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1040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1623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本文报道分别位于扬子克拉通核部和北缘的黄陵及汉南新元古代侵入杂岩体的惰性气体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E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分析.定年数据显示,黄陵地区的三斗坪、大老岭岩套分别形成于794±7和795±8Ma;晓峰浅成岩岩套形成于744±22Ma,不仅与震旦系莲沱组底部火山岩年龄相同,且同期热事件普遍记录于杂岩体内其它岩套.汉南杂岩体中五堵门岩体形成于789±10Ma,在分析误差范围内与三斗坪、大老岭岩套相同;天平河岩形成于863±10Ma,这是在扬子北缘首次识别出这期岩浆作用.在扬子陆核和北缘侵入杂岩中还分别发现了≈860Ma和945~931Ma的捕获锆石.此外,740Ma的后期热事件同样记录于汉南杂岩体,表明扬子陆块内部和北缘共同经历了790Ma的峰期中酸性岩浆作用和≈740Ma的后期强烈热改造事件,即事件具有克拉通范围的性质.与天平河岩体岩性相似、年龄相同的侵入岩体已在攀西多处地区发现,说明空间上860Ma岩浆作用在扬子北缘和西缘可能具延续性.作者认为,"晋宁期"具造山性质的构造运动开始的时间应以830Ma为限,于≈790Ma达到了以壳内物质重熔为主的大规模岩浆侵入事件的峰期,并在≈740Ma以短期内地壳运动由剧烈抬升向快速沉降的构造转换为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本次研究成果为探讨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同期全球构造事件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年代学约束.  相似文献   
962.
重力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岩性地层圈闭对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弄清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重力搬运沉积特征, 基于近年新采集的地震资料和经典层序地层模式, 开展了该区的深水沉积特征研究.南海西北部深水区重力搬运沉积特征发育, 主要包括中新统三亚组发育的复合水道、上新统变形滑坡体及第四系深水浊积水道.三亚组复合水道具有典型的强弱振幅相互叠置特征, 上新统变形滑坡体具有典型的下部变形、上部滑坡的双层结构, 第四系深水浊积水道具有典型的侧向迁移、分支水道等特征.这些沉积特征的形成与越南隆起的物源供给有关.复合水道充填可作为潜在的深水储层, 滑塌体的形成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或解体有关.   相似文献   
963.
The amplitude of pre-Quaternary sea level drop, H, can b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formula H = D + To, where To is the original thickness from the top of the tidal deposits on the reef core to the bottom of the tidal deposits on the reef front, or to the bottom of the ancient meteoric vadose zone, or to the edge of the mixed-water dolostone zone. The ident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ea-level drop amplitudes calculated from different reefs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indicates that such sea-level changes are eustatic rather than relative changes. Evidence of an end-Permian sea-level drop has been found on the Changxingian (i.e. the end of the Palaeofusulina zone) reefs at Ziyun in South China, including algal laminated deposits, sabkha-related dolostone, desiccation cracks, dissolution collapse breccia. According to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meteoric dissolution zone of the reef-core sequence at Ziyun, Guizhou province, the amplitude of the sea-level drop at the end-Permian is about 89.3 m. Calculation vi  相似文献   
964.
大别山高压变质杂岩中的硬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晓春  关雅先 《矿物学报》1993,13(4):341-345
本文描述了在大别山高压变质杂岩中新近发现的石榴硬玉石英岩的岩石学物质特征。对高压指示性矿物硬玉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及结构进行了精确测定和研究。认为石榴硬玉石英岩与柯石英榴辉岩形成于同一高温超高压物理化学条件,硬玉的出现主要受控于原岩特定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65.
中国的埃达克岩出露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两广和湘黔4省区外),主要集中在古亚洲洋造山带、吉林—黑龙江东部以及中国东部地区,其次为秦祁昆造山带、新特提斯造山带以及青藏高原,在中国南方仅有零星的分布。中国最早的埃达克岩位于赣东北蛇绿岩中(1000 Ma),最年轻的第三纪埃达克岩产于青藏高原(60~10 Ma)。中国各地的埃达克岩可大体分为O型和C型埃达克岩两类,主要反映了板块俯冲和地壳加厚2个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还讨论了不同地质时期由埃达克岩所指示的板块消减事件和陆壳加厚事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6.
