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The study developed a feasible method for large-area land cover mapping with combination of geographical data and phe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aking Northeast China (NEC) as the study area. First, with the monthly average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sets, the spatial clustering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 NEC into four ecoclimate regions. For each ecoclimate region, geographical variables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elevation, slope and aspect) were combined with phenological variables derived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and land surface water index (LSWI)), which were taken as input variables of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Decision Tree (DT) classifiers were then performed to produce land cover maps for each region. Finally, four resultant land cover maps were mosaicked for the entire NEC (NEC_MODIS), and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data of NEC (NEC_LULC) interpreted from Landsat-TM image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NEC_MODIS and MODIS land cover product (MODIS_IGBP) in terms of areal and spatial agre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enological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EVI and LSWI time series well discriminated land cover classes in NEC, and the overall accurac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5.29% with addition of geographical variables. Compared with NEC_LULC for seven aggregation classes, the area errors of NEC_MODIS were much smaller and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MODIS_IGBP for most of classes, and the wall-to-wall spatial comparisons at pixel level indicated that NEC_MODIS agreed with NEC_LULC for 71.26% of the NEC, whereas only 62.16% for MODIS_IGBP.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NEC_MOD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methodology developed in the stud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imely and detailed land cover mapping in temperate and boreal regions.  相似文献   
32.
西藏当雄错盐湖卤水冬季日晒蒸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倩  郑绵平  乜贞  卜令忠 《地质学报》2013,87(3):433-440
西藏当雄错盐湖位于藏北高原腹地西南侧,其水化学类型属典型的中度碳酸盐型,具有很好的工业开发前景和价值.自然蒸发是盐田日晒工艺的应用基础工作,本文基于室内卤水等温蒸发实验的相关结果,在当雄错湖区现场开展了盐湖卤水冬季日晒蒸发实验,通过考察碳酸盐型盐湖卤水在现场低温条件下自然蒸发过程中液相各元素的富集规律以及矿物的结晶析盐规律,分析了锂、硼、钾等元素的集散行为,并根据卤水蒸发过程中的元素富集、蒸失水量、盐类析出顺序、矿物组合以及物化性质的变化探索了盐类分离的控制条件.以Na+,K+/CO2-3,SO2-4,Cl--H2O五元体系(25℃)介稳相图为参考依据,绘制了当雄错盐湖卤水冬季日晒蒸发的结晶析盐路线.实验结果表明,当雄错盐湖卤水在冬季日晒蒸发过程中依次析出石盐、泡碱、天然碱、硼砂、钾石盐和扎布耶石,另有少量芒硝和泡碱等低温产物会提前析出或被母液夹带析出,利用冬季低温蒸发可制取富锂卤水,蒸发后期的母卤还可用于提取硼砂和钾石盐等矿物资源.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开展盐田工程设计及制卤工艺操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3.
本文基于大理州的23个强震动台2007年以来记录的11组3.5级以上近场地震共51条强震记录,根据数字地震仪台网系统测定地震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通过强震动台网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方法,并对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计算机软件MDEPS系统的编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辽东区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巴资源一号卫星 CCD传感器接收的辽宁省营口幅数据 ,从几何精度、空间分辨率、数据噪声等方面 ,进行了图像数据质量评价 ,认为从总体上讲 ,达到了设计要求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指出 ,CCD传感器在稳定性和同一性方面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多种型号的冲击式,压入式,射入式,吸入式海底取样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并分析了各种取样器在海底的贯入过程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6.
We present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from a detailed timing analysis of the black hole candidate EXO 1846-031 during its outburst in 2019 with the observations ...  相似文献   
37.
根据康马地区三叠系吕村组和涅如组新发现的化石及区域地质背景 ,把该区的地层时代分别厘定为中三叠世中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和晚三叠世中晚期 ,并认为缺失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早期的沉积。研究表明康马地区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是“藏南运动”和“印支伸展运动”共同影响形成的。晚二叠世末至中三叠世早期 ,康马地区露出海面 ,接受剥蚀并形成喀斯特化风化壳。中三叠世末至晚三叠世 ,这一地区发生强烈伸展—裂陷 ,地壳迅速沉降 ,形成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发育巨厚的半深海—深海复理石沉积 ,并伴随大量基性岩浆贯入。涅如组下部有两期基性岩侵入 ,早期基性岩床形成于印支晚期 ,晚期穿层侵入形成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38.
辽宁复县震旦系高家屯组皱节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完整,顶、底界线清楚,厚度巨大,生物化石丰富,并为中、外地质学家所重视,但是其地层对比一直是争论的问题。有的认为偏老,属青白口系以下,有的认为偏新,属青白口系以上。微古植物、可疑化石Chuaria、叠层石的研究结果受到怀疑;南关岭组底部所产的后生动物化石“水母”、“海绵骨针”和“遗迹化石”,现被查明是非生物成因的;同位素年龄的数据也是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39.
2004年6月29日西安市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鲁西南一次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表明:除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外,超低空急流是大暴雨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主要输送带,高能级、大面积的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和补充,有利的物理量场的配置,构成了这次大暴雨过程的维持和增强。暴雨落区与超低空急流前部最大风速切变区的位置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40.
近30年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西藏地区34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近30年大气可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且年际变率相对较小,还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即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冬季最小;多、少雨年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藏地区的空中水汽含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空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2)降水转化率在那曲中东部和西藏东南部最高、西藏西北部最低;近30年西藏地区降水转化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年际变率较大,其季节变化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降水转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年为多(少)雨年.(3)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实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接近,但其时间变化趋势与同期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正好相反;大气可降水量转化率与实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转化率的升高(降低)对应着降水量的增多(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