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5篇
  免费   1238篇
  国内免费   1883篇
测绘学   883篇
大气科学   648篇
地球物理   1020篇
地质学   3355篇
海洋学   864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406篇
自然地理   76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较好地描述软土塑性应变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塑性流动模型。该模型采用了与屈服函数形式相同,但具有一定倾角 的塑性势函数。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塑性流动方向会依赖于塑性势面的旋转而变化,直至达到破坏状态。通过对常规三轴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剪切过程中,塑性势面旋转角的初值 与终值 较为稳定,不受围压变化影响。在此试验观察基础上,引入了归一化的旋转角参数 以及描述土体应力状态的参数 ,在采用蛋形势函数的情况下二者具有良好的分段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建立了改进的塑性流动法则,只需要2个额外的模型参数。对所提出的塑性流动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塑性应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52.
级配碎石作为重载铁路基床表层的主要填料,其受列车荷载的影响最大。因此,研究级配碎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行为及累积塑性应变演化特征变得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制备不同细粒含量的级配碎石填料,开展一系列大型动三轴试验,探究细粒含量、围压及动应力幅值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试样累积塑性应变的耦合影响机制。其次,基于塑性安定理论,确定不同应力水平下试样的动力行为,得到考虑围压及细粒含量参数的塑性蠕变状态临界动应力计算模型。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建立考虑应力水平及细粒含量参数的塑性蠕变动力行为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并明确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其研究成果可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健康状态评估及考虑强度、变形综合控制的路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豫西地区中上三叠统主要出露在济源、义马、伊川和南召一带。印支期秦岭造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邻区中上三叠统盆地属性和沉积地层展布。通过观察研究区野外露头剖面,发现中上三叠统发育一系列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液化底辟、枕状构造、液化柱、液化卷曲变形、负载、球-枕、火焰状构造、液化角砾岩。这些软沉积变形在垂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复现性,在侧向上表现为沿地层连续展布,表明该时期研究区内地层受到频繁强烈的地震影响。通过对这些软沉积现象的识别和形成机制解释,判定其触发因素为秦岭造山过程中伴生的地震。区内地层中震积岩的存在即是对秦岭造山过程中构造活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954.
近年来突发性高位滑塌灾害日益频发,造成恶劣影响。这类地质灾害调查难度高、隐蔽性强,单靠群测群防和地质调查难以解决灾害的防治问题。随着雷达遥感卫星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测量(InSAR)中的SBAS-InSAR技术为特大型老滑坡灾前形变探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利用SBAS-InSAR技术对金沙江流域沃达村滑坡进行地表形变监测,获取了2017年3月30日至2019年9月28日内的形变结果,划定了强烈形变区(Ⅰ雷达)、均匀形变区(Ⅱ雷达),分析了滑坡复活区整体和局部滑塌地表形变速率、累积位移变化趋势和主裂缝形变情况。同时实地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和复核,发现老滑坡复活区变形迹象与SBAS-InSAR技术解译成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表明SBAS-InSAR技术在复杂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类似老滑坡监测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955.
上宫金矿矿化样品与熊耳群安山岩、燕山期花岗岩有着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 其物源关系更为密切。不同类型矿石的稀土总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别, 总体呈现出矿化程度越强稀土总量越低的特征。大部分金矿石与铅锌(银金)矿石均表现出弱的Eu、Ce异常, 其中δEu金矿石(均值0.84)>δEu铅锌矿石(均值0.75), δCe金矿石(均值0.88)>δCe铅锌矿石(均值0.96),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热液交代或成矿热液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 (Sm/Eu)样品/(Sm/Eu)球粒陨石-(Sm/Eu)样品图解显示, 上宫金矿各类样品能近似拟合成一条直线, 说明了岩浆热液为成矿提供了最初的热源和物源, 而安山岩和片麻岩的接触交代可能对成矿提供了部分物源。矿石样品和蚀变岩样品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Tb、Tm元素正异常, 说明成矿物质来源可能受到了地壳岩石的影响。上宫金矿田δEu-Au相关图解显示, 成矿过程中, 随着Au元素的富集, Eu元素也出现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956.
三峡库区龙门寨危岩体崩塌产生涌浪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两岸高耸的危岩体对航道、沿岸居民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大宁河属于长江一级支流,龙门寨危岩体位于大宁河上,距离巫山县城仅1 km。利用FLOW-3D软件,模拟了145 m、175 m两种水位工况下龙门寨危岩体崩塌产生涌浪过程和涌浪传播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涌浪在145 m水位工况下最大浪高约为17.9 m,175 m水位工况下最大浪高约为11.6 m;在巫山县的五个码头处,两种水位工况最大涌浪爬高分别约为10.9 m、3.8 m;根据涌浪高度,对大宁河进行危险分区,145 m水位工况下极高危险区长度约4.4 km,很高危险区长度约1.9 km;175 m水位工况下极高危险区长度约3.0 km,很高危险区长度约1.0 km。研究结果有助于防控龙门寨危岩体潜在涌浪灾害危害,保障大宁河航道和巫山县码头安全,同时也为三峡库区滑坡涌浪灾害提供了预警依据。   相似文献   
957.
为了系统研究塔河油田碎屑岩油气运聚过程,针对研究区目的层的地质特征,文章采用流径和逾渗综合方法进行油气运聚模拟分析。该方法基于断裂-砂体输导格架来开展油气运聚模拟,首先通过断层的分级、分期研究,结合实际资料形成了断层开启性判别标准,进而建立断层输导格架模型;综合使用压实曲线和孔渗关系,利用相控建模技术建立砂体输导格架模型。在断裂-砂体输导格架基础上开展了油气运聚模拟,模拟结果与现有的油气藏吻合较好,表明流径与逾渗综合法是一种模拟研究区目的层油气运聚过程的有效方法。同时,利用模拟结果,明确了主要目的层的潜力区域,对研究区碎屑岩的勘探部署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58.
方立  冯缠利  郑宝旺  沈国庭 《地下水》2020,(1):152-154,266
2018年伏秋汛期黄河流域上游持续来水,为保证2108-2019年度黄河流域凌汛期安全,黄河流域重点水库进行了大流量持续下泄。以2018年9月的实际数据为基准,通过对重点水库实际日均出入库调度情况,内蒙古河段的重点水文站实际日均流量过程和三个年份汛期大断面套绘成果对比分析研究,可以得出水库大流量持续下泄对内蒙古河段河道塑形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效的提高了主槽过流能力,河段最小平滩流量得到一定的恢复,对下一步研究黄河流域河道过流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9.
960.
以某高速铁路线上一座连续梁桥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基于位移的支座损伤分析和截面曲率的桥墩损伤分析,以全概率理论地震损失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桥梁系统地震经济风险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桥梁系统的模糊地震经济风险分析方法能更全面地计算出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经济损失,仅以桥墩构件代表全桥所得地震经济损失误差较大。基于模糊理论的年预期损失风险框架方法通过结构抗震性能的概率特征可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地震直接经济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为该类桥梁的抗震设计、维修加固和灾后重建等方案做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