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530篇
地质学   1315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228篇
综合类   278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is paper has reported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40Ar/39 Ar dating to orthoclase from Qitianling granite. The resultant plateau ages yielded by three orthoclase specimens 2KL-17, 99LQ-2 and 2KL-31 (Note: The last one was taken from the part of granite which had been attributed to Cailing super-unit of the Indosinian Period by the former researchers) collected from the said granite are (139.57±2.79) Ma, (140.55±2.81) Ma and (144.91±2.90) Ma respectively. The above-mentioned ages represent the closed 40Ar/39 Ar age of the orthoclase. The consistency in age dating results, the similarity i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ock textures, and the NW-SE orientation of orthoclase phenocrysts almost throughout the granite,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rong super-unit and the Cailing super-unit that form the main part of the granite, suggesting that they are products of comagmatic conjugate differentiation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This paper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Qitianling granite and the Qianlishan granite.

  相似文献   
62.
“十五”期间,为了新增水管仪、伸缩仪,丹东地震台对形变观测洞室进行了环境改造,新建了仪器基墩,解决了建造仪器基墩过程中遇到的施工难题,为水管仪和伸缩仪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观测条件。文中介绍的方法对其他台站建造仪器基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本文论述了某污染的工业废物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水化学方法、环境同位素技术(地下水中氚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单孔示踪技术等同位素水文学领域中的新方法对区内地下水的活动条件以及填埋场场址区分布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和第三纪红层孔隙-裂隙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测量并确定了填埋场下部地下水的流速及流向。研究结果表明场区地下水的运动与地表水无直接水力联系。污染的工业废物填埋后不会通过地下水的迁移造成对地表水的污染,进而证实填埋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处置污染的工业废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4.
Using a theoretical model describing pulse shapes, we have clarifi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observed puls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imescales, such as the angular spreading time, the dynamic time as well as the cooling time. We find that the angular spreading timescale caused by curvature effect of fireball surface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falling part of the observed pulses, while the dynamic one in the co‐moving frame of the shell merely contributes to the rising portion of pulses provided the radiative time is negligible. In addition, the pulses resulted from the pure radiative cooling time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exhibit properties of fast rise and slow decay (a quasi‐FRED) profile together with smooth peaks. Besides, we interpret the phenomena of wider pulses tending to be more asymmetric to be a consequence of the difference in emission regions. Meanwhile, we find the intrinsic emission time is decided by the ratios of lorentz factors and radii of the shells between short and long burs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symmetr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ng GRB pulses may occur in the regions with larger radius, while the short bursts could locate at the smaller distance from central engine. (© 2007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65.
陆林  邓洪波 《地理科学》2019,39(1):12-21
系统梳理了节点-场所模型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模型分析枢纽地区节点与场所发展特点、探究枢纽地区类型特点、预测枢纽地区发展潜力等方面。基于高速交通网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出未来节点-场所模型应用研究的重点方向:开展不同类型交通枢纽地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协同作用研究,探索旅游地空间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平衡发展路径,探究不同要素流网络中节点城市的节点和场所协同发展,揭示节点-场所模型视域下地域空间演化的特征与规律,构建跨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通过加强节点-场所模型的应用研究,有利于优化地域空间结构,提升地域空间功能,丰富地域空间发展的理论研究,对制定地域空间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6.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弧形构造区(105deg;~107deg;E,36deg;~37.5deg;N)的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研究区内东西宽约160 km、深约60 km范围的地壳电性细结构. 结果表明: 研究区呈现南西——北东的带状分布特征. 由南西——北东可分为6个电性区块,依次为西吉盆地(Ⅰ)、西、 南华山隆起(Ⅱ)、兴仁堡-海原盆地(Ⅲ)、中卫-清水河盆地(Ⅳ)、中宁-红寺堡盆地(Ⅴ)和鄂尔多斯西缘带(Ⅵ). 各区块在平面上呈北西撒开、 南东收缩的ldquo;扫帚状rdquo;形态;弧形构造区弧顶附近构造完整、规模大,自弧顶向北西、南东两端构造规模逐渐减小. 地表到深度10 km左右,西、南华山隆起和鄂尔多斯西缘带呈高阻特性,西吉、兴仁堡-海原、中卫——清水河和中宁-红寺堡4个盆地的电阻率较低且呈盆地凹陷形状. 其中兴仁堡-海原盆地电性基底最深,显示为南西深北东浅的ldquo;簸箕状rdquo;起伏形态. 研究区发育不连续的壳内低阻带,与该区中、强震活动密切相关. 1920年海原大震区存在明显的电性结构差异,震区南西侧和上部区域为相对高阻,北东侧和下部区域为相对低阻.   相似文献   
67.
邓占球 《极地研究》1995,7(3):67-73
本文报道了采自南极乔治王岛东部梅尔维尔半岛的非造礁珊瑚化石:Flabelum(Flabel-lum)rarisentatumRoniewiczandMorycowa,从其产出的层位表明,在晚第三纪中新世的时期中,在南极洲已有分布  相似文献   
68.
三峡库区作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有关构造特征与滑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同局部构造上多个滑坡个体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很少。在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研究现状,以作辑托背斜和巴东断裂为研究重点,对局部构造与滑坡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滑坡发生与局部构造类型及河流切割局部构造的部位相关,不仅体现于对单个滑坡的控制,更体现在对整体岸坡演化规律、个体滑坡演化因果关系的控制上。对研究区而言,滑坡的形成与作辑托背斜构造样式和巴东断裂的反转活动相关,也与长江切割局部构造位置相联系,使滑坡类型在局部地段发生根本性转变,表现出岸坡破坏发展空间演化过程有很强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1998年4月19日发生在北海市银海区侨港、咸田、西塘等镇的一次飑线天气过境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风的垂直切变及物理量场、能量场的诊断分析,探讨这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进行了活断层探测,发现郯庐断裂带主干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继承了晚第三纪以来的主要构造活动特点,仍是这一区域的主导性构造. 西支KL3断裂由多条高角度正断裂组成,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受到一系列错断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的北东或近东西向断裂的切割;东支龙口断裂由两段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沿断裂带不但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断错活动,而且还发育北北东向晚第四纪生长褶皱,表现出明显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活动特征. 在山东陆地区也发现了与龙口断裂相对应的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段由一系列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 从安丘向北至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东支活断层构成了一条右旋单剪变形带,每一个次级活断层段相当于带内理论上次级压剪面,在第四纪晚期以来仍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