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0篇
  免费   1133篇
  国内免费   2517篇
测绘学   276篇
大气科学   493篇
地球物理   1559篇
地质学   4895篇
海洋学   628篇
天文学   178篇
综合类   670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1280篇
  2003年   785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50年   8篇
  1943年   7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5篇
  1934年   6篇
  1933年   13篇
  1928年   5篇
  192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东南极冰盖内陆深处几个雪坑离子浓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距海岸800~1 100 km(海拔2 850~3 760 m)的内陆深处3个雪坑进行了雪层剖面观测和雪样化学分析.氧同位素、可见层位特征与主要阴、阳离子浓度的剖面对比分析表明, 同位素季节变化信号不明显, 而太阳辐射冰壳与某些离子(如Na 、 Cl-等)浓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研究区域主要的几种离子如Na 、 Cl-和SO2-4等与东南极内陆其它区域雪坑中的相似, 但NO-3和NH 4有较大差异.在高原中心区域, NO-3沉积后很大部分又逸散返回大气, 因而雪层中平均浓度很低但表面处的浓度却异常地高.在海拔2 850 m处, 各种离子的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在海拔3 750 m处则为相反趋势, 在海拔3 380 m处趋势不明显.如果离子沉降速率保持不变, 这种特征意味着近20 a来降雪积累速率在高原中心区域为减少趋势, 在海拔较低的区域则为增加趋势.在所有雪坑中, Na 和Cl-具有非常好的正相关性, Cl-/Na 为1.24~1.61, 略高于海水中的值(1.168), 说明Cl-虽然主要来源与于海盐, 但仍有一小部分为其它来源.非海盐SO2-4在不同雪坑中显示出不同特征, 对其是否能指示火山喷发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西部降水中δ18O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狮泉河气象站和改则气象站取得的降水水样和降水气象资料, 分析了该区域降水中δ18O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在长时间尺度上, 狮泉河和改则两站点历次降水中δ18O和气温之间都有较好的正相关, 尤其是降水中月平均δ18O与月平均降水温度之间相关性更加显著, 降水中δ18O主要受"温度效应"的影响.而在其中的某一年, 这种相关性不是很明显, 而且在降水中δ18O和降水时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很好的年份, 在7月底或8月份初短期内降水中δ18O几乎都有一个突然降低的事件, 这可能与印度季风水汽输送有关.与狮泉河站相比, 在改则降水中δ18O和气温二者之间这种相关性相对较弱, 这与改则当地内陆水循环特别是强烈蒸发引起的降水有关.  相似文献   
993.
994.
1932—1937年间在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及其他地点采得八十馀件节足动物化石,多破碎,完整者极少。颜色不一,由乳白而棕黄,兼有呈半透明玻璃状者。经初步观察,应属节足动物门,多足纲,倍脚目,马陆科,计一属两种: 一、山马陆(Julus of.terrestris)此种在第一,三,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此与现生的山马陆无甚差异,仅肛板及由二肛板所成之肛门沟稍大。二、裴氏小马陆(Julus peii Chia & Liu(sp.nov.)此种於第一,四,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由身体及头部形态,身体环节数目(三十个以上),知其与山马陆同属。但其决非幼小山马陆,因其体节数目多於长成之山马陆。但与现生於日本的一种 Nipponoiulus truncatus 近似,惟後者体节数较少,尾端钝圆。关於马陆属化石,据现在所知最早发现於始新统地层中,直到现在仍有生存,变异极小。以上所述二种若非与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共生於周口店地点,则其年代颇难鉴定,因其有以後爬入岩隙死後石化之可能,不过上述之标本不但有共生脊椎动物为证,且有的已埋藏於固结的砾岩中,其属於更新统时期可无疑义。  相似文献   
995.
正 INTRODUCTION About half a century ago, P. Fuchs collected a rich Triassic fauna from Sitzishan, Tsin-ngai, Kueichou. This was studied by E. Koken~1 who described the following species: Worthenia tuberculifera (I)~a, W. nuda (2), Pleurotomaria  相似文献   
996.
To the north of the famous Tseliutsing salt district of central Szechuanthere exists a big dome-anticline, which is clearly shown in Tan and Lee's [1]Atlas for "Geology of Szechuan and Sikang." Since this anticline occupies thegreater part of the district of Weiyuan, it may be conveniently termed the  相似文献   
997.
As a pioneer worker in almost every phase of the Chinese geology,the late Dr. V. K. Ting was also a pioneer and enthusiastic worker inthe geology of the Western Hills. It was due to his noble effort andsupervision that the first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1916 was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998.
Students of Geology are today confronted with the necessity of anew attitude, which they have to take towards a number of fundamentalgeological concepts which have arisen within the last decade or two.  相似文献   
999.
The geology, of the southeastern part or Hupei has been studied by Mr. Seijirro Noda of the Japanese Geographical Society in 1912. A geological map in the scale of 1:400,000 was prepared by him, covering the districts Ta Yeh, Yang Sing, O Cheng and Wu Chang. Mr. Noda classified the sedimentary rocks into the following series:  相似文献   
1000.
Mr.T.F.Hou,geologist of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brought back in 1931 from Liaoning province,a specimen of subbituminous coalin which are included patches or aggregates of small oolites.This interestingspecimen was given to the writer for microscopical investigation.Both polis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