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59篇
  免费   12076篇
  国内免费   15989篇
测绘学   3591篇
大气科学   14656篇
地球物理   17145篇
地质学   33223篇
海洋学   7941篇
天文学   3306篇
综合类   7547篇
自然地理   8015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95篇
  2022年   2563篇
  2021年   3025篇
  2020年   2600篇
  2019年   2884篇
  2018年   3537篇
  2017年   3275篇
  2016年   3755篇
  2015年   2998篇
  2014年   3795篇
  2013年   3723篇
  2012年   3505篇
  2011年   3655篇
  2010年   3714篇
  2009年   3782篇
  2008年   3365篇
  2007年   3239篇
  2006年   2691篇
  2005年   2523篇
  2004年   2008篇
  2003年   2067篇
  2002年   1997篇
  2001年   1929篇
  2000年   2356篇
  1999年   3455篇
  1998年   2911篇
  1997年   3003篇
  1996年   2646篇
  1995年   2340篇
  1994年   2106篇
  1993年   1833篇
  1992年   1458篇
  1991年   1113篇
  1990年   822篇
  1989年   777篇
  1988年   705篇
  1987年   457篇
  1986年   378篇
  1985年   271篇
  1984年   201篇
  1983年   167篇
  1982年   174篇
  1981年   120篇
  1980年   104篇
  1979年   80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24篇
  1958年   5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81.
太平洋中部表层沉积物镁铝含量比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士三 《台湾海峡》1990,9(3):244-250
本文根据中、日调查资料,研究了太平洋中部表层沉积物镁铝含量比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82.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883.
黄海、东海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海和东海,连同渤海,是面积广阔的陆缘海,绝大部分区域的深度不超过160m,超过200m的深水区范围很小,东海平均深度370m,黄海平均深度44m ,渤海只有18m。黄海、东海的海底地形、海流系统和水团结构都相当复杂。强大的高温高盐黑潮暖流水和以长江为主体的低盐冲淡水占主导地位。北部的黄海冷水则是在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夏季低温水团,而台湾暖流和黄海暖流对局部海域水文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黄海和东海海域的底栖动物区系性质。此外,海底沉积物结构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对底栖动物的组成和分布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不同种的分布式样明显地反映了粗、细、软、硬底质的分布轮廓;而有些底内动物的活动又对沉积物的物理纹层和化学特点产生一定的影响。 黄海、东海底栖动物种类很多,有的种数量很大,不少种(虾类)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渔业捕捞对象,或是经济鱼虾的天然饵料,有些又可作为水团、海流的指示种,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生物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根据多年调查资料,系统反映中国东部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的概貌和生态特点,内容包括种类和群落组成、分布及其与水文和沉积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4.
关于控制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因素,六十年代以来文献陆续有所报导.在海水体系中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固定作用的研究,较早期的有Chester(1965)的伊利石吸附海水中钴和锌的研究.近五年来又见有Rermers[1]、Murray[2]、Meyers[3]、O'conner[4]、Weijden[5]以及Robin[6]等进一步分别探讨了粘土矿物对重金属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吸附能力及吸附动力学等问题,其中有的还提出了吸附作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885.
本文应用海洋围隔生态实验研究了浮游植物对石油烃污染物生物富集动力学过程 ,提出了“水相差法”测定海洋浮游植物体内石油烃浓度 ,以及包括石油烃挥发和生物生长等影响因素的石油烃生物富集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得到了海洋浮游植物对 0 #柴油 WAF中正构烷烃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 kup,kel和 BCFPOC,结果与 Kováts色谱保留指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与利用生物分析平衡法测定的文献数据基本一致。本模型及实验方法简便可靠 ,可在现场实验中广泛应用 ,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多介质环境模型和生态动力学模型 ,用以研究石油烃污染物中正构烷烃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86.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the Pacific basin since the 1950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 decrease (increase) in tropical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 spin-up (slow-down) of the Pacific Subtropical Cells (STCs). STCs are shallow wind-driven overturning circulations that provide a pathway by which extratropic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can impact the equatorial Pacific thermocline and, through upwelling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tropical Pacific SST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is observ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STs and STCs is absent in coupled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of the late 19th–20th centurie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what causes this relationship to breakdown and to what extent this limits the models’ ability to simulate observed climate change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se questions we first show that the NCAR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s simulation of observed climate change since the 1970s has a robust signal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that bears a close resemblance to observations. Strikingly, absent is a robust signal in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upled model may be reproducing the observed local ocea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forcing but inadequately reproducing the remote STC-forcing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due to the underestimate of extratropical winds that force these ocean circulations. These conclusions are found to be valid in five different coupled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of the late 19th–20th centuries (CCSM3, GISS EH, GFDL CM2.1, CSIRO-Mk3, and HadCM3).  相似文献   
887.
研究表明,南海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中主要含有C_9—C_(30)一元饱和脂肪酸,其中n-十六酸含量占脂肪酸组分的40%以上。单烯和二烯酸的含量较低,缺乏多烯酸及前列腺素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少量二元酸类、4-及5-羰基羧酸,其中后两者是首次在红藻中发现。南海细基江蓠的脂肪酸组成特征与南海海域水质较清、光照充足及水温较高等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88.
王寿景  李立 《台湾海峡》1993,12(4):303-311
本文根据历史水文气象资料,用条件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厦门港水动力因素低频波动特征并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表明,低频波动清楚地表现为水位和表层盐度的波动。厦门港水位的低频波动主要源自平潭站的水位波动,风的贡献是次要的;条件谱分析了难以描述表层盐度低频波动和九江径流波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89.
本文根据1949~1989年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影响东海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在东海的活动相当频繁,特别是7、8、9三个月;热带气旋逐年出现个数有明显的年际波动和季节性变化;进入东海的热带气旋大致分为七类路径,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对东海沿岸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灾情以具体实例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90.
以苯酚和4—溴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一种尚未见文献记载的新化合物——4—溴苯甲酸—2,3,4,5,6—五溴苯酯,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苯酚的全溴化。此产物可望在阻燃剂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