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211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土地沙化问题的存在,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夏津县黄河故道风蚀沙化地的发育现状、危害程度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2.
数据库系统的通用框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一种数据库系统的通用框架设计和实现方法,对于任何一种C/S模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就可以自动构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框架和系统管理模块,程序员只关心具体的业务模块即可。该方法大大缩短基于C/S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项目开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3.
山东省两次暴雪天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地基GPS/MET遥感大气水汽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采用诊断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09年11月11 12日和2010年2月28日两次暴雪天气的水汽、热力、动力条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雪都是受高空槽影响产生的,700hPa附近有较强的偏南气流向暴雪区输送暖湿空气,整层大气高湿近于饱和,中低层有逆温,整层温度≤0 C;暴雪产生在700~500 hPa槽前西南气流前部、850 hPa东北风与东南风辐合的区域,近地面层都为东北风。(2)不同点是,前次暴雪过程中低层先有冷空气影响,然后中高层暖湿气流北上,中低层能量低,以稳定性降雪为主,持续时间长;后次暴雪过程中,先是中低层暖湿气流北上,而后强冷空气从低层锲入,低层形成低涡,地面形成气旋,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对流发展,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短。(3)暴雪期间GPS/MET水汽监测的可降水量在20 mm左右,对降雪量有一定的指示性。加密自动站观测中温度0C线是雨、雪的分界线,有助于判别降水的形态。  相似文献   
54.
刘贵玲 《贵州气象》2010,34(5):47-48
通过分析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法律依据及重要意义,分析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5.
利用济南观测站的探空、涡度、地面资料和CINRAD/SA雷达产品,对2004年6月24日发生在山东西部地区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暴低层存在中尺度辐合现象,风暴前侧的入流依靠后部低层冷空气池的向前推进而得到支撑,产生逆环境风切变方向的主上升气流区;中层为双涡旋结构,这种深厚的内部涡旋结构可与环境风相持,形成近似刚体的风暴柱,环境风绕风暴而过,不会吹穿风暴,有利于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成熟阶段表现为超级单体结构特征并伴有中气旋;三体散射(TBSS)出现在中高层,TBSS出现10~15 min后地面出现大冰雹,TBSS消失后维持10~20 min的降雹。  相似文献   
56.
刘琳  于卫东  刁新源 《大气科学》2008,32(5):1083-1093
大气环流的变异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事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风场旋度分量和散度分量角度出发,利用观测资料和大气环流模式,对IOD事件发生时热带印度洋海区上空的大气环流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出风场不同分量在IOD事件期间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大气环流系统在IOD事件期间,旋度分量和散度分量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一阶斜压形式,而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对称分布特征。对低空(850 hPa)来说,无辐散流函数距平场在IOD事件正位相期间表现为关于赤道对称的一对反气旋式环流;无旋度分量在IOD事件正位相期间的响应表现为东印度洋辐散、西印度洋辐合;大气环流的两种分量场均可以在赤道印度洋地区产生距平意义下的纬向东风,正是这种形式的距平东风使得IOD事件依靠海气系统正反馈机制得以维持和发展。而高空(200 hPa)大气环流形式刚好与850 hPa相反。  相似文献   
57.
TiO2光催化降解微污染水中腐殖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TiO2光催化法处理微污染水中腐殖酸的规律,利用悬浮状的TiO2颗粒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催化降解含有腐殖酸污染物的水样,设计正交试验研究pH值、TiO2的投加量、腐殖酸溶液初始浓度、曝气量和温度等对腐殖酸降解效果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pH=3.5时,TiO2的投加量为1.0 g/L、曝气量为0.12 m3/h、温度为18℃时,最佳有机物降解效果为96.83%;TiO2光催化法对微污染水中的腐殖酸能够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58.
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平原沧县台拱带之献县断凸,利用其地下蓟县系岩溶裂隙热储层热水开展中低温地热发电与综合梯级利用研究。地热发电装机容量280 kW,采用ORC向心透平膨胀技术,系统工质为R245fa。分别于2018年2月4—6日(冬季)、2018年3月6—16日(春季)进行两次试运行,累计发电时长274h,累计发电量36956kWh,平均发电效率9.1%,最高10.4%。发电效率高于我国已有中低温地热发电项目,在目前国际中低温ORC地热发电项目中处于较高水平。试运行期间发电机组整体运行效果较好且运行稳定,冬季地热发电机组运行效果好于春季。科研基地建设完成后,将进行发电、供暖、地热生态园三级利用,按照90~95/25℃的地热水热能潜力,综合发电供暖两级利用计算能源综合利用率将达70%~76%。  相似文献   
59.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trend of water quality in Dongping Lake after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peration as well as to ensure the safe usage of the water receiving area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water delivery in different hydrological seasons. Then,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state index method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were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nutrition, and health risk of Dongping Lake wat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Dongping Lake water still met level Ⅲ (light pollution) no matter before or after water delivery. The nutrition state was improved from light eutropher before water delivery to mesotropher after water delivery. The health risk level was reduced from high-medium before water delivery to medium level after water delivery. In summary, the operation of the eastern route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s beneficial for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of Dongping Lake.  相似文献   
60.
张家口地震台和兴隆地震台地脉动信号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和兴隆2个台站的数字化地震仪连续1年,每日02~03时的地脉动记录,计算功率谱和自相关函数。结果发现兴隆台脉动谱中有4个比较突出的峰值,分别为0.3Hz、3Hz、8Hz、15Hz,张家口台只有3个峰值0.3Hz、3Hz、15Hz。兴隆台UD向的自相关函数呈现出一种比较典型的“红噪声”形态,EW向则呈现出负相关特征,认为可能是只作用于水平向的倾斜脉动的影响。小幅度的仪器干扰信号无论从脉冲标定还是地震波形中都很难发现的,而对脉动进行谱分析则很容易分辨。兴隆台和张家口台地脉动卓越周期时间曲线,基本集中在0.3秒,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