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984篇
测绘学   470篇
大气科学   368篇
地球物理   482篇
地质学   1726篇
海洋学   449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河北东北部兴隆煤田区逆冲构造的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煤田及邻区的逆冲构造系基底卷入变形的厚皮逆冲构造,并具有典型的断坪-断坡式几何学结构.断层上盘逆冲方向指向NNW,沿着主干逆冲断层发生的倾向位移量约为13.1 km,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变形所造成的局部表层地壳缩短率约32.3%.对兴隆逆冲构造的几何学结构、运动学性质及其地层效应的分析表明,在申家胡同到黄土梁近东西向一线以南的区域,寻找到因逆冲断层作用导致的隐伏煤田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主干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大面积陡立乃至倒转的特征,更容易用断展褶皱,尤其是三角形剪切断展褶皱模型做出合理解释.该逆冲构造主要逆冲断层的上、下盘盖层岩系不整合于基底结晶变质岩系之上,地层序列发育完整而且可以一一对应,不存在沿着相对软弱层发育的大规模逆冲断层之断坪,因此,将该逆冲构造作为区域上承德逆冲构造的根带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992.
新疆北山地区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位于新疆北山裂谷带的中带,岩体形态为相互联通的岩盆状,出露面积约180km~2。由角闪辉长岩、橄榄辉石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斜长岩组成,岩相带呈同心环状展布,相互间呈渐变过渡关系。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为274+4Ma。岩相学、岩石化学、造岩矿物晶体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了非常发育的分离结晶作用。橄榄辉石岩和橄榄辉长岩主要由早期结晶相聚集而成,橄榄石是最初的液相线相,单斜辉石是数量最多的分离结晶相。斜长岩由残余岩浆结晶而成。母岩浆应该是高镁的拉斑玄武岩浆。Nd、Sr、Pb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充分证明了岩浆与围岩之间的物质交换。同化混染作用明显地改变了侵入岩的同位素组成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除斜长岩外,各种岩石的TiO_2、Na:O、K_2O、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丰度均很低,受同化混染作用影响较小的样品的ε_Nd(t)=+6.80,这些特征证明其岩浆源区属亏损型地幔。FeO~*和SiO_2含量证明,熔融作用开始时,源岩为二辉橄榄岩;当熔融作用持续到一定程度时,源岩物质转化为方辉橄榄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明,熔融作用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内。综合各方面要素可以证明,中坡山北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二叠纪期间第四种类型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非线性地球化学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非线性地球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地球化学非线性反应动力学;②矿物沉淀、结晶与生长的非线性动力学;③流体流动-反应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④力学-化学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⑤地球化学循环的非线性动力学或非线性全球动力学。分别总结了上述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地球化学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地下水驱动条件及水资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T1j-T2l)地下水按其构造开放程度、埋藏深度及水化学特征的不同,可明显划分出沉积变质卤水和渗入淋滤卤水两种基本类型,分属两个性质迥然不同的水动力系统,它们不存在规律性的演变现象,不是受统一的静水压力控制而构成,由盆地边缘向内部的区域水动力循环;而是两者各自显示了地静压力和静水压力由高压区向低压区驱动的水动力特征,并控制了盆地海相三叠系盐卤、气藏的分布、富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995.
云南省"倒春寒"灾害性天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倒春寒灾害性天气的标准,对1960~2004年的倒春寒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描述了倒春寒过程的天气特征和造成的严重灾害,发现其中的最严重的倒春寒过程的特征,对倒春寒过程进行了分类,并且提出建立较为统一的倒春寒标准的建议。对云南冷空气过程进行了路径分析,发现云南冷空气路径有4条,它们是:西北路径、北方路径、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而倒春寒过程的冷空气路径主要是北方路径和东北路径,东北路径是云南省最多的一条冷空气路径,而北方路径却造成云南省最强的一次倒春寒过程。  相似文献   
996.
东亚地区夏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6~2001年东亚地区的风场、气压场和对流层顶臭氧浓度观测资料,选取并计算了3种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东亚季风指数,分析了夏季期间上述指数与对流层顶臭氧的相关,从而对东亚地区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1)东亚SMI夏季风指数的强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的对流层顶臭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好;(2)指数EAMI与对流层顶臭氧存在相关,具体表现为在南海热带季风区存在着负相关、在大陆--日本副热带季风区存在正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存在较好的正相关;(3)而在副热带梅雨锋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在热带季风槽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7.
转换型构造及其在江汉盆地前白垩系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具有多旋回发育历史,地史期间始终处于较为复杂的区域构造背景之中,首尾相继但性质不同的两次构造变动之间以及同期异源的构造活动之间,均存在着转换型构造。它们既是承前启后阶段的过渡型产物,又是“居中”状态的折衷型遗迹,具有较为特殊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总结1995年度的预报情况,提出了1996年度全国4个大区的地震活动性水平以及可能的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999.
确定历史地震震级的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将各地地震记载视为各地震台站的记录资料,对照谢毓寿教授的“新的中国烈度表”和李善邦教授的“历史地震烈度五条补充规定”,确定各地遭受地震影响的强度——烈度,用现今地震所造成的烈度分布(影响场)特点进行类比,反推历史地震震级等参数。虽  相似文献   
1000.
1 Concept of transitional field tectono-metallogenesis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systemical elucidating the concept of crustobody, while making ahistoristic-dynamic integrated metal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of the mantle creep-flow andgeothermal energy coacervation-diffusion alternation as the deep dynamic source and mechanismto the evolution and movement of crustobodies (including intrabody and interbody), Chen Guodaproposed the technical terms of transitional field tectono-m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