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在分析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和其它前兆资料基础上指出,1990年景泰6.2级地震前后甘肃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异常具有变化速率小,起始时间不同步,异常反央的力学性质不一致等特征,其中以异常变化速率小了为显著。  相似文献   
22.
乌鲁木齐河流域季节积雪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志忠  杨大庆 《冰川冻土》1992,14(2):129-133
  相似文献   
23.
北半球50条山地冰川近期的物质平衡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大庆 《水科学进展》1992,3(3):161-165
近期北半球大多数山地冰川的物质平衡为负,冰川普遍退缩,表明北半球气候暖化的趋势.由于区域气候波动和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响应程度)的不同,北半球山地冰川在普遍退缩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24.
乌鲁木齐河源高山区季节积雪的分布及其密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气象站及邻近的1号冰川及空冰斗小流域的近期观测资料,得出乌鲁木齐河源高山区三种地形下季节性积雪深度和密度变化的若干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了动态时变参数多层递阶法的原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具体实施步骤。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时变特性,使内符精度较高,在较小的震级误差范围内一步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该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6.
我国在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我国最近几年发表的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总结,得到了目前国内关于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研究的六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在文章的最后列举了目前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同震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占谦 《地球科学》1998,23(1):59-64
我国大陆地壳进入中生代以来,发生了较其他陆壳更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都是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壳以裂陷作用为主的典型运动,在中生代板块构造的特定时代和以裂陷作用主主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岩浆活动沿断穿骨石圈和地壳的深断裂发生,上涌至地壳地面形成火山岩带和地层格架中的火山岩层,上涌至地壳内部形成壳内流体相央浆房而成为高导层,火山活动是由中生代生成的太平洋板块和我国大陆地壳俯冲,使大陆地壳深  相似文献   
28.
针对油田局域网的特点,利用网络存储技术中的SOCKET编程方法,结合Linux或Unix系统中的常驻进程及输入输出控制技术解决海量地震数据交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实现远程磁带或磁盘数据的读取。对常用的地震数据SEGY格式及其存储特点进行分析,在SEG-Y格式的地震数据的读写技术中,采用位运算的方式解决移位及浮点数的读写操作。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远程海量地震数据的存取,位运算方法提高了地震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  相似文献   
29.
吴琼  葛大庆  于峻川  张玲  李曼  刘斌  王艳  马燕妮  刘宏娟 《测绘学报》2022,51(10):2046-2055
全面识别和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重大实际需求。目前,基于InSAR技术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用于广域尺度下地质灾害隐患智能识别应用效果与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本文基于Stacking InSAR技术获得地表形变相位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检测识别正在变形的滑坡隐患位置与分布,确定显著性形变区边界,探索将上述技术方法推广到一定的广域范围和动态更新数据集。结果显示,测试数据集显著性形变区平均识别精度为0.69,召回率为0.67,F1 score为0.67,动态更新数据集识别精度为0.85,召回率为0.58,F1 score为0.68。研究表明,本文方法在广域地灾隐患识别中具有应用可行性,可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0.
Liu  Dongmin  Wang  Daqing  Du  Guoming  Yuan  Shuai  Yu  Chang  Zhao  Meng  Fang  Li  Fu  Yuchen  Zhang  Weiqian  Liu  Huimin 《Water Resources》2022,49(4):733-742
Water Resources - Following sponge city concept, taking Qunli New District as study object, and planning water-saving green space system (WGSS) that can use rainwater resources. GIS and ArcHyd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