工作的第一部分。为了建立一个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我们首先根据Wright和Stoker等人的设计复制出一个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在内的二维温盐环流模式,从等温、等盐和无运动的初始状态出发,在给定的年平均海表强迫下将模式积分了4000年,模拟出了和原作相似的温盐环流。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北太平洋而言,北大西洋北部的高盐、低温特点(后者是由两大洋在地理上的差别决定的)是形成当代温盐环流的主要原因;从与温盐环流相联系的海表热通量来看,北大西洋北部是向大气提供热量的主要源地;模式温盐环流对于海表盐度通量的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纬圈平均的二维模式而言,要想模拟出合理的温盐环流就必须人为地提高北大西洋北部的海表盐度,文章分析了这种作法的物理根据;模式中的对流过程对于温盐环流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对比有无季节循环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温度场的明显的季节变化只出现在模式的最上面两层,但由于引进季节循环后冬季高纬海洋的对流活动加强,后者直接影响到温盐环流,使更多的深海热量上传并向大气释放。这是使海洋温跃层得以保持合理.厚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3.
着重讨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矿岩界线的自动推断和连接,包括对所研制的基于知识的矿岩界线自动推连系统(AISMB)的措述,关于数据与知识的表示和组织、推理过程、策略以及系统实现等内容。  相似文献   
964.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本文中,作者在近几年进行的大比例尺活断层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基本待征,研究了该断裂带的空间展布情况、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断层活动速率、古地震与地震重复周期等。结果表明,该断裂带自第四纪以来由压性逐渐演变为左旋扭动,其水平滑动速率为2.1-2.8mm/年,垂直滑动速率为0.4-0.7mm/年,地震复发周期约为5000年。  相似文献   
965.
Millimetre to centimetre sized arborescent shrub-like calcite precipitates are common constituents of hot water travertine shallow pool deposits of Quaternary age at Rapolano Terme, Tuscany, Italy. In the presently forming travertines, the shrubs consist of apparently random associations of (i) micrite aggregates and (ii) subhedral to euhedral rhombic spar crystal aggregates. In thin section, the micrite aggregates appear dark and the spar-rhomb aggregates light, giving the shrubs a mottled appearance. Travertines are basically produced by CaCO3 precipitation due to degassing and evaporation of the spring waters, although biological influence may also stimulate precipitation. The formation of masses of erect shrubs, rather than dense crystal crusts that form on slopes, is probably due to limited water flow in the pool environments. Microbes, including bacteria and diatoms, ar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shrub microfabric and external shape. The micrite aggregates are associated with bacteriform bodies, seen as tiny rods and spheres. The micrite precipitates around these bodies and in adjacent biofilm. Spar-rhomb precipitation appears to be external to the biofilm, and may be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diatoms which are locally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par-rhombs, although an essentially inorganic origin, particularly for the more euhedral rhombs, cannot be ruled out. In the older Quaternary travertines, the original microfabric of the shrubs has been diagenetically altered. The original mottled appearance of the shrubs has become uniformly dark and micritic, and the evidence for the dual micritic and spar-rhomb origin of the shrubs is obscured or destroyed. Spar-micritization of the shrubs is probably due to abiotic, and locally biotic, dissolution. Previous studies did not recognize the diagenetic micritization and attributed shrub formation entirely to bacter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966.
李森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4,14(2):55-63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根据“一江两河”综合开发部署和沙漠化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本区沙漠化防治的目标、对策和治沙工程布局。“八·五”、“九·五”期间治理沙漠化土地8.46万ha。治沙工程实施后,综合效益指数将比1990年提高33.7%,系统功能状况与效益水平在整体上提高1/3。  相似文献   
967.
差巴嘎蒿繁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进 《中国沙漠》1994,14(3):60-65
差巴嘎蒿(Artemasiahalodendron)营养繁殖的最佳材料是当年生带根基部营养枝;降水量是影响营养繁殖成活率的主导因子,栽植后5日内降水之和(x)与成活率(y)的相关系数为0.9701,回归方程为:y=34.0236+41.04671gx。营养繁殖应在有一定降水的条件下及时进行,最佳时间在6月中旬。不宜利用种子繁殖建立人工植被。  相似文献   
968.
河北坝上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进  宝音 《中国沙漠》1994,14(4):72-85
本文通过对河北丰宁坝上大滩村农业系统的环境条件、发展历史、结构现状及功能等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调整系统结构、提高系统功能的原则、对策及整治途径,建立了系统的优化模式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69.
破裂岩石的电子发射与压缩原子模型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压缩原子模型提出岩石在高压及破裂过程中产生自由电子的一种可能机制。根据这种机制可在半定量水平上较为满意地解释岩石破裂中的电子发射、光辐射和岩石的爆炸式破裂。  相似文献   
970.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