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5篇
  免费   1246篇
  国内免费   1894篇
测绘学   900篇
大气科学   649篇
地球物理   1016篇
地质学   3387篇
海洋学   886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420篇
自然地理   77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of the solar cycle, a good indicator of long-term change in solar activity, and natural disasters (drought, flood,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108 year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ength of solar cycle may be a useful indicator for drought/flood and strong earthquakes. When the solar activity strengthens, we see the length of the solar cycle shorten and more floods occur in South China and frequent strong earthquakes happen in the Tibetan Plateau,but the droughts in East China as well as the strong earthquakes in Taiwan and at the western boundary of China are very few. The opposite frequencies occur when the solar activity weakens.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olar activity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imate extremes and behavior in the lithosphere.  相似文献   
402.
在西藏北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多尼组岩性自西向东有一定的变化。西区(雄梅地区)下段为深灰、灰、浅灰色微、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韵律层;中段为成熟度略高的细、中、粗粒石英砂岩韵律层;上段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达过火山岩,为中性火山岩。东区(曲松波地区)下段以黄绿、灰绿、土黄色中细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及含砾粗砂岩;中段为灰绿、黄绿、紫、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韵律层;上段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弄巴砾岩,为紫色粗砂岩、砂砾岩、砾岩。多尼组呈带状分布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永珠蛇绿岩带之间。在研究区内多尼组以海岸砂堤及海滩沉积环境为主;研究区以西以浅海相沉积环境为主;研究区以东以潮坪泻湖及沼泽沉积环境为主。中特提斯海东部海岸在多尼组早期可能在研究区以东,中期可能曾移至西区,晚期可能移至东区。这一结论确定了多尼组沉积时期中特提斯海海进、海退过程,它为研究中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廊的确定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03.
4颗卫星情况的几何优化法修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GPS定位与导航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至少4颗可见卫星的观测,得到测站位置和站钟差信息,卫星相对于测站的几何关系直接影响到定位和导航的精度,考虑用4颗卫星进行定位,在当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KihaLra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四面体的性质进行了深入讨论,推导了4颗可见卫星构成四面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证明该计算公式更合理、更精确。  相似文献   
404.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2米地平式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建立了新的、独特的全天指向模型,大大提高了该望远镜的指向精度,达到1″,并在多年的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05.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迹为依托的旅游资源 ,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6.
佛子冲火山岩区隐伏铜锌矿床的类型归属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佛子冲铅锌成矿带包括两种矿床类型,即佛子冲式夕卡岩型矿床和牛卫式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这两类矿床矿体产状,围岩蚀变,矿物组合,以及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等方面区别明显,但硫化矿物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相同,并且均表现出强烈的均一化的特点,反映出两者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方式虽然不同,但具有相同的物源-燕山期钙碱性火山岩系,在佛子冲矿带南部火山岩覆盖区,铅锌矿化组合空间展布呈“三层楼”结构,并且构造控矿作用明显:矿点主要分布于佛子冲隐伏背斜的轴部(“龙脊”),特别是在隐伏背斜被NE向断裂切割部位,火山岩铅锌矿化大多属于佛子冲式矿床类型,即佛子冲矿带内主要的矿床类型,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07.
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通过对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分析。叶片炭同位素值在-23‰和-29‰之间变化,其中主要在-27‰附近波动。这与前人报道的世界上其他地区荒漠植物碳同位素值的变化非常一致。降水可以改变叶片碳同位素值的大小,降水越多,叶片碳同位素值越负,它们的变化幅度有物种的依赖性。叶片碳同位素值也受植物生长形式或期望寿命的影响,木本植物或寿命长的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要高。分析表明,利用该区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可以判断气候的干湿变化: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越高,气候则越干燥。  相似文献   
408.
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温度影响的机理和考虑温度影响的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以及目前所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本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09.
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 a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基于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应用冰川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功能模型,按照几种不同升温率的气候背景,对全国各大流域冰川径流进行了评估,并对未来50 a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80年全国冰川总径流量615.7×108m3,在升温0.02 K.a-1及0.03 K.a-1情景下,2000年比1980年增大7.13%~10.8%,径流总量增至659.66×108m3~682.24×108m3;与此同时,冰川面积减少1.07%~1.62%,冰储量也减少1.14%~1.73%.2000—2030年全国冰川径流都将逐步增长,在2030年左右均达到了最高峰,径流增率ΔW/W0分别为9.6%及15.0%,总径流量分别为675.15×108m3,和707.91×108m3.2030年以后,全国冰川径流均开始从高峰缓慢回落,但直到2050年分别比初始径流量多8.6%及13.6%.因此,在2050年以前,特别是2030年前后是在上述气候情景下充分利用冰川融水的最好时机,但也是冰川洪水等灾害的多发期.就各流域来说,敏感型区径流高峰出现时间早而径流增率小,稳定型区则反之.如果出现极端的持续升温,如升温率为0.05 K.a-1,全国冰川径流增率可达26.5%,到21世纪末回落到1980年水平以下,而冰川储量损失达57%,届时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将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410.
冯东  陈多福  刘芊 《沉积学报》2006,24(2):235-241
新元古代晚期约635 Ma的地球发育了到达赤道附近的冰川作用,地质记录上表现为代表寒冷气候的冰期沉积杂砾岩,直接被代表温暖环境的碳酸盐岩层(常称盖帽碳酸盐岩)覆盖。由于盖帽碳酸盐岩奇特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引起了对其成因认识的巨大争论,提出了“雪球地球”和“甲烷渗漏”等假说。“雪球地球”假设可以解释一些令人困惑的地学现象,如低纬度和低海拔冰川沉积、盖帽碳酸盐岩、碳酸盐δ13C负漂移和条带状铁矿层等,但许多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最近对盖帽碳酸盐岩的δ13C分析结果(最低达-41‰)、盖帽碳酸盐岩发育的类似现代冷泉碳酸盐岩沉积组构等似乎支持“甲烷渗漏”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