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35篇 |
免费 | 1599篇 |
国内免费 | 25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77篇 |
大气科学 | 1119篇 |
地球物理 | 1570篇 |
地质学 | 4743篇 |
海洋学 | 1212篇 |
天文学 | 216篇 |
综合类 | 608篇 |
自然地理 | 10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491篇 |
2021年 | 550篇 |
2020年 | 461篇 |
2019年 | 546篇 |
2018年 | 489篇 |
2017年 | 435篇 |
2016年 | 465篇 |
2015年 | 503篇 |
2014年 | 506篇 |
2013年 | 608篇 |
2012年 | 666篇 |
2011年 | 623篇 |
2010年 | 603篇 |
2009年 | 523篇 |
2008年 | 482篇 |
2007年 | 497篇 |
2006年 | 459篇 |
2005年 | 344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58篇 |
1998年 | 122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烃源岩评价是油气勘探的关键工作之一。为了更加合理、直观和有效地评价烃源岩,以辽东湾地区为例,通过对烃源岩常规评价参数的分析,提出了考虑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程度的综合指标——成烃贡献值,并利用该指标对辽东湾地区烃源岩进行了评价。从个体评价和整体评价两方面,与常规评价方法的结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地区辽中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对成烃的贡献比东营组大,中洼烃源岩比北洼好。由此可见,用成烃贡献值评价烃源岩,不仅可以达到常规评价的要求,而且比常规方法更加合理和直观。 相似文献
62.
63.
64.
大气冰核观测是研究自然冷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滤膜—扩散云室法是观测冰核浓度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检测分析两种滤膜采集方法对冰核观测结果的影响,2011—2015年用自制的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和FA-3型撞击式9级采样器开展了平行采样试验,采集的滤膜样本均在同一静力扩散云室中进行冰核活化显现分析。结果表明:自制采样器较9级采样器观测的冰核浓度高数倍甚至数十倍,但两者随季节和不同气象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一致的起伏特征。自制采样器适用于对大气中总的冰核浓度分布及理化特征研究;9级采样器适用于对PM10中不同粒径段大气冰核浓度和尺度分布以及理化特征的研究。滤膜法对冰核数量的低估与采样体积成正比,改变采样器气泵的抽气流量和控制采样体积对改进“体积效应”影响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5.
为阐释岩浆两阶段演化过程及其与铁成矿的关系,对邯邢铁矿区斑状石英二长岩中角闪石斑晶环带结构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通过角闪石温度计、压力计、氧逸度计和湿度计的计算,发现岩浆在14km深处岩浆房内经过多次岩浆混合过程,其后演化的岩浆侵位到1.9 km的深度.岩浆房的温度为935~964℃,氧逸度为△NNO+0.27~△NN... 相似文献
66.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借鉴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并量化了典型岩溶水流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其水文动态响应、温度场和电导率特征。划分了扇状、树枝状、平行状、梳状4种地下水系来综合反映岩溶水流系统的地表-地下岩溶特征,前两者主管道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裂隙起汇水作用,后两者主管道平行于地层走向,层面裂隙起汇水作用。黄陵穹隆西北翼、西翼和南翼以平行状和树枝状为主,东翼和北翼则以扇状水系和平行状水系为主。不同地下水系结构的形成及区域差异与含水系统和水系的空间关系和级次性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扇状和平行状岩溶水流系统对降雨响应最为敏感,而梳状水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和衰减过程最慢;基于岩溶地下水温度与出露高程和循环深度显著相关的关系建立了鄂西山区地下水温度线。这一基础性研究可为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和当地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7.
Measurement of nuclide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series of disequilibrium using γ-spectroscop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Theradionuclidesofnaturaluraniumandthoriumseriescanbeusedtotracemarinepro cessofvarioustemporalandspatialscaleandpropertiesthatprovideplentifulinformationaboutphysics,chemistry ,geoscienceandbiologyofoceanbecausetheyhavedifferentchemicalpro… 相似文献
68.
69.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 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70.
辽宁后仙峪硼矿区混合岩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对硼矿成矿演化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硼矿赋存于辽吉裂谷带的古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之中,属沉积—变质型硼矿床,主矿区包括有后仙峪硼镁矿、翁泉沟硼铁矿和砖庙—杨木杆硼镁矿,一直以来是我国硼矿石的主产地。本次研究在后仙峪硼矿区采集了矿区外围的条痕状混合花岗岩(DSQ-08)和矿体上盘侵位于电英岩之中的含电气石混合花岗岩(HXY-19),挑选出其中的锆石单矿物进行LA-MC-ICP-MS测年。条痕状混合花岗岩中锆石的核部具有岩浆振荡环带,Th/U值为0.64~0.96,~(207)Pb/~(206)Pb年龄为2240±4Ma;含电气石混合花岗岩中锆石的内核和边部均具有极为清晰的岩浆振荡环带,Th/U值分别为0.12~1.05和0.41~1.08,~(207)Pb/~(206)Pb年龄分别记录了2157±6Ma和1932±26Ma两次锆石生长事件。含电气石的混合花岗岩的锆石边部形成于混合岩化过程之中,记录了辽河群下部岩石在1.9Ga左右发生的部分熔融作用事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矿区外围的条痕状混合花岗岩和矿体周缘含电气石混合花岗岩的核部岩浆年龄较为接近,说明两种岩石可能均由古元古代的火山—沉积岩,在1.9Ga左右经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因此,结合前人在后仙峪硼矿区内进行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岩相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后仙峪硼矿区混合花岗岩的锆石核部U-Pb年龄可基本确定辽吉裂谷早期的超基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的喷发、海相蒸发沉积事件均发生于2240~2157Ma左右,该时期的蒸发沉积作用初步形成硼酸盐矿;后期强烈的部分熔融和混合岩化作用发生在1932±26Ma,在超基性火山岩保护下,硼矿发生变质和小规模的迁移,形成了硼镁矿、硼镁铁矿及矿体周缘的电英岩和含电气石混合花岗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