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3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篇 |
大气科学 | 135篇 |
地球物理 | 537篇 |
地质学 | 592篇 |
海洋学 | 147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34篇 |
自然地理 | 10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6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4篇 |
1936年 | 4篇 |
1926年 | 4篇 |
192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Anabat地盾是西伯利亚地台结晶基底的北部外露,由两种主要变质杂岩构成。2.7Ga的太古宙Anabar麻粒岩杂岩含有火山成因的紫苏斜长片麻岩和变基性岩,在某些地段含有石榴片麻岩(变杂砂岩)和变质碳酸盐岩。这些岩石遭受褶皱变形形成狭窄线型,有时呈龙骨状的褶皱,这些褶皱带宽1~5km,长10~25km,走向NW-N,倾向E-NE构成一组均匀褶皱组合,表明了由E-NE向W-NW向的区域挤压作用。 1.9Ga的元古宙Lamujka杂岩占据了地台区面积约五分之一,这是由10~30km宽的断层带对麻岩的转变而成的。最初阶段形成了角闪岩相变余麻粒岩;第二阶段形成混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Namaqua活动带的构造和地层背景的重新评价,我们把该活动带再分成(图1)不同的岩性和构造地体(根据Coney等人的概念,1981) 该活动带的东部向北东方向延伸,它也可以再分。在所划分的地体中,大多数都以大型剪切带为界,并且经测定,一些地体甚至有100km长的位移。在此提出的Aggeneys地体的构造演化就卷入了巨大的水平滑移(与垂向构造运动相反),而这一运动主宰着南非Namaqua活动带的元古宙构造演化。非洲在元古宙时期也肯定有板块构造作用在活动。在角闪岩相的Aggeneys地体(图1)中,主要构造为向南倒转的褶 相似文献
73.
喀斯特水文学有多方面都值得深入地和分别地研究。碳酸盐岩石对水文体系之上或其内部天然作用的不同敏感性,导致了环境方面的很大变化,其中很多直接地或间接地与渗透性有关。单一的研究已多样化了,对显著的喀斯特环境及其有关的水文学特征的局部区域描述已是常见的事了。喀斯特过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并没有集中起来从全国和全世界范围内的岩溶环境的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通常出现在喀斯特地区的实际问题起因于如下几个方面:(1)预报性差,而且水源分布不均匀;(2)没有足够的土壤;(3)缺少常年性河流;(4)地基不稳定;(5)不可靠的废物处理环境。所有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与喀斯特地区的各种渗透性有关,喀斯特地区的天然水均衡可能已被人类的活动干扰了,故应将它加到环境影响的问题中去。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导致:(a)在世界范围内对喀斯特景观进行系统地描述,从而对常见的和似乎异常的特征进行鉴别和分类;(b)对过程进行更广泛地研究,以显示出各种景观的形成过程是如何进行的;(c)把科学知识应用于土地和水管理的方案以及各种喀斯特地区的基本原理之中。对喀斯特地区关注的不断增加是有道理的,而且进一步的研究将使人类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地区。 相似文献
74.
<正> 引言碳氟磷灰石(海相磷灰石)包括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海相沉积磷酸盐矿床中,这些矿物是在正常海水补充了磷酸盐的情况下合成的。Martens和Harress(1970)经过实验证明,海水中的镁限制了磷灰石的沉淀。Natlan、Lucas和Atlas(1976)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Martens和Harriss发现海水中非均质磷酸盐沉淀在前8个月并无结晶作用发生;无独有 相似文献
75.
<正> 前言对金属硫化物分解产生的硫气体进行分析,可应用于隐伏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探工作中。有数名勘探人员报道了硫化物矿化地区H_2S和SO_2的野外测量成果,但由于它们省略了分析过程中的全部细节,所以对其进行评价是困难的。同H_2S一样,对硫化物矿化和地热地 相似文献
76.
