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80篇
  免费   5969篇
  国内免费   8591篇
测绘学   3885篇
大气科学   8606篇
地球物理   12154篇
地质学   26989篇
海洋学   4861篇
天文学   2972篇
综合类   5278篇
自然地理   5295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574篇
  2022年   1487篇
  2021年   1762篇
  2020年   1399篇
  2019年   1656篇
  2018年   6087篇
  2017年   5267篇
  2016年   4161篇
  2015年   1903篇
  2014年   2158篇
  2013年   1959篇
  2012年   2817篇
  2011年   4525篇
  2010年   3918篇
  2009年   4088篇
  2008年   3505篇
  2007年   3835篇
  2006年   1362篇
  2005年   1417篇
  2004年   1296篇
  2003年   1305篇
  2002年   1139篇
  2001年   982篇
  2000年   1130篇
  1999年   1496篇
  1998年   1218篇
  1997年   1132篇
  1996年   1046篇
  1995年   912篇
  1994年   788篇
  1993年   717篇
  1992年   567篇
  1991年   454篇
  1990年   330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273篇
  1987年   151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2篇
  1958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云南楚雄龙川江流域上游的水库建设和河道渠化等工程改变了河谷盆地、缓坡、农耕地、河道、间歇性河流湿地和季节性溪流的地形和水文条件,曾经支持健康河流生态系统的间歇性湿地大面积退化,导致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植被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通过调查和评估龙川江湿地,分析间歇性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的轨迹,确定修复目标、参考模型和技术路线,并制定湿地管理计划,旨在恢复健康的河流湿地环境。在湿地修复措施方面,挖掘和重新连接关键生态属性的湿地斑块,通过间歇性湿地保留雨水和流域的径流水量,实施综合种植计划,在河岸两侧恢复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季节性湿地综合体等。  相似文献   
62.
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北京数字城市要素平台的空间集成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将居住环境的客观指标和居民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北京为典型案例,首先运用因子生态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居住环境类型区,然后采用以居民个体感受作为依据的价值化评价方法,明确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问题,最后总结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北京城区可分为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内城同质性居住区、近郊职住混合区、近郊高密度居住区、远郊职住混合区和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等六类居住环境类型区,其空间结构同时体现了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等特征。居民对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从内城到郊区满意度逐级降低。最后提出改善北京居住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基于1954-2010 年疏勒河干流出山径流量、2000-2010年流域内灌区水资源供应量、灌区农作物种植类型、农作物及林草地面积等资料,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疏勒河径流量对绿洲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洲受径流量变化影响显著,若出山径流量按1954-2010 年变化趋势增加,绿洲面积、农业产值、生态效益将有不同程度增加; 若出山径流量减小,绿洲面积、农业产值、生态效益亦相应减小。2020年出山径流量较2010年分别减少5%、10%、15%时,绿洲面积和农业产值相应减小4.5%、8.9%、13.4%。在径流量不变情况下,若普及常规节水,林、草地面积均增加16%以上; 若普及高效节水,林、草地面积均扩大54.7%; 若提高渠系利用率到0.70,林草地面积扩大5%以上,总产值增加5.4%; 若提高渠系利用率到0.75,林草地面积增加12%以上,总产值增加12.2%。  相似文献   
64.
65.
西秦岭北带泥盆纪Nereites遗迹相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秦岭北带泥盆系舒家坝组下一中上部的巨厚陆源碎屑岩系中含有极丰富的遗迹化石,它们可为解释该组沉积环境提供重要信息:(1)由大量典型深水遗迹化石组成的Nereites遗迹相,可与世界各地浊积岩系和复理石相中的Nereites遗迹相进行对比,该遗迹相主要发育在浊流沉积区直至深海平原,其沉积水深最大可超过2000m;(2)舒家坝组的遗迹群落中,除大量属深水型分子外,还见有典型的浅水分子,两种水深性质不同的遗迹组合共生在一个沉积剖面,正是浊积岩系和复理石相才具有的独特分布特征;(3)根据沉积层序和遗迹组合的对比确认舒家坝组不存在风暴岩。  相似文献   
66.
