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429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609篇
地质学   1036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6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3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电磁和电离层监测的短期地震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科学界确定和公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大地震(火山喷发)之前的几天或几小时,在强震和火山活动区的地壳和对流层中存在电磁耦合过程,在电离层内存在异常变化。解释这一现象的一批物理模型出现了。其中最可能的模型基于大气边界层地壳发射物(氡、惰性气体和金属气溶胶)的化学反应。这些发射物改变了边界层的电导率,从而改变了活动区域内的大气电场值。根据实验测量,在大地震前几天或几小时,地表的地震感应的垂直电场强度可达到1至几个kV/m,而在无干扰情况下该值为100v/m。异常电场渗透到电离层引起了不同种类的变化(离子成分、电子密度、标高、电子温度等的变化),这些变化用实验方法可以从地面及人造卫星上测量到。这样的变化被称作地震的电离层前兆。电离层前兆的优点在于电离层把活动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只是事件在地面上发生的一个点进行测量。这就避免了导致地面测量的物理和地球化学前兆中出现错误的前兆镶嵌式特征。第二个优点是与其他前兆比较电离层前兆的出现有稳定的时间尺度,这使它在短临地震预报中更具实用价值。因为对所有IASPEI需求的响应,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得电离层前兆的短期地震预报成为可能。逼近震中的位置可以从电离层前兆沿磁力线到地面的投影估计出来。要预报的地震震级可以由电离层中被改变区域的大小估计出来。发震时间可以从电离层前兆出现的时间估计出来。考虑到提议的短临预报系统是第一次创建,地震参数测定的精确度将在系统测试阶段加以确定。作为第一步,这些参数可在理论上估计出来。项目任务阐明如下:(1)在墨西哥Guerrem州创建连续的电磁和电离层监测系统包括基于地面的电离层测高仪,IGEF UNAM和INEGI的GPS接收仪网络,电场探测器网络,监测P.H脉冲的高频(HF)接收仪,甚低频(VLF)接收仪,高频(HF)多普勒装置,氧元素的557.7nm和630nm谱线的光学测量法,磁力仪网络。(2)测试系统的质量,用实验的方法确定虚报和错报的概率及地震参数测定的精确度。(3)如果结果没有问题,就在墨西哥Guerrero州和墨西哥的所有地震活动区应用该系统。(4)把该体系推荐给其他遭受地震灾害的国家,使其在他们的地域内应用。部分已创建的体系和所使用的技术受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962.
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分析城乡关联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的内涵;结合昂温对城乡关系的分析,认为城乡关联性可以通过测度促进城乡间各种要素“流”形成的空间介质的质与量及要素“流”的实际流量、流速和流向来评价,进而提出城乡关联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通过对西安市1980--2003年城乡关系演变历程的研究与分析,验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并指出目前西安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63.
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陆相致密碎屑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多期、多属性构造作用使其具有复杂而特殊的油气地质特征,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位于多旋回、多属性构造作用交接部位,是揭示叠合盆地内多期复杂构造作用与陆相致密碎屑岩油气成藏作用关系和油气富集规律的典型地区.基于地震资料、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和成藏特征对比,厘定元坝-通南巴地区陆相层系存在燕山晚期(晚白垩世100~70 Ma)和喜山早期(始新世-渐新世40~25 Ma)两个关键构造期.陆相致密砂岩天然气富集主要受这两次关键构造作用的控制,燕山晚期形成NE向主体构造,是NE向弱变形区、NW-SN向过渡变形带(通南巴西部)和NW向密集变形带的关键成藏期,构造-成藏响应模式为早期成藏、陆源充注、背斜控藏、褶皱控缝.喜山早期形成NW向构造和局限在早期NE向构造之间的近SN向构造,是SN向过渡变形带和NW-SN向过渡变形带(元坝东部)的关键成藏期,也是NW-SN向过渡变形带(通南巴西部)和NW向密集变形带的关键改造期,构造-成藏响应模式为晚期成藏、海相混源、断裂控藏、断裂控缝.   相似文献   
964.
滩坝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体,对其展开研究可为盆地油气勘探和靶区优选提供指导。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二段滩坝砂体富集,然而前人对其内部构型和控制要素研究较为薄弱,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利用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和重矿物资料,对涠西南凹陷流二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内部构型和控制因素展开了细致分析,结果显示:滩坝砂体物源来自于南部企西隆起的正向鼻状构造和西边顺着3号断裂形成的扇三角洲,以粉砂岩和细砂岩沉积为主,结构成熟度高,表明滩坝砂体的形成经过了反复淘洗和搬运。利用高频层序划分,将滩坝沉积划分为5个期次,5期砂体在垂向上呈现出退积的叠置关系,其平面展布范围受控于水动力强度和物源方向。涠西南凹陷流二段滩坝沉积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1)较缓的古坡度和相对较弱的构造活动;(2)水体较浅且水动力较强;(3)湖平面的高频震荡;(4)点物源(扇三角洲)和线物源(鼻状构造)同时供源。储层物性对比分析显示第五期砂体和第三期砂体的物性最好,勘探潜力最大,其次为第四期砂体和第二期砂体,第一期砂体物性最差。  相似文献   
965.
