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基底断裂特征,在分析其重磁场特征基础上,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获取了基底重磁异常场,并对其基底断裂构造进行了综合识别和解释。研究发现盆地北部布格重力异常场呈东高西低、航磁场呈近东西、正负相间排列的特征;盆内发育28条基底断裂,整体上以NE向和EW向基底断裂为主,NW和SN向基底断裂错断或斜交分布的构造格架;EW—NE向基底断裂形成于~1.95Ga阴山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陆陆碰撞事件,其中新召北—泊尔江海子南(F4+F10)基底断裂带在中元古代之前是一条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线;SN—NW向基底断裂是上述陆陆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撕裂构造,中元古代在近EW向拉张应力场下选择性激活。盆地北部基底断裂体系形成是不同陆块相互作用的产物,并在后期选择性活化,为研究华北克拉通化和再造过程提供了构造变形的证据。  相似文献   
362.
海南岛不同地形上土壤性质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学雷  陈杰  张甘霖 《地理学报》2003,58(6):839-844
多样性指数长时间以来在生态学领域被用于分析不同生态体的发生规律,本研究将类似手段用于某些土壤性质 (土壤发生层次、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 多样性的分析中,讨论基于海南岛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SOTER),通过对不同地形上土壤发生层次、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等某些土壤性质类别SOTER单元的丰富度指数 (S)、多样性指数 (Shannon指数H') 和均匀度指数 (Pielou E) 的计算,类别多度分布模型的应用,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实现了海南岛不同地形上某些土壤性质多样性分析的数字化表达。  相似文献   
363.
在市局网络拥塞造成传输瓶颈时,应用QoS技术可保证重要业务报文数据获得更高的优先传输权。本文介绍QoS的基本概念、QoS网络的功能及分类形式,并列出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6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地质灾害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三期工程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年总调水170×108m3,经输水隧洞穿越江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上游,解决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本文在对调水区气象气候、水文、地貌、岩性构造等环境背景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西线工程建设中将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如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再造和岸坡变形、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泥石流和严重水土流失、深埋长隧洞的高地温、高地应力岩爆、涌水及碎屑流等。针对这些灾害问题和西线工程目前现状,提出了五点指导性防灾建议。  相似文献   
365.
海南岛土壤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66.
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昆仑山口西的地震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以后,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我国大陆震级最大的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旋即派出地质、地震与大地测量多学科考察队进行现场监测考察,获得了诸多宝贵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2),为认识此次大震的构造类型提供了直接和间接证据,也为研究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孕育和破裂过程奠定了基础.很多研究者(乔学军等,2002;Lin et al.,2003;许力生和陈运泰,2004)根据该地震前后的GPS资料或地震波资料对该地震的破裂机制和破裂过程进行研究,然而,他们的研究结果与地表考察的实测结果有差距.  相似文献   
367.
陈杰  南凌 《内陆地震》1992,6(1):25-38
通过对发生在活动构造挤压区内的Coalinga、El.Asnam、Spitak等地震实例及新疆活动褶皱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活动褶皱的分类、活动褶皱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及其识别。指出同活动断层相似,活褶皱也有粘滑和蠕滑两种形成机制。年轻而快速增长的活褶皱不仅可能是发生地震的地点,其本身也有可能是连续地震的产物。我们称这些具有粘滑机制的活褶皱为地震褶皱;活动褶皱发育的挤压性构造区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危险。地震褶皱则是地震震源的一种“指示构造”。同时作为古地震标志,地震褶皱及其派生的近地表活动弯滑断层和弯矩断层等次生断层,其同震生长和滑动可以提供下伏发震断层的复发间隔及其活动历史;由于逆断型地震其发震道断层的滑动不仅在平面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而且在剖面分布上也存在不均匀性,其量从震源深处向地表有渐小趋势。故主要根据对第四纪地表变形的分析来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在活动构造挤压区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平衡剖面法乃是识别和定量研究活动逆断层,特别是隐伏断层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368.
山东省矿山地面塌陷状况与恢复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问题由来已久,属于一种人为的灾害现象,给矿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及生态平衡等方面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文章论述了矿山地面塌陷的危害,划分了地面塌陷类型,建立了山东省地面塌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关查询系统,以便及时了解全省矿山地面塌陷的分布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69.
回顾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的初创、奠基、发展3个主要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系统架构、技术特点和设备配置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认为中心初创时期主要实现了单机到网络时代的跨越,奠基时期主要实现了网络到高速网络的跨越,发展时期主要实现了高速网络到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跨越。基于上述3个跨越,中心具备了强大的科学计算、数据库管理、存储备份、核心机房保障和运行维护能力,能够保障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在总结目前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大数据快速处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存储管理、大数据异地容灾和大数据快速发布能力的未来建设展望,说明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70.
胡应龙  陈杰 《测绘通报》2015,(12):88-92
近年来,大型空间信息系统用户交互数据、业务监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不断增长。高效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管理、迅速准确的检索、简便可靠快速的扩展已成为地学信息科学和水利业务应用领域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NoSQL和全文检索技术,在江西省水利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践中基于MongoDB和Lucene开源软件库设计实现了OGC Web地图服务瓦片数据的存储管理、海量空间矢量数据和元数据的全文检索。平台建设完成后大幅提升了数据库管理和检索的效率,达到了100万条记录模糊检索毫秒级响应的目标,较好地实现了海量水利数据的管理,具有良好联通性和互动性、地理数据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期望能以此为基础带动江西省水利信息的交流融合,促进江西省水利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