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地幔地震的各向异性主要归因于橄榄石的优选方位,不同的橄榄石优选方位模式可以作为上地幔不同动力学作用的指示剂。不同应力和含水量条件下的高温变形实验已经确定出五类橄榄石组构模式(“A”型、“B”型、“C”型、“D”型和“E”型)。本文运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来自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橄榄石进行了优选方位测定,不同变形程度的橄榄石均显示了[100]轴近垂直于面理和[001]轴近平行于线理的特征,为“C”类组构模式,可见组构类型与变形程度没有关系,并且橄榄石组构所显示的NW向SE的剪切指向,与围岩-正、副片麻岩中形成于折返过程的石英优选方位所显示的SE向NW的剪切指向完全不同,说明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C”类组构是折返前形成的。结合橄榄石结构水的测量和已有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形成的温压条件,推测该组构形成于含水俯冲带中,认为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原岩来自于高含水的上部地幔楔碎块,与俯冲的陆壳物质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并最终折返至地表。  相似文献   
32.
西藏南部郎杰学群碎屑物质来源的古水流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160°和南西190°~210°两个方向。这一分析结果为郎杰学群沉积物来自北边(未知块体)而非印度次大陆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3.
我国利用IKONOS卫星影像制作1:5000正射影像图主要是集中在研究领域。惠州市国土资源局于2004年2月利用IKONOS卫星影像制作覆盖惠州市辖区1.2万平方公里的1:5000正射影像图,项目由广东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承担。大面积的测区利用IKONOS卫星制作1: 5000正射影像图在国内还属首次。本文探讨该测绘工程的实施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4.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and analyzes several points of similarity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xt of forecasting in the social and natural sciences. These include: the limits of identities or universal laws as a basis for forecasts; the corresponding need for simplifying 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s of one or more of the variables that enter into identities; various sources of uncertainty about parameterizations; intrinsic limitations on predictability or forecasting accuracy in large-scale systems; the need for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model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exogenous variables and/or parametric structures; problems of model linkage;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forecast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lines of inquiry are made in each case. Several of these are such that they can benefit from a sharing of experience and expertise across disciplinary lines.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in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IC2 Institut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in part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umber SES-8411702. However, the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e paper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ose of the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We appreciate the advice and comments of Jesse H. Ausubel, Robert S. Chen, Judith Jacobsen, and Richard C. Rockwell on earlier versions of this paper.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is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35.
关于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共享分类是制定数据共享政策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 提出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探讨建立以数据共享分类为核心的 国土资源数据分类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本文阐述了基于ASP.NET技术的地质资料目录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对其功能和关 键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7.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建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定级方法确定、定级单元大小确定和定级因素/子权重值的生成是关键,且三者都具有不同的确定方法,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决定了系统建立的优劣。本文着重归纳、总结了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定级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最优定级方法、最优网格单元大小划分方法和最优因素/子权重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8.
Geodatabase版本控制原理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扩大,多用户并发操作、长事务处理以及历史数据回溯管理成为大型空间数据库的基本要求,ESRI在面向对象地理模型(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通过版本控制为空间数据库的上述要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详细分析了Geodatabase版本控制基本原理,为建立、管理大型空间数据库以及研究开发全新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本文面向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建立基于“3S”的国土资源数据获取、更新、管理、交换与应用的技术体系,通过应用示范研究,形成实用、可推广的技术流程和应用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S”的技术体系,以其精确的空间定位、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满足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0.
基于OFDM核心技术的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具有4G技术的特点。与3G和WiFi无线通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高速率、大容量数据传输优势。本文就基于WiMAX的地质灾害应急通讯系统的几种技术方案加以详细论述,说明WiMAX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