太白山土壤特性及氧化铁发生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随海拔的降低,秦岭北坡中山区森林土壤因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高海拔地区发育的酸性湿润雏形土酸度较高,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与之相比,低海拔地区发育的简育湿润淋溶土有机质含量下降,但结构复杂,土壤具有粘化层。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特殊的有机质组成促进了纯针叶林土壤中硅酸盐矿物的溶解,释放出氧化铁并使之螯迁至土壤B层富集。环境因素决定了土壤酸度、有机质等特性,也影响土壤氧化铁的组成和分布。土壤粘粒含量与土体游离氧化铁含量显著相关,剖面铁的游离度与氧化铁全量无关,只与土壤发育程度有关。太白山北坡中山区土壤处于脱盐基富硅铝化的风化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67.
首先从人口、经济、用地3个维度综合考察武汉市增长与收缩的全貌,并采用县区及街道2个尺度的数据定量描述了武汉市增长与收缩的特征与空间格局,发现武汉市下辖青山区、硚口区、汉阳区和蔡甸区存在局部较严重的收缩现象,空间上形成集聚,形态上呈“穿孔式”。进一步以青山区为案例,着重从资本视角探讨发生局部收缩的内在机制,发现其存在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但局部收缩的主因是资本从产业部门的“逃逸”。  相似文献   
68.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creased tourism around Nainital Lake in the Kumaun Himalayan region in north India has raised concerns about sediment and water pollution. Lead-210 dated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lake represent ~95 years of accumulation and yield a mean sedimentation rate of ~4.7 mm year−1.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percent N and S and their atomic C/N and C/S ratios, stable isotopes (δ13C, δ15N, and δ34S), and specific biomarkers (n-alkanes and pigments) were measured in the core. Organic matter is primarily derived from in-lake algal production and TOC flux varies from 1.0 to 3.5 g m−2 year−1. Sediments are anoxic (Eh −328 to −187 mV) and have low (0.10–0.30 g m−2 year−1) N, but high (0.37–1.0 g m−2 year−1) S flux. Shifts in δ13C, δ15N, and δ34S suggest in-lake microbial processes dominated by denitrification and sulfate reduction. The sediments are dominated by short-chain hydrocarbons with low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values. The pigments indicate a gradual shift to cyanobacterial domination of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 Despite an increase in external input of nutrients, the trophic state of the lake has remained largely unchanged, and the perceived human-induced impacts are limited.  相似文献   
69.
The level of Kluane Lake in southwest Yukon Territory, Canada, has fluctuated tens of metres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Contributions of sediment from different watersheds in the basin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were inferred from the elemental geochemistry of Kluane Lake sediment cores.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ganic material and oxyhydroxide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redox fluctuations in the hypolimnion of the lake. The data reveal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mate and river discharge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A period of influx of Duke River sediment coincides with a relatively warm climate around 1,300 years BP. Discharge of Slims River into Kluane Lake occurred when Kaskawulsh Glacier advanced to the present drainage divide separating flow to the Pacific Ocean via Kaskawulsh and Alsek rivers from flow to Bering Sea via tributaries of Yukon River. During periods when neither Duke nor Slims river discharged into Kluane Lake, the level of the lake was low and stabl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developed, with anoxic and eventually euxinic conditions in the hypolimnion.  相似文献   
70.
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婷  张威  刘光琇  陈拓 《中国沙漠》2018,38(2):329-338
荒漠生态系统占地球陆地面积三分之一,是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部分。荒漠干旱高温、缺乏植被、UV辐射强,曾被认为是没有生命的地方。然而在这恶劣环境中却蕴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资源,尤其是荒漠土壤富集了大量微生物。微生物参与和主导整个荒漠生态系统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对于调节重要生态过程、修复和稳定荒漠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对其的研究生态学意义突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功能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微生物与植物、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旨在充分了解荒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总结对荒漠微生物生态认识的不足,为荒漠微生物生态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