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89篇
  免费   7266篇
  国内免费   4659篇
测绘学   2110篇
大气科学   4712篇
地球物理   6491篇
地质学   13542篇
海洋学   3672篇
天文学   938篇
综合类   2369篇
自然地理   2780篇
  2025年   28篇
  2024年   522篇
  2023年   699篇
  2022年   1205篇
  2021年   1392篇
  2020年   1242篇
  2019年   1244篇
  2018年   1323篇
  2017年   1292篇
  2016年   1430篇
  2015年   1201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591篇
  2012年   1463篇
  2011年   1543篇
  2010年   1558篇
  2009年   1469篇
  2008年   1335篇
  2007年   1323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969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765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786篇
  2000年   812篇
  1999年   1049篇
  1998年   817篇
  1997年   819篇
  1996年   778篇
  1995年   687篇
  1994年   599篇
  1993年   518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4篇
  1974年   9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91.
由实测资料看天然电磁场的平面波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中发现 ,同时观测的多个测点的磁道信号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互换 ,电磁测深曲线形态变化微小。通过实际资料处理结果研究了天然电磁场平面波的某些量化特性 ,其结果显示 ,在一定范围内的天然磁场信号满足平面波的特性。该研究结果为大地电磁测深勘探中合理布设磁场探测器 ,提供了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292.
基于全天空F-P干涉仪反演热层垂直中性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国元  艾勇  张燕革  刘珏  顾健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1):3695-3702
由于测量与计算的难度,对热层垂直中性风的观测还很不够,这影响了人们对热层及热层-电离层耦合的认识.本文基于全天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对热层风场的观测,提出了一种反演垂直中性风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北极黄河站全天空FPI观测数据进行了垂直中性风的反演计算,结果表明,高热层与低热层的垂直风平均幅值分别在40 m·s-1和15 m·s-1,且垂直风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演变特性,且与地磁ap指数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地磁活动强烈时,低热层垂直风会出现高达100 m·s-1的扰动,高热层甚至会达到300 m·s-1的扰动,这些特征与其他学者的观测结果相一致.本文方法不需要假设垂直风均值为零,也不用限制FPI的观测方位,可用于垂直风的反演.  相似文献   
293.
根据2008—2016年苏06井400 m和800 m深度的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不同深度的水温年变速率及日变曲线形态,并运用差值、水温梯度的小波变换方法,对2个不同深度的水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苏06井不同深度水温的长期变化与水位变化具有一定同步性,事实上水位变化起主导作用,构造引起水位变化使不同深度水温的表现不同,对周围近距离显著地震发生有一定意义;从短期变化看,不同深度水温之间很少出现同步变化;400 m深度水温异常信号频度及强度高于800 m深度水温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294.
Han-Lin  Chen  Zi-Long  Li  Shu-Feng  Yang  Chuan-Wan  Dong  Wen-Jiao  Xiao  Yoshiaki  Tainosho 《Island Arc》2006,15(1):210-222
Abstract A mafic granulite body was newly discovered in the Altay Orogenic Belt, northwest China. The rocks comprise a suite of coarse‐grained and fine‐grained granulites. Orthopyroxenes (hypersthenes) in the rocks have high XMg and low Al2O3 contents, whereas clinopyroxenes have low TiO2 and Al2O3 contents. Amphiboles and biotites have a high Mg/(Mg + Fe2+) ratio and low contents of F and Cl. The peak metamorphic pressure–temperature (P–T) conditions are estimated as 750–780°C and 6–7 kbar, and retrograde P–T conditions are in the range of 590–620°C and 2.3–3.7 kbar,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ecompression. Metamorphic reactions and P–T estimates define a clockwise P–T path. Geochemically, the rocks are high in Mg/(Mg + Fe) and Al2O3, depleted in U, Th, K and Rb, and characterized by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enrichment and a weak positive Eu anomaly.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shows depleted Nb, P and Ti contents in the mid‐oceanic ridge basalt normalized spider diagram.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protolith of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was calc‐alkaline basalt and andesite with an island‐arc affinity. The rock has a high 143Nd/144Nd ratio with ?Nd(0) > 0, indicating derivation from a mantle‐depleted source.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wo‐stage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is proposed: an early stage in which calc‐alkaline basalt and andesite with island‐arc affinity were subducted into a deeper level of the crust and subjected to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sm generating the mafic granulite, followed by the later stage exhumation of the system into the upper crust by the late Paleozoic thrusting.  相似文献   
295.
