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北疆地区积雪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北部地区2000-2007年观测的积雪资料分析北疆地区积雪开始时间、积雪结束时间、积雪日数、年最大雪深、积雪期平均雪深和年平均雪深随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和植被的变化. 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增加,积雪各变量变化明显,温度在海拔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植被对积雪各变量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明显. 在北疆区域范围内,纬度变化及温度差异不大,对积雪各变量影响很小;经度对积雪各变量的影响是由空间差异造成的;坡度对积雪变量的影响主要通过空间分布及坡度产生的阴影造成,进而影响太阳直射;坡向对积雪各变量的影响主要由水汽运动方向和太阳光照造成. 因此,在北疆区域内,对积雪各变量的影响程度为海拔>坡向>坡度>植被>纬度>经度.  相似文献   
132.
夏季逐月东亚高空急流异常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1981~2010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夏季东亚季风环流系统重要成员——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强度逐月变化与我国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6~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比各自气候态位置偏南(北)时,易造成6月华南、江南地区降水、7月江淮流域降水以及8月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偏多(少)。本文重点分析2010年6月、2007年7月及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异常时东亚高、低纬度环流特征及其对我国降水影响的物理成因。研究发现:2010年6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在35°N以南。急流轴南侧(北侧)为强辐散(辐合)距平,相应低层辐合(辐散),造成江南、华南地区从低层至高层的强上升运动,配合整层偏西水汽通量距平,为该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2007年7月东亚高空急流位置偏南、强度偏弱,急流月内尺度扰动偏强,使得东亚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性暴雨;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持续偏北、强度偏强,有利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我国四川—重庆地区受副高控制,出现了极端高温干旱天气。  相似文献   
133.
中冈底斯带在早白垩世发生的大规模岩浆爆发事件的成因模式仍然存在争议。对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岩浆岩的野外特征、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岩体主要侵位于142Ma和100Ma,2期岩浆作用均包含中酸性岩体和辉长岩脉体。第一期(约142Ma)岩体属I型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质岩体,第二期(约100Ma)岩体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闪长质岩体。2期中酸性岩体均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并显示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扎布耶茶卡北部第一期花岗质岩体及辉长岩脉为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板片回转引起的岩浆作用;第二期闪长质岩体及辉长岩脉为班公湖-怒江洋壳板片断离的岩浆作用的响应。该研究成果为班公湖-怒江洋的南向俯冲、板片回转和板片断离演化模式提供了岩浆作用证据。  相似文献   
134.
The granitic dykes in the Badu Group,Zhejiang Province,South China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on tectonic setting and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SCB) and the Indochina Block during Triassic.Here we report LA-ICP-MS U-Pb data of granitic rocks from the Hucun and Kengkou which show early Triassic ages of 242 ± 2 and 232 ± 3 Ma,respectively,representing their timing of emplacement.The dyke rocks are enriched in K,Al,LREE,Rb,Th.U,and Pb.and are depleted in Nb,Ta,Sr,and Ti.Th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fractionated REE patterns with(La/Yb)N ratios of 28.46-38.07 with strong negative Eu anomalies(Eu/Eu* = 0.65-0.73).In situ Hf isotopic analyses of zircons from the Hucun granite yielded ε_(Hf)(t) values of-13.9 to-6.4 and two-stage depleted mantle Hf model ages of 1.68-2.15 Ga,which indicate that the magma was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metasedimentary protoliths in the Cathaysia Block.The zircons from the Kengkou granite have ε_(Hf)(t) values ranging from 40.7 to 31.5 and yield two-stage depleted mantle Hf model ages of 0.99-2.49 Ga,indicating magma origin from a mixed source.The Hucun and Kengkou dykes,together with the Triassic A-type granites in SE China were probably generated during magmatism associated with crust-mantle decoupling along the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between SCB and the Indochina Block.  相似文献   
135.
等离子爆破技术是一种新型爆破技术,其爆破孔的设计对整个爆破效果及爆破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爆破孔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爆炸荷载作用下掏槽孔孔壁压力及其破碎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时畸变能的变化自始至终都基本呈椭圆形,孔径越小,积累的能量越大,对岩体破坏越大;孔深长度越短,能量积聚空间越小,爆破对岩体造成的破坏越大;孔深长度的改变对下部岩体影响较小,对中部岩体影响较大。此外由于爆炸实验多为破坏性实验,很难进行原型试验,因此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爆破孔的结构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实际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6.
山东诸城地区榴辉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诸城地区榴辉岩出露在构造混杂带西北缘,榴辉岩呈大小不等的透镜体分布于片麻岩之中,经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得出,榴辉岩原岩玄武质岩晚期分异产物,其形成环境岛弧。榴辉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788.35℃,P=2.5GPa,榴辉岩的形成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7.
李武帅  彭春霖 《岩矿测试》1997,16(3):196-200
研究了2_乙基己基膦酸单2_乙基己酯萃取色谱分离_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超高纯Tb4O7和Dy2O3中痕量稀土杂质,方法可用于纯度(质量分数w)为999999%~9999999%Tb4O7和Dy2O3的分析。在铽和镝的样品中其它稀土杂质的回收率分别为73%~133%和95%~120%,6次测定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8%~22%和79%~20%,分离周期为9h和12h。  相似文献   
138.
广州春季锋面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一次典型华南春季锋面层状云降水的物理特征与化学性质的分层密集观测分析,认识到:(1)本次降水雨滴浓度不高,滴径较小,因而雨强较小;(2)雨水pH值较低,平均为4.78;离子成分中以NH,SO,NO的含量最高,其次是Cl-与Na+;(3)在贴地层内,雨水在下落过程中离子成分是增加的,pH值逐渐升高,增加最多的离子成份是NH;(4)在降水开始后雨水pH值起伏上升,而后持续下降,雨水中Cl-与Na+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9.
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结合水稻生育特点建立了稻田水分平衡方程; 以广东省早、晚稻大田生育期为例, 模拟各个生育阶段稻田水分逐日动态变化, 得出生育期缺水状况, 并分别就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受旱损失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估。首次根据试验资料就水稻作物的缺水敏感系数进行研究计算, 得出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0.
脾脏非肿瘤性疾病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脾脏非肿瘤性疾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和其它影像检查证实的脾脏非肿瘤疾病582例。其中脾先天异常26例,脾大457例,脾外伤87例,脾囊肿4例,脾脓肿2例,脾梗塞5例,脾结核1例,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对脾脏非肿瘤性疾病的检出率达99.6%,诊断准确率达91.9%,各类脾脏非肿瘤性疾病的CT表现各有其一定的特征性。结论:CT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其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