探测地下洞体对我国经济建设十分必要,无论是人工造成的洞道还是天然形成的洞穴,往往规模比较小,造成的物探异常也比较小,需要较高分辨率。这里主要针对探测对象的特点建立适当的地电模型,以不同电阻率值、不同埋深和不同半径大小的长圆柱目标体作为正演模型分别进行模拟,研究2.5维直流电的边界元正演问题,比较采用总场法和二次场近似法的边界元正演模拟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6.
郭敏  曾钧跃  罗大略 《地质学报》2017,91(2):411-420
粤西大金山地区位于大金山旋转构造带中,是粤西S、Ag、Pb、W、Sn、Au重要的成矿远景区,该地区矿产地多,矿化类型多,成矿带分布广。其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为一个环长35km、宽2~5km,面积约220km2的环带状异常,主要由W、Sn、Bi、Mo、Pb、Zn、Ag、Au等元素组成,具有元素组合复杂,规模大,强度高的特点;环绕着大金山旋转构造带分布有大金山大型钨锡矿、大降坪特大型硫铁矿、高枨大型银铅锌矿、九曲岭中型锡矿、石门头中型铅锌矿等矿床。本文基于化探综合异常,解析各典型矿床特征认为:1大金山地区以"穹隆"为中心,成矿元素自内向外依次形成有规律的水平分带:W、Sn、Bi→Sn→Sn、Pb、Zn、Ag→Ag、Pb、Zn(Au)→Au;2钨锡矿床和铅锌矿床具有清晰的垂直分带规律;3钨锡铅锌银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晚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金山地区成矿模式:震旦纪海底火山喷流(气)活动形成的浅变质岩系,为锡铅锌银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燕山运动早期,在两个区域性北东向断裂带的左旋扭动下,形成大金山旋转构造带;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使大金山旋转构造带扩容,且携带部分成矿物质(如钨等)的深源热液溶解了大绀山组地层中的锡、铅、锌、银、金等元素,在各裂隙系统中成矿。  相似文献   
967.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广西红树林,探讨了自2000年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地壳上升和潮滩沉积对英罗湾红树林分布的影响。采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红树林边界位置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在2000年数字高程模型上定位2100年红树林边界的数据;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在2000年数字高程模型上确定红树林边界的位置。利用Mapinfo professional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红树林边界的移动。通过研究得到在2000年数字高程模型上表达2100年红树林边界位置的数据,以及自2000年到2100年红树林边界移动专题地图。结果表明:自2000年到2100年,低、中模式海平面上升,英罗湾红树林边界向外扩展,面积增大;高模式海平面上升,红树林边界向陆移动,面积增大;极端模式海平面上升,红树林边界向陆移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968.
通过精细处理华北南部2009~2012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结合地震测深剖面,分析太康两次地震前后的重力场演化特征及其与断裂活动、地震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康地震前,在重力场差分动态图像上表现出四象限特征,是许昌-太康断裂走滑型发震的前兆,重力场的正负异常区对应震源机制解的压缩区和拉张区。段差和点值时序变化图表明,应变累积主要集中在许昌-太康断裂的西段和震中附近,断裂又位于地壳内低速体的上方,两者为太康地震的孕育和发震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69.
电磁法存在大量的汉克尔积分,由于积分核函数的复杂性,该类积分不存在解析解,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汉克尔积分是电磁法正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数值滤波法运算速度快、执行效率高,克服了被积函数的奇异性和高振荡性问题,是数值求解汉克尔积分的重要方法。采用存在解析解的汉克尔积分,对比研究了5套高精度汉克尔滤波系数,总结了不同数值滤波算法的计算精度和误差分布特点。结果表明,5套数字滤波的快速汉克尔变换算法在逼近相应的理论解析解时,不存在振荡现象,且计算精度高;汉克尔积分计算精度均随着发收距的增大而降低;计算精度并不一定随着数值滤波系数个数的增多而提高。分别采用5种滤波系数对水平电偶极子和垂直磁偶极子的电磁场进行计算,得到的电场和磁场的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0.
塔山岩体处于阳明山-塔山-大义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中部,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露面积约200 km2。该岩体为岩浆多期次侵入形成的中深成复式岩体,整体剥蚀程度较低,可划分为5个侵入期次,从早期到晚期,各侵入期次岩体的岩石学及重矿物特征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塔山岩体富硅、富铝,属铝过饱和钙碱性酸性花岗岩类, 其Ba、Nb、Sr、P、Ti显著亏损,并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及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而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的特征。塔山岩体第2侵入期次和第3侵入期次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18±3)Ma和(215±3)Ma,属于晚三叠世。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塔山岩体为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上地壳泥质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浆形成与板内挤压造山运动停止时挤压剪切应力释放导致的压力下降、岩石升温、熔点降低有关,岩浆成岩过程既受部分熔融也受分离结晶作用控制。地球化学判别显示塔山岩体为印支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后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