水文预报及信息显示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SMAR(Soil Moisture Accounding and Routing)模型及其改进--分布式任意时段长模型。简要讨论了参数优化,河道汇流演算方法、实时预报及校正理论等。介绍了水文预报及信息显示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和环境要求及该系统在长江三峡区间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6.
SeaWiFS探测1997年闽南赤潮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1997年秋季厦门附近海域微吓灌赤潮水体现场反射光谱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对SesWiFS可见光范围内各波段离水辐射率变化的分析,提出3、4、5波段离水辐射率差值(Lw5+Lw3-2Lw4)〉C模型,用它计算了1997年11月和12月 潮时相的SeaWiFS图象,结果和赤潮发生的实际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297.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东海海洋地质调査以来,在海底经常能发现河流、河口沉积物以及与水道相似的负地形、称为古河道、古三角洲或古河口等(李全兴,1990;金翔龙,1992;石斯器等,1989;秦蕴珊等、1987)第四纪气候频繁波动,造成陆架上尤其是外陆架上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频繁交替,因此有不同时期的古三角洲和古河道保留,沉溺的古河道在我国陆架海底的不少地区均有发现。由于海底沉积作用的不均衡性,埋藏较浅的沉溺河谷从地形特征上依稀可辨,埋藏较深的在海底表面则渺无踪迹,只有借助于高分辦率的地球物理测量,才能发现其踪迹。 晚更新世末期,长江、黄河是否流经东海陆架区进入冲绳海槽,虽有不少作者论述,但终因缺少系统的实测资料而未取得共识。长江、黄河在历史上每年向大海输入巨量泥沙,加快了海淤积和推进速度,但古长江三角洲也应该是体积大、构造特征明显的大型堆积体,然而至今尚未有这方面的报道。 作者对冲绳海槽北部进行大面积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分析中,发现在陆架外缘坡折线附近,近海底表面处存在大面积斜层理三角洲沉积结构,这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自我国的大河(黄河/长江)从冲绳海槽入海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98.
基于环境噪声声线追踪方法,提出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格的噪声分析算法并通过噪声实测数据检验校正.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VRC:IS平台,将区域范围内噪声源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反映区域噪声水平状况的多维噪声分布图,并以动态放映和趋势分析方式进行噪声时空演变分析.将抽象无形的噪声转化为可实时漫游的多维噪声场景,直观形象的表现区域的噪声分布,为声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9.
内蒙古额济纳旗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气候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遥感卫星影像解译及野外地质实地调查,将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的地貌单元划分为中低山区、冲—洪积平原、湖积盆地及风成地貌。根据不同地貌单元组成的沉积物年龄测定和分析,初步认为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构造抬升形成苏泊淖尔级湖积阶地;早更新世末(750±60kaBP),发生一次明显的构造抬升活动,形成东、西居延海间的台地;另一次明显的构造抬升记录发生在中更世末—晚更新世初,即149±60kaBP之后,形成黑城冲湖积台地;苏泊淖尔级阶地形成于全新世早、中期,属气候干旱湖泊萎缩形成的气候阶地,阶地沉积物中保存的古风成砂丘,表明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早期气候一度恶化。天鹅湖湖积阶地的形成表明5000a之后一段时间,气候相对适宜;全新世中后期,气候波动强烈,1200aBP出现一次丰水期。  相似文献   
300.
陈健 《中国岩溶》1986,5(2):105-111
<正> 在我国覆盖型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严重后果引起了各有关部门的关注;近年来,曾对此开展各种研究。国外亦非常重视岩溶地区的塌陷问题,美国在佛罗里达州专门成立了塌陷研究所,并于1984年10月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多学科的塌陷学术讨论会。导致塌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矿山和隧洞的疏干排水、供水源地抽水、爆破和机械振动以及采掘、地震、洞穴垮塌等所诱发,亦有因自然降雨或修建水库工程等引起。其中岩溶水库区的塌陷所占比例很大,全国发生在岩溶库区的塌陷据初步统计有120多处,约占全国塌陷区总数的26%。产生岩溶塌陷的水库必然导致严重渗漏。岩溶库区的塌陷和渗漏,严重影响工程的效益,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