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537篇
地质学   592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36年   4篇
  1926年   4篇
  192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role of endosymbiotic diatoms as pro-oxidant stressors in porifera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Antarctic sponge Haliclona dancoi in which the presence of diatoms is influenced by marked seasonal variations during the austral summer. Both chlorophaeopigments and frustules were absent in sponge tissues sampled in early Novemb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ummer and increased from the mid of December with slightly shifted temporal trends. The efficiency of antioxidant defenses in the sponge showed a marked response to symbionts with clearly enhanced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ak of diatoms.  相似文献   
42.
The importance of heavy metal bioavailability on the bioconcentration in aquatic biota is examined. To this purpose, mono-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develop correlations between heavy metal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expected to affect bioavailability, using a database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biota and sediment along with the availabl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satisfactory correlations are obtained only when factors that affect bioavailability, such as metal oxides concentration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sediment, a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43.
当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古生物工作者十分重视研究古老的微植物化石,特别对于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的微古植物化石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外貌特征,微古植物可以分成六个主要群落:球状藻(Sphaeromorphida),棱状藻(Scaphomorphida),多面藻(Edromorphida),刺球藻(Sphaerohystrichomorphida),卵形藻(Ooidomorphida)及椭状藻(Ellipasoidomorphida)。并包括几个亚群落和很多  相似文献   
44.
在地球表面观测到的磁场并不具备稳态特征,而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毫秒(微脉动)一直到数百万年(地磁场倒转之间的时间间隔)不等。周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变化与地球的外核起源有关,而当涉及更短一些的时标时,则往往借助于一种外来成因(如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45.
Hest bien clair que toute reponse a cette question, sera du plus haut interet pour les geologues de la Chine, vu que les resultats de la geodesie semblent bien indiquer que la croute terrestre est divisee en plusieurs blocs independants, juxtaposes et equilibres isostatiquement.  相似文献   
46.
(译者加)近年来,全球干旱等现象的模拟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模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GCM中陆地水过程参数化的改进。这种状况促进了陆地水过程参数化的研究。本文对之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首先回顾了GCM中现行的参数化方案,然后讨论了植被覆盖在地-气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以及这方面的研究状况,最后叙述了陆地水过程参数化中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47.
欧亚黄土中古地磁极性界线的地层学解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欧亚黄土中记录的布容一松山极性倒转界线为例,简要回顾近年来对黄土中 古地磁极性界线地层学解释的讨论。研究表明,由于在记录古地磁极性转换时存在不同程度 的“错位”,黄土中所测的极性界线的年代地层意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中国黄土而言,第 8层黄土(L8)中下部或第8层古土壤(S8)顶部测得的布容-松山界线系“错位”的产物,该层位 的年龄应老于 0.79MaB.P.对黄土中测得的Cobb Mountain极性事件界线进行地层学解释, 推论蓝田猿人化石层位的年龄1.2MaB.P.  相似文献   
48.
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状天青石的交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收集大量菊花石标本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镜下鉴定及X射线衍射分析,识别了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假象内矿物的成因类型,建立了矿物交代序列,并通过对菊花石假象内各种矿物成分的电子探针分析和对交代方解石,脉方解石及其围岩的氧,碳同位素分析,探讨了菊花石交代过程中的成岩环境,合理地解释了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和栖霞组内海泡石的成因。  相似文献   
49.
以位于三峡库区的龙门河森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综合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和几何光学模型,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森林结构参数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研究区地面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高光谱数据和混合光谱分解法,获得反演几何光学模型所需的四分量参数,根据背景光照分量与森林植被冠层各参数间的关系,反演得到森林冠层郁闭度及平均冠幅的定量分布图,并利用37个野外实测样本进行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50.
宝鸡簸箕山滑坡地震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宝鸡簸箕山滑坡是宝鸡市区的一个大型滑坡,危及许多市民及建筑的安全.为进一步了解滑坡体的细微结构及其滑面形态,中奥双方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对簸箕山滑坡进行了地震勘探.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勘探测线布设、各条测线的勘探及分析、解释结果,为该滑坡的科学治理提供了背景性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