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云南潦浒第三纪褐煤盆地白泡煤成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潦浒褐煤盆地白泡煤在煤层结构、煤岩组分及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对其分类地位和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作者运用煤岸学、煤化学方法及电子显微技术(选区电子衍射SAD及暗场DF方法)对白泡煤显微组分特征、降解组分超微结构和腐植酸组成等做了系统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潦浒白泡煤是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草本—木本植物组合体在中位沼泽环境中形成的推论。  相似文献   
72.
在分析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和其它前兆资料基础上指出,1990年景泰6.2级地震前后甘肃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异常具有变化速率小,起始时间不同步,异常反映的力学性质不一致等特征,其中以异常变化速率小最为显著。该特征与地壳形变及地震活动性异常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分析,认为景泰6.2级地震前甘肃东南部地区出现的群体异常是共和7.0级地震和景泰6.2级地震的区域性前兆,震后该区持续的异常变化反映了强震后大范围内的应力调整过程。甘肃东南部地区构造环境特殊,该地区可能是南北地震带第5、第6强震组的共同调整区之一。  相似文献   
73.
吸附金的重结晶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世柏  吴大清 《矿物学报》1996,16(4):377-381,T001
黄铁矿表面和方铅矿表面对金的硫氢络合方法的吸附特点不同,前者更易于将表面络合态金Au(I)还原成单质金Au(0),且吸附能力一些,经重结重晶实验以后,天然黄铁矿和合成黄铁有面的吸附金均发生了明显的迁移,归并作用,但二者归并的程度不同,方铅矿表面的吸附金则扫并效果不明显,结合矿物表面特征,利用矿物表面缺陷模型和表面扩散模型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并与矿石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4.
不同类型黄铁矿对金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稀溶液状态下的Au的吸附实验,较好地体现了地质热液过程中吸附作用在金矿成矿方面的重要性。黄铁矿与金的硫氢配合物的作用结果截然不同于黄铁矿与金的氯配合物的作用结果。黄铁矿对金的硫氢配合物的吸附是通过表面络合和静电吸附完成的,且不同类型黄铁矿有明显的吸附差异。矿物表面特性及非均匀催化可能在吸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金矿中常见的Au、As和p型黄铁矿三位一体的现象可能与As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有较大关系。而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活动的特征,结果是:地震活跃期为230—250年,平静期为130—150年;喜马拉雅南缘、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强震与本区强震明显相关,喜马拉雅南缘与缅甸北部地区发生强震后本区发震的概率分别为87.5%和66.7%;本区7级地震分带交替发生,最先发生的两个6级地震对预测未来7级地震发震地点有一定意义;中强震在8级地震前不活跃,而在7级地震前比较活跃,且青海北部与西部发生6级地震后,甘肃东南部或甘青川交界有5级地震活动。据此判断本区未来10年内存在发生7级强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76.
对Ag_2S-Cu_2S-PbS-Bi_2S_3四元体系内铋硫盐矿物的类质同象取代类型的研究表明,它共有四种:配对取代Ag(Cu)+Bi=2Pb,简单取代Ag=Cu,Bi(Pb)=Cu和Cu原子填隙(以平衡Bi或Pb为Cu取代时电价差)。研究还给出了体系内10个重要固溶体的成分及结晶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固溶体及铜、银、铅铋硫盐矿物结构特征、共生和共生长关系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分成四个系列:块硫铋银矿、硫铋铅矿、辉铋矿-针硫铋铅矿、贺硫铋铜矿。  相似文献   
77.
吴侃  刘景龙  赵宏权 《世界地质》2003,22(3):274-278
钻井液粘度对气测录井影响较大。对不同钻井液体系在不同粘度下气体检测的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了不同钻井液体系的气测全烃检测对比关系。通过不同体系粘度使用范围的优化,确定最佳粘度值,以天然气检测解释标准为例建立了不同钻井液体系的录井气体检测解释标准。实际应用表明,不同钻井液体系的气测录井资料的校正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田梦  林海  孙跃武  徐衍彬  高平 《世界地质》2003,22(3):279-283
头台油田是构造—岩性油藏。裂缝型、特低渗透是其显著特点,常规注水开发后经常出现严重的油井水淹,造成油田开发低效。本文以头台油田研究为例,认为对于裂缝型特低渗透油田,采用注水吞吐采油技术,通过套管直接向地层注水,利用储层毛管力作用,进行油水置换,实现单井自注自采吞吐采油,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减缓产量递减。适合注水吞吐采油基本条件是岩石润湿性为弱亲水和岩石饱和非润湿相。影响注水吞吐采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吸水状况、微缝发育状况、储层非均质性、注入体积和关井压力等。吞吐采油技术可作为改善裂缝型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种新的模式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9.
羌塘盆地中部隆起的演化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立敏  鲁兵等 《地质论评》2002,48(3):279-283
本文从沉积演化的角度分析了羌塘盆地中西部“冈玛错-西雅尔岗”隆起的演化过程,隆起在晚二叠世处于雏型发育阶段,晚三叠世肖茶卡-中株罗世雀昏时期为定型阶段,白垩纪-新生代为变形改造阶段。每一阶段隆起都控制着不同形式的生储盖组合的发育。隆起周缘具半地堑结构的凹陷是良好的油气聚集带之一。近隆起带北侧的构造层变形强度不大,对油气的后期保存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8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dsorption of ions pb2+, Zn2+ and Ag+ onto mineral surfaces in a mix system show that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adions adsorbed onto mineral surfaces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ir diffusion rates in 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can be fit for the second-order rate equation with good determined coefficients r = 0.800 5—0.979 7. In the near neutral 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exchanged ions K+ and Na+ related to reaction time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fint-order rate equation with r = 0.855 7–0.997 7. Meanwhile, the complex diffusionexchange rate equation is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the ca2 +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as ions Pb2 + and Zn2+ were adions.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ions K+, Na+and Ca2+ release i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adion decrement in solution. This fact may suggest that the complexstion reaction of adions Pb2+, Z2+ and Ag+ with the mineral surfaces was the major reaction process while adions were not entering the phyllosilicate interlayers or CaCO3 lattice to exchange the ions K+, Na+ and Ca2+ at room temperatur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9773206)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Grant No. 960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