陆—陆点碰撞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迄今为止,非撞击型超高压变质作用均发生在陆陆碰-撞造山带,这在东半球许多地点已被证实,超高压变质岩石以含柯石英和金刚石包体的榴辉岩和榴辉岩相变质岩石为代表,形成的温压环境为650-800℃,2.6-3.5GPa,研究证明大多数超高压岩石原是陆壳火山-沉积岩系,因此推断大陆深俯冲作用曾经发生,而超高压岩石现今又出露地表或浅表,意味着它们又从深部折返至地表,陆壳岩石深储冲和折返机制已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但认识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是陆壳俯冲的深度到底多大可以形成超高压岩石?是什么机制使其发生深俯冲而又折返到浅表?本文通过世界上出露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大别山碰撞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探讨非规则边界的碰撞引起的构造附加压力对超高压石形成的影响作用。模拟计算表明,大陆板块的早期碰撞,会引起碰撞附近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平均压力较周围增大了5-9倍),构造压力在超高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0%-35%,由此推测,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岩石形成深度可能为65-80km。为此本文提出超高压岩石新成因模式-大陆点碰撞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力学基本原理,也符合地质记录和地质过程,可以解释为什么超高压岩石并非沿碰撞造山带全线存在,而是出现某些特定部位。本文提出喜马拉雅山撞带的东西犄角是典型的点碰撞区域,陆壳岩石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均发生在这两个特定的部位。  相似文献   
967.
胶东地区基底长英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归属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李永刚  郭敬辉 《岩石学报》1999,15(4):557-563
通过对胶东地区基底长英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 莱西-栖霞一带的基底长英质片麻岩具有太古宙长英质片麻岩的典型特征, 微量元素组成与板内花岗岩类相似。该区应该属于华北陆块的一部分。荣成地区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典型地区, 其基底长英质片麻岩与栖霞一带不同, 是过铝型花岗岩类, 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结合普遍存在的0.8Ga 的同位素年代资料, 可以确定荣成地区原来是扬子陆块的一部分。文登-威海地区的长英质片麻岩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组成都与栖霞地区相当, 很可能也是华北陆块的一部分。从长英质片麻岩代表的基底岩石的地球化学差异来看, 超高压变质带与华北板块的界线应该在五莲-青岛-荣成断裂。威海一带含柯石英超高压岩块的出现很可能是因为大陆碰撞过程中复杂的构造原因, 使超高压岩片中的一部分进入了华北基底分布区。  相似文献   
968.
遥感图像处理中比值法的解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理光学的基本数学模型出发,将卫星图像分解成直接光照区和阴影区两个分模型,运用朗伯面的光照原理,说明经大气散射校正后的比值图像与照度、太阳入射角和漫射光无关。这种图像处理技术可加大地物光谱反差、消除阴影效应、有效地区分同一属性的地质体并可判译可能与矿化有关的色形图像异常。文章结合作者近年来对遥感构造研究的部分成果,表明经大气散射校正后的比值图像,对华南与钨锡矿化有关的隐伏或半隐伏小岩体的蚀变带、华北金伯利岩及其共生的碱性岩脉的预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9.
麻粒岩相变质流体及麻粒岩相岩石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能  金巍  龙晓平 《世界地质》2004,23(4):321-325
流体在麻粒岩相地钵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争议的。麻粒岩相变质流体目前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碳变质模式、无流体变质模式和高盐度流体变质模式。碳变质模式强调幔源CO2在麻粒岩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式在许多麻粒岩相地体得到了肯定。但碳、氧稳定同位素的不均一现象、峰期矿物组合热力学计算结果以及富CO2流体对硅酸盐的搬运能力低使碳变质受到了质疑。无流体变质模式强调部分熔融降低H2O活度的绝对重要性,但却无法解释普遍存在的麻粒岩相原生富CO2包裹体。而高盐度流体变质模式的确有潜在的优势,如低H2O活度、较强的碱金属、LILE及硅酸盐的搬运能力,但这一理论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70.
京津冀德平原区深层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德地区是我国重要城市集中区和农业生产基地,由于深层地下水的过量开发利用,产生了严重地面沉降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深层地下水累计开采量基本上相当于地面沉降累计量,认为京津冀德平原区深层水属于储存资源,基本得不到补给和更新。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的京津冀德平原区大约八万平方千米范围,进行了累计地面沉降体积分布、深层水水位变差分布的空间分析,结合对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深层水开采利用与地面沉降宏观关系的定量特征,结论是多年平均深层水开采量为25×108~27×108m3,多年平均地面沉降体积量为11.2×108m3,年均地面沉降体积大约相当于41%~44%的年均深层水开采量体积,还有56%~59%的深层水开采未导致直接的地面沉降响应,说明在高强度开采激励条件下深层水的动力场可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对深层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关系、深层水的组成与循环更新机制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