这篇文章回顾了在过去和现在的地震学研究中绘制芬诺斯坎以及邻近地区浅部地壳和软流圈横向非均匀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这里所获得的大多数的成果是由覆盖于 OSLO 地堑北部的大点距的 NORSAS排列中所得到的高精度的数据推导来的。这一排列所布置的区域已经用了新的 P 波旅行时间和振幅分析技术极详细地绘制了地震剖面图。在 OSLO 地堑区,地震异常曲线同地堑表面的形态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也没有表现出和有关的重力异常有明显的联系。芬诺斯坎岩石圈的整个特征在地震波速度方面有百分之几的波动。还有某些迹象表明在加里东以前的岩石圈同波罗的海岩石圈比较起来是复杂一些的。我们感兴趣的在斯甚的纳维是在亚南部的浅部岩石圈中发现一个十分显著的地震速度异常,估计该区地壳厚度为250km。在 NORSAR—北大西洋,NORSAR—苏联西部和 NORSAR/联合国—南欧之间的波程上,我们已经观察到了深达500公里以上的地幔的横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
小笠原岛弧(Bonin Arc)是一个发育良好的岛弧,与其共生的有一条深海沟、一条活火山链和一个弧后盆地,小笠原岛弧大约有1100km长,南北向延伸,其范围在北纬35°—25°、东经139°—145°之间,前边面临太平洋板块,后边是四国海盆(见图1),在其北端,小笠原弧形成了与东北(Tohoku)弧和Seinan(西南)日本弧之间海沟-海沟-转换断层或海沟-海沟-海沟的三联点的一部分,马里亚纳岛弧沿着小笠原弧线继续向南延伸,小笠原弧和东北弧之间没有明显的地貌界限,但人们凭借相模(Sagami)海槽的凹陷可以推断出来,比起北缘来,小笠原弧的南部边界更不明确。小笠原岛弧作为从北到南的同一形态 相似文献
78.
安大略省Abitibi“绿岩带”以往的黄金生产情况和金的储量估计表明,Kirkland湖—Lardar湖矿区中70%的金矿和Porcupine矿区中60%的金矿产于长英质侵入体内或其附近。然而,长英质侵入体对脉状金矿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加拿大Arrow和Murphy—Garrison矿床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金矿化只限于石英脉周围的黄铁矿化蚀变带,这些石英脉产于侵入体和其周围玄武岩中的裂隙内;2)加拿大Arrow矿床的金矿化产于侵入体中,而Murphy—Garrison矿床的矿化则产在玄武岩中;3)加拿大Arrow矿床中,形成石英的流体至少有两种:早期的流体同时沉淀了方铅矿;晚期的流体使二长岩蚀变,并沉淀了金;4)加拿大Arrow矿床中,二长岩的原生矿物组合和石英脉的液态包体显示出CO_2具高的活动性。这些资料表明:这两个矿床的矿化发生在成矿过程中的晚期,并受构造控制。但这些资料尚不足以确定侵入体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侵入体的形成年龄约为3500Ma,是侵位于巴布顿绿岩带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岩套中年龄老而且规模最大的深成侵入体之一。虽然在许多方面与该岩套中的其它深成侵入体相似,但Kaap Velley英云闪长岩体在化学成分上更富镁铁质,其中以角闪石而不是以黑云母作为主要的镁铁矿。此外,它还富含稀土元素。这些特征表明:仅仅用简单的高度部分熔融来解释该英云闪长岩的成因是不合适的,因为这需要更多的富长英质的奥长花岗岩从同一源岩中分熔出来。所以,不如把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的原始岩浆看作是一种富含镑石、磷灰石等副矿物,并可能溶有CO_2气体相而且被镁铁质物质混染了的奥长花岗质岩浆。英云闪长岩中角内石的晶形和成分与那种认为角闪石是岩体侵入时没有被消化尽的镁铁质的变质火山岩围岩中的角闪石作为捕获晶保存下来的认识相矛盾。因此,可以推断岩浆的混染作用应该发生在岩体侵位以前。可能的形成机制是原始岩浆在深部混入和完全同化了基性的岩石,从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偏基性的岩浆。在这种岩浆凝固时期,由于晶体发生分离并下沉而导致角闪石和角闪石十黑云母质英云闪长岩相的分凝作用。尔后,英云闪长岩浆大约是在3200Ma以底辟的方式侵位于目前所处的位置,而且在底辟作用过程中使与之接触的绿岩带发生变形。同时,底辟作用还改造了岩体本身原始的可能是近于水平的成分分带,其理有的几何图形最好可以解释为是一种由交叉构造线组成的棋盘格